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只要有艺术品就肯定会催生和这件艺术品诞生的艺术家,那么只要有艺术家,这个艺术家的社会时代有没有啊?时代肯定有啊,你不是明代的,你就是清代的,你是唐代的就不是宋代的,你肯定在一个时代里面存在。你是唐末的就不是唐初的,他就是这样,你是有限存在,不是无限存在。就是社会里面包括什么?文化背景、地理位置。你是新疆的,他是福建的,会一样吗?他是成都的,他是云南的,会一样吗?哪怕是同时代,他会一样吗?不一样。我们都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一样吗?他还是不一样的。你的语言、你的文化、风俗,你的所有决定了你的一切,他不一样嘛。所以说艺术品,艺术品的艺术家,艺术家他受到时代制约,他的教养、他所有的文化背景,这个人他留过洋的,在西方有生活经历的,他画过油画的,他跟从来不画油画的这些个体一样吗?他被激动的点都不一样,他被感动的东西都不一样。你看,林风眠跟黄宾虹一样吗?一个西方的一个东方的。赵无极跟徐悲鸿一样吗?是不是啊?他们都是在西方留过学的大师啊。
所以说社会环境对艺术家的影响,艺术家对艺术作品打的技术烙印和精神烙印,反映的艺术家跟反映的社会,它是一个互动关系。社会决定了艺术家的生存状态,如果颜真卿在初唐,那就是“书贵瘦硬方通神”,颜真卿自然就不会写得那么丰润,那么肥厚,为什么呢?颜真卿是中晚唐的一个大师,它决定了他的状态。褚遂良是初唐到中唐的一个伟大的教化主。颜真卿是他的学生,为什么没有写成褚遂良,所以颜真卿伟大就是知时代之变,时风之所需,世风之所需要。所以我们来看颜真卿的价值在哪里啊?他代表了唐代的精神高度,和社会的共同的审美需要:饱满、丰富、充实,这个时候的那种审美的理想、社会的需要,铸就了颜真卿的辉煌。但是你要知道,那个米襄阳还在骂他,丑怪恶札之鼻祖。所以说你离开了这个社会环境,对你的价值,它就大打折扣。时代是有要求的,这三块,反过来说时代的要求,艺术的家的生命状态,最后都在哪里呀?艺术作品,因为流传下来的都是艺术作品。艺术家死了,社会个体改变了。我们现在电影里面的唐代是唐代吗?是导演脑子里的、心里面的那个唐代,哪里是唐代呀?他跟唐代是距离多远啊?
所以说我们大家这个时候,你要了解唐代,只看唐代的书法行吗?不行,唐诗,唐史,唐代的文学,唐代的音乐,唐代的所有的方方面面,唐代的壁画,唐碑的形制,唐代的器皿唐三彩,你去看一看唐代出土的那些仕女的陶俑,那些大型的俑,雕塑雕刻。到乾陵去看一下乾陵的那些雕塑。我最震撼的就是九一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在河南,当时是研究中国雕塑的一个大学者。给我们讲课,就讲到乾陵的雕塑和那个霍去病墓前的那些雕塑。你走到那,你是走到山上一回头的时候,你就读懂了唐人在想什么?就是你从乾陵下边一步一步的走上来,走到武则天的那个无字碑前面的时候,你再回头一望,就知道唐人在想什么。所以你写两个字,只知道初唐四家,你哪里知道整个的学术呢,中华民族走到今天,为什么书法艺术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标志性的符号,围棋是不是啊?音乐是不是啊?美术是不是啊?都不是,都有他的高峰啊。但是只有书法是世界上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存在。
书法艺术的学习需要雄厚的宽博的整体的知识板块支撑,任何单一的平面的都不足以支撑起这个学习板块,我们刚才说了没有科学的构架,就很难建立起一个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庞大的。技术体系的科学性认知,当你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那么你就肯定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不了对它的整体把控和学术驾驭,我们的教育越系统越科学,我们发展的前景就越广阔,对学术的研究一定要建立在科学的形态上,科学形态上的判别,有主有次,有详有略,有逻辑关联,也有顿悟,靠逻辑的推理和逻辑的关联,一步步推进的学术,要和我们对艺术的直观感受相结合。艺术的学习驾驭和其他单纯的浅层次的技能是不一样的,对技术的研究要有专业的态度,更要有学术的境界,它是怎么理解的?对技术的认知越细越好,越深越好,越深刻越好,把控越精确越好。但是对技术的运用,它需要情绪支配,情感的到位和情境的规定。技术的积累就是财富的积累,越多越好,多多益善,艺术的创造它就是一个我情绪的需要和我内心审美的追求。(未完待续)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shuhua/9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