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无意间看到一则视频,讲的是哪种爱好可以让你更接近成功。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爱好,可是大多数爱好却是“输入型”,如:读书、学习、看电影、追剧等,以不同的方式往我们身上“导入”信息。
然而,这一切之后并不代表我们每个人价值得到了增长,可以说看不到你的价值在哪里。
只有当你对外“输出”时,你的价值才能体现得出来。比如,你读了很多书,你能不能把你的感悟以演讲的形式讲出来,或者以文章的形式写出来?
你学习了会计师并取得了资格证书,能不能在实际工作中为企业解决棘手的问题?
你看了一部部的电影,能不能写出相关影评,向大众以新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这部电影。
……
仔细想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做着大量的“输入”行为,把自己搞得迷失了方向,几年光景后,发现自己并没有多少的成长。
这就是,缺乏“输出”行为,也可以说是没有去实践。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我们也做到了“知”。
我们在看短视频的时候,发现很多人讲的道理,我们也知道,也有体会,可是当我们再复述给被人的时候,发现不知道该如何表达,甚至根本就表达不清楚。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每年都要写总结,可大多数的人都不知道如何去写,工作干了不少,就是不知道如何去表述。
这就说明,我们在组织语言的行为做的太少了,大脑得不到相应的锻炼,导致盯着电脑大半天也敲不出几个字来。
在上学时代,能坚持写日记的人,作文都差不了。以我小孩为例,日记周记都坚持写,作文发挥好了,50分左右(60满分),这点我还是很欣慰的,所以现在我也参与其中,努力做到日更。
大家不愿意“输出”的原因,基本都是懒惰,不愿意去干,都嫌麻烦。其实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就是不爱动脑筋。
我之前提到过,一个人每天坚持写300字,几年之后成了畅销书作家,她自称成功的秘诀就来源于每天的写作。
每天300字,我感觉用不了多长时间,用手机编辑就可以完成,也不用多么华丽的语言,就是简简单单的记录所见所悟就可以了。
前两天,我看到一则新闻,说是95后天才女作家荒木茜, 在上下班路上用手机写下 《世界末日前的谋杀》 如此持续半年, 最终拿下江户川乱步奖。 成为该奖项史上最年轻得主, 打破东野圭吾37年纪录!
这些鲜活的例子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输出”,你的能力和价值才会不断地增长,最终离成功的大门越来越近。
视频里提到的“输出型”爱好,有写作、书法、绘画和手工等等,提到书法和绘画,我眼前亮了,这也是我日常喜欢干的。
但是,我并没有把写字画画的心得,形成文章或者视频传播出去,仅仅是一幅幅作品,还无法充分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所在。
要写出来、讲出来才行,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这样画?怎么用笔等。
即便要讲,也需要准备相关文案,所以这个写作能力是绕不开的,不能等到用的时候再去想,而是每天都要去锻炼。
脑子要动起来,双手也得动起来。不动起来,永远无法前进,永远无法改变现状,更无法改变自己。
所以,为了让自己的人生彻底改变,就去培养一个“输出型”爱好,每天都要动起来,不要再待在自我世界里。
2025年5月17日夜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liumenghao/10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