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一 梁巘2、悬肘法在野的延续悬肘书写的发端无从考证,但至晚自晋代开始盛行。王孙贵族坐而论道,需要用优雅激越的草书把辞章写在悬空展开的麻纸上,用“拨灯”的姿势执笔顺理成章。只要有悬肘练习的基础,就可以深深领会它独有的妙处,草书的行笔速度更放大了悬肘书写流畅、儁拔的优点。魏晋以后的文士虽然经历数次社会动荡与民族融合,根植于江南的六朝韵致,却让儁拔秀润而流畅激越的,也是最契合悬肘书写的行草书风,始终占据书法审美的最高峰。所以民间崇尚行草书的过程,悬肘法也如影随形,作为效法晋代书法神采的技术保障。草书对书写速度有要求。宋高宗在《翰墨志》里说,“后世或云’忙不及草’者,岂草之本旨哉?正须翰动若驰,落纸云烟,方佳尔!”意思是说草书性情产物,所谓“太忙来不及写草书”,并不是要写得很慢的意思,而是指心中已经
前阵子集中看到不少明清书画,我把法书佳作照下来回去临习。其中有我关注的清中期梁巘精品书作,还得见履园钱泳,所以揣摩追想,读帖临帖,好像又有心得。看到高级的艺术品难免流连其间,如有会心之处则暗自莞尔。其实每幅精品里都深藏诸多话题,它甚至本身就是问题的答案。我们前去拜访,仿佛相隔了多个世纪,有幸跋涉到那些智者面前,把所思所想和盘托出,恭聆评点。直面真迹才谈得上交流,这比普通临帖更深入一步,也就是米海岳所说“须真迹观之,乃得趣”,和董思翁所谓“非多看古人真迹,不足与语此窍也”。临帖必然想看真迹,不临帖仅凭自信埋头创造,无异于练“哑巴英语”,或者不查字典学古文。只要反复记住真迹里尽量多转束、收与缩的细节,疑惑、发现,思考、印证,即如遇名师,必然有助我们功力提升。一 梁巘梁巘是清乾隆朝的人,曾在富
在中国书法史上,魏碑书体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恰似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灿烂无比,光彩夺目。《张猛龙碑》是魏碑书体的著名碑刻之一,形成于北魏后期,是魏碑书体中非常完美成熟的碑刻,对后世的书法演变作用极大。尚碑的人临《张猛龙碑》,主宗其法,追求终生,借取气息,自成面目。宗帖的人也多涉足于它,从中吸取营养,完善自我。我的临碑体会临习《张猛龙碑》,选择范本很重要,最好是原拓本。从广义上来说,这不太可能,因为好的拓本不容易得到,也买不起,整幅的《张猛龙碑》全拓价格更是昂贵,现在影印技术很先进,选择好的《张猛龙碑》影印范本来临写完全可以。我国的传统书法艺术,严格地强调了一个“法”字。若想学到法就必须学习古人的名碑、名帖,加以汲取、继承。这个继承既是我们临习书法的开始,又伴随我们创作的终生。前人的经典书法
长期以来,提及学习书法入门,书法教育界必言“先正楷,再行楷,再行书”。而正楷专指欧颜柳:欧体严谨,间架结构好,颜体舒展、大气雄厚,柳体瘦劲、法度森严。三者体现了点画、结构的规范化。无论是老师推荐,还是市面上出售的字帖,多以此三者为主。如颜真卿《多宝塔》《勤礼碑》、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柳公权《玄秘塔碑》等。初听中国书协会员王天民说“颜柳害人,扼杀个性”,书法打基础应从隶书和魏楷开始,我大吃一惊,但细究下去,发现这是个有意思、有价值的话题。初学书法理当求“雅正”现实中不只一个人认为:最好以行书起步,兼练楷书。楷书的严谨会让你还没抓住它,就先有挫败感了,只适合于修炼稳健的基本功。行书发挥空间较大,可以很快看到自己的进步成果,对培养兴趣有益。想想也是,我小时候数次临《九成宫醴泉铭》,均不得其真髓
笔墨丹青贺两会,巾帼画展庆三八。3月8日,是第113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正值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之际,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展示当代女性的艺术风采,为两会献礼,“春暖花开,共享精彩——刘月芬、李露、张霄虹女神节画作精彩呈现”国画展在济南山东新闻大厦四楼阳光艺术走廊举行。本次展览由山东新闻大厦情怀艺术空间主办,朱晴女士策展,张又琨摄影工作室和济南兰清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参加开幕式的有著名书画家史传章先生、著名摄影家张又琨先生、著名书画家袁训立女士和王新利先生、著名铁线篆书法家唐效奇先生、花鸟画家李立新和刘孟浩先生、社会活动家杨新春先生、启明国色书画院及艺术界铁粉“十二姐妹”。花鸟画家李立新先生主持开幕式,首先简单介绍了参展艺术家的艺术生平。书画家史传章先生对参展画家做艺术点评,点评中肯
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书画艺术精粹,展示山东新闻大厦独特的文化魅力,2月25日,由新闻大厦情怀艺术空间主办,朱晴女士策展,济南曦舍艺术交流有限公司和济南兰清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的“向春而行——新闻大厦书画名家邀请展”在济南山东新闻大厦举行。参加本次展览的书画家有史传章、桑海平、张霄虹、唐效奇、李立新和刘孟浩六人。书画作品约六十余件,涉及书法、山水和花鸟,题材丰富,形式精致,均采用50*50CM的斗方小品呈现。史传章先生的墨竹小品,用笔以书入画、气息内敛,用墨清韵雅秀、浓淡相宜,构图以简奴繁、疏密有致,别具一番笔情墨韵。桑海平先生的墨鱼图,没骨法写之,用笔干净有力,以实起虚出的笔法表现鱼的动态;以墨的浓淡分层和叠加表现鱼的质感;以鱼的姿态和位置表现空间感,营造出荷塘的遐想。张霄虹女士的蔬果
蒋予检,字矩亭。生卒年不详,河南雎州(今雎县)人。清道光二年(1822年)举人,历官庐陵、宜春、峡江知县。曾作一联:“作吏能无纱帽气,论交常有布衣心。”蒋予检为清季画兰圣手,与郑板桥齐名,有画集《兰谱》行世。张大千对著名兰草画家高慰农(1883—1947年)的作品推崇备至,曾为其墨兰题跋:“蒋矩亭后一人而已”,足见其对蒋予检的推崇。据《湘军人物年谱李续宾年谱》载:“癸卯,曾公(曾国藩)至吴城,居六日乃去。湖北知县蒋予检写墨兰百幅,题诗以献颂克武昌功。公喜其艺精,受之。”可谓赏识不浅。清代绘画品评著作《桐阴画论》评曰:“说者谓兰为国香,传写者不知万几,多失之硬直。矩亭以舒展柔逸出之,故能造微入妙。”蒋予检所写墨兰在当时的王族中多有流传,片纸尺帧人争购藏。(本段内容摘自张梅生《心持一瓣欣 能托好
谈到楷书,在普通人的脑海当中,应该会出现几个名字,其中尤其以“楷书四大家”出现的频率最高,他们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子昂。其实楷书并不仅仅指的是唐楷,除了唐楷之外,还有晋人楷书以及北朝楷书,其艺术价值亦不输于唐楷,此外在唐楷众多的楷书名手当中,最能代表唐楷最高水平,也最能融合晋唐法度的要属褚遂良了!褚遂良学习书法的条件是得天独厚的,他跟历史上的许多的书法大家一样,出身显贵,他的父亲叫做褚亮是朝中大官,在书法的学习上,他有两位顶级的老师,一个叫做欧阳询,一个叫做虞世南。在虞世南死后,褚遂良成为了李世民的书法老师,负责校验各地呈上来的王羲之法帖,在此期间,他饱览了大量的王羲之墨迹,书风跟眼界更是卓尔不群,这也正是他超越了欧阳询跟虞世南的原因!超越欧阳询跟虞世南是唐代大书法家张怀瓘的话:“若
怀仁集王羲之《集王圣教序》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是学习行书的不二法门,即是入门帖,更是终生研习之帖。从古至今在《集王圣教序》中汲取营养的书家历历在目,李邕、米芾、赵孟頫、董其昌、王铎、白蕉等,可以说,人人都可以写出属于自己的《圣教序》。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学习《圣教序》?1、全篇自然,字字间呼应紧密圣教序是二王第一碑,乃王羲之书法之集大成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的王书韵致。2、用笔沉着,力在字中粗处不乏骨力,细处也笔力卓然,可谓刀在画中,而少轻浮用笔。由此刻帖也能看出怀仁大师的书艺之高,对王字领略之深。其指腕功夫,自非常人可比。我们学书时也应果敢而又细心。3、笔势呼应,顾盼有情趣、有味道《圣教序》运笔上相向为多,不仅变化灵活,也让人感觉字的间架结构很紧密
书法被认为是养生之首,自古就有“寿从笔端来”的说法,道出的正是书法与养生之间的关系。唐朝有个和尚皎然,曾作诗:“浊酒不饮嫌昏沉,欲玩草书开我襟。”道出了书法有排解郁闷、忧愁,使人昂扬向上的作用。宋代诗人陆游说:“一笑玩笔砚,病体为之轻。”是说练习书法,笔下生力,墨里增神,有利于防治疾病,强体健身。毛主席也曾说过:“学习书法能休养脑筋,转移精力,增进健康”……书法也是体力活古往今来,人们把写毛笔字与健身长寿联系在一起,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因为练习书法是脑力劳动,它可以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同时也是轻体力劳动,它几乎需要周身活动。练习书法不仅要展纸挥毫泼墨,还要用心用神用气。每日临池握笔,开卷书写,必然端坐凝视,专心致志。写字时头正、肩松、身直、臂开、足安;执笔则指实、掌虚、掌竖、腕平、肘起。一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