当前位置:首页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第5页

10月14日

魏启后:书法学今人也没什么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327次
魏启后:书法学今人也没什么

有人认为初学书法以古人为楷模,不宜学现代人的书法,这是一个在群众中存有争论的问题。但是我一直认为只要不带偏见,心平气和地细想一下,并没有什么不可解决的争端。首先是初学毛笔字,没有一个不是从当代人入手的。因为只要是初学,总是有人指导的。这个指导的人还能不是当代人吗?即使是从学唐碑入手,其实也是当代人学唐碑的写法,并不是真正唐代人的写法。例如我们通常初学毛笔字所用的诸如欧体字教材,柳体字教材,颜体字教材,其书写的方法,都是编书的人他自己的写法。古人并没有这样的具体指导流传下来。再进一步说,假如你确实没有人具体指导,也没有接触前面所说的习字教材,初学就直接临学某个唐碑,实际上当代人们的一般书写习惯早已深深地影响着你,指导着你。你自以为学古人,实际上所学的今人要比所学的古人多得多。所以,我认为初学写

10月13日

王墉:学隶书一定要以厚朴、古茂、苍茫为审美原则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539次
王墉:学隶书一定要以厚朴、古茂、苍茫为审美原则

一、隶书变化多端,异彩纷呈,或大气、或雄浑、或委婉、或空灵,不一而足。隶书起源于秦朝,成熟于东汉,没落于唐宋。清末则异军突起,名家辈出,继承汉隶遗韵,伊秉绶、邓石如、金农、赵之谦、何绍基、齐白石等名家大师各具面貌,皆取其一而成名。隶书以汉隶为根基,进行全方位、有深度的临摹与创作。然而当代隶书创作多以展览为主,篇幅高大,纯用汉隶进行创作会有一定的难度,须参考明清隶书诸贤的大型条幅创作,以增强气势,再加上汉隶的古茂、雄沉及金石气,融合现代展厅有限度的装饰、色彩搭配、适度做旧等手法,使作品古今结合,夺人耳目。既有使人眼前一亮的视觉冲击,又能展现作品深厚的传统内涵。夫隶体有古于八分者,故秦权上字为隶,有不及八分之古者,故钟、王正书亦为隶。盖隶其通名,而八分统矣,称锤可谓之铁,铁不可谓锤。从事隶书与八

10月12日

沙孟海:个人风格,都是从“集古字”而来的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609次
沙孟海:个人风格,都是从“集古字”而来的

有人说,全部书法史都是“薄古厚今”,甚至“是古非今”,我认为并不如此。古代有古代的优点,后世有后世的优点。近代考据学家有“前修未密,后世转精”的话,书法,从某一角度看,也有后人胜过前人的事实。王羲之生在东晋时代,真、行、草书突过前人,号为“新体”。颜真卿崛起中唐时代,承接北齐、隋代雄伟一派的书风,开辟新路。清代邓石如“以隶笔为篆”(康有为语),也是新创造,给予后人不少便捷。不过,王羲之、颜真卿、邓石如的成功,都是在接受传统,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我们讲书法史,这点不要忘记。学习书法,我赞成米芾的做法。《海岳名言》有一条说:……庄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为“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集古字”是学书的好方法。熟习各家,吸收众长,久而久之,融会贯通

10月01日

推荐能提高临帖效率的新方法:互动临摹法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94次
推荐能提高临帖效率的新方法:互动临摹法

一般说来,临摹中有两个问题最重要,一是选择碑帖种类,二是具体实践。临摹过程,是联系的、动态的、持续的,并非孤立的、静止的和暂时的。临摹非一日之功,需要长年累月积累,在不同阶段面对众多碑帖,实现最佳组合、交融和互补非常关键。笔者由此提出“互动临摹”设想,主要有四种方法:一、混合临摹(一)篆隶相通。隶生于篆乃不争的事实。篆书与隶书乃后世笔法形成基础,篆书主圆笔,隶书主方笔,虽说隶生于篆,但毕竟是两种不同书体,篆书是古体,隶书为今体开端。既然隶生于篆,在隶书中搀杂一些篆书笔法是顺理成章的事,隶书名品《西狭颂》便是最明显的例子,但篆书中含有隶书笔法一般会被视为习气。篆隶混临中,篆书范围必须限定一下,按照笔者肤浅的临摹经验,甲骨文和小篆应除外,甲骨文字形简而笔画瘦硬,书写方式完全不同,小篆线条轻细且很

10月01日

为什么王羲之的“尚韵”是格调最高的?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618次
为什么王羲之的“尚韵”是格调最高的?

“尚韵”。是魏晋时代的书风,也是古往今来审美的最高境界,韵在书法中的内涵十分丰富,一般指优雅、自如、平和、含蓄、蕴藉及和谐自然的一种格凋-其问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王羲之。他在艺术观念:表现萧散、简淡、雅逸,变魏晋以前流行的质朴书风而为妍美劲健、畅达流便的新体,书法造诣达到“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王体行书,笔厕道美,笔势清圆,行笔自然,法度森严;在严谨中露㈩潇洒飘逸的神采,干变万化中又深感和谐优美,达到了“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正,“炯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无质自然,丰神盖代,真有超迈绝俗的韵趣:那么,在王体行书中是如何形成“韵趣”的,我们试从以下方面谈点认识-一、环境是韵趣产生的条件它的产生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哲学思想、审美观念、意识形态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东晋是政治腐败、战乱频繁的时代,儒道思

10月01日

好的书法要具备这16个基本要素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561次
好的书法要具备这16个基本要素

书法是中国汉字的高端艺术书写表现,优秀书法作品需具备如下要素:1、符合的汉字原理的正确书写规律。2、笔画来龙去脉交代清晰准确到位。3、点画与线条同时得到优良的表现。4、汉字书写法度严谨。5、字型结体品位高古。6、笔锋墨气充盈势达。7、点画线条变化丰富。8、结构章法浑然合体。9、笔墨气韵自然贯畅。10、笔笔生态字字生相11、一字一貌力避雷同。12、法度性情和谐交融。13、作品与人心灵呼应。14、作品气象大度典雅。15、传统共性与个性风格相映生辉。16、作品力避瑕疵彰显楷范之效应。

08月20日

书法初学者可以临孟法师碑吗?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3360次
书法初学者可以临孟法师碑吗?

临《孟法师碑》是初学很好的入门。我从个人学书和教孩子写字的体验发现,从欧颜柳三家入门各有弊病,如果有名师指点避开弊病可能学到好处,如果没有明灯,有些比划和结构可能走偏。比如欧的竖弯钩的钩、颜柳的横画收笔,都特征太明显,初学者可以不必学的。但初学者恰恰容易关注这些特征甚至习气,而且要自己去写像。本来初学者应该把精力放在学习结字平正、放开手脚上,而不是去刻意雕琢那些点画写像。所以,假如是自学,建议避开欧颜柳,从褚遂良《孟法师碑》开始。这本字帖的结构已经有法度,用来打好写字的基础是稳妥的;同时他的笔画没有太多个人的习气、特征,你不会被初学者达不到的某些细节带偏(比如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就有自己太明显特征,反而不适合初学),这样就可以集中精神用这本字帖的几百个字写好汉字的写法。而且这本字贴因为在初

08月20日

沈尹默:二王法书管窥——关于学习王字的经验谈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749次
沈尹默:二王法书管窥——关于学习王字的经验谈

二王法书管窥——关于学习王字的经验谈沈尹默爱好书法的朋友们,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怎么学王?”这个问题提得很好,的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是我愿意接受这个考验,试作解答的问题之一,乍一看来仿佛很是简单,只要就所有王帖中举出几种来,指出先临哪一种,依次再去临其他各种,每临一种,应该注意些什么,说个详悉,便可交卷塞责。正如世传南齐时代王僧虔《笔意赞》(唐代《玉堂禁经》后附《书诀》一则,与此大同小异)那样:“先临《告誓》,次写《黄庭》。骨丰肉润,入妙通灵,努如植槊,勒若横钉......粗不为重,细不为轻,纤微向背,毫发死生。”据他的意见,只要照他这样做,便是“工之尽矣”,就能够达到“可檀时名”的成果。其实便这样做,在王僧虔时代,王书真迹尚为易见,努力为之,或许有效,若在现代,对于王书还是这样

08月13日

篆刻入门:介绍几本学习篆刻史的书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篆刻印章_篆刻作品_篆刻入门_篆刻字体_篆刻作品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999次
篆刻入门:介绍几本学习篆刻史的书

在后台被学习篆刻的朋友催着介绍两本学习篆刻史的书,因为我说过学篆刻读篆刻史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所以算是响应,今天就写一篇介绍篆刻史书籍的文章。先说一下,我不是这些出版社或者某个书商请的写手,这些书我都认真翻看过,我的推介我本人希望是中肯与客观的。大致可以放到这份书单上的有这五种书(五种已经不少,后面还补上穿插相应可以参考的资料书):1、邓散木先生的《篆刻学》;2、沙孟海先生的《印学史》;3、李刚田、马士达先生的《篆刻学》;4、孙慰祖先生的《中国玺印篆刻通史》;5、刘江先生的《中国印章艺术史》。我们一种一种来说:一、邓散木先生的《篆刻学》邓散木先生是大家,这本书,大致早30年学篆刻的朋友都记忆犹新,因为当时的篆刻书太少,邓先生这本以毛笔小行楷手写的书籍就成了学篆刻最经典的图书,它系统,全面,但因

08月13日

篆尚婉而通,书不通篆无古气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882次
篆尚婉而通,书不通篆无古气

在五体书法中,篆书居首位,以其“婉而通”的“龙德之美”赢得了大家的喜欢,如许多碑额以小篆题写更为典雅、庄重。所谓“迹简意繁”,小篆的特点从宏观方面来看,具有相当的文化意义。01/“取其法象”的自然形体贯通“三才”小篆是文字之源、书法之祖,是先人通过“仰观俯察”而得,所谓对天文、人文、地文的体察方能悟得自然宇宙之规律。阴阳变化,万物之理,在篆书之空间分布上就体现得相当充分,对称、平衡、等距、重心等,无不体现出小篆对自然规律的把握,符合人们的审美心态。象形、会意、指事等造字法,既有对于山川河岳的形态模拟,也有对于人心种种形态的模拟,着力表达出一种外在物象与人心意念相交融的“法象”。02/“婉转精妙”的意象结构垂范典雅有法秦代小篆奠定了统一的书写规格,在纷乱之中找到了整合的契机。规范点画偏旁,包括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