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接下来,我们要谈谈那阻碍我们读《论语》的所谓“糟粕”。五四以来,一些学者常讲:“我们民族的文化是害人的,应该把中华文化打倒,中华民族才有救。”这种论调现在渐渐没人讲了。如今听到的是:“经典是不错的,儿童大人读它都有好处,但不免有一些糟粕吧!”“读《论语》可以,但不能整本读,有的章节是不可以读的,要麽不合时代,要麽孔子讲错了,孔子也会老糊涂。”这是读经教育最常遇到的一个质疑,如何面对?我今天就要教大家对付的办法。如果有人对你说:“《论语》有糟粕,你要选择选择啊。”这种人表面上,好像是赞成读《论语》的,只是提防著糟粕,其实这种人的心底,是不赞成的,这种人自己是不会读的,自己读了也不受用的,他也不会教孩子读的,教孩子读也只读几句的,遇到这种人最麻烦。我如果遇到这种人,会说:“老兄啊!请原谅,我没什
01消磨天下英雄气因此回转来,看今天我们的教育,简直是莫大的一个浪费,害了后一代!每一个学生都戴近视眼镜,背那么重的书包。我说读书不是这样读的啊!这样读书把脑子搞坏,眼睛也搞坏了。我现在快到九十岁了,看报纸有时我还不用眼镜。我说你们的书绝没有我读得多,为什么如此呢?教育问题!我真是担心。教育问题是个严重问题,关系我们国家民族未来的前途。八股文是不好,我们当年也骂,所以有两句话,“消磨天下英雄气,八股文章台阁书”,考试是消磨天下英雄气。现在的联考也是消磨天下英雄气。过去用功名把天下英雄消磨了,现在天下英雄还只有十一二岁而已!可是已经把他的头脑、眼睛都消磨了(众笑)。太可怜了!这个教育,我非常痛心的啊!02辛苦学习没有用你看今天的教育啊,小学、中学那么辛苦,那么重的书包,考试完了到高中,过去学的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道德经》陆绍珩《醉古堂剑扫》里有这样几句话:善默即是能语,用晦即是处明,混俗即是藏身,安心即是适境。这其实是一个有趣的辩证法,有时候要达到某种目的,用直接的手段不容易达到,反其道而行之,或许能有一线生机。善默即是能语对着高明的人,如果要表现自己的智慧,说几句就够了。但许多人偏偏喜欢长篇大论,结果越说越错,保持缄默,有时反而成了出众的“口才”。保持缄默出名的人物,莫过于钱钟书先生,因为他的字就叫“默存”。钱先生口才很好,他幼承庭训,后又负笈海外,少年成名,纵论古今,也因此遭人妒忌。建国初期的历次运动中,他却懂得用沉默去应对。无论谁来叫他出版书籍、发表意见,“他只是微笑,总不点头”。因此熬过了那个时代的凄风冷雨。改革开放以后,钱钟书重新出书、演讲。沉默的人,比爱
辜鸿铭,精通九国的语言文化,国学造诣极深,曾获赠博士学位达13个之多。他的思想影响跨越20世纪的东西方,是一位学贯中西、文理兼通的学者,又是近代中学西渐史上的先驱人物。布朗的教法略异于西方的传统倒像是中国的私塾。他要求辜鸿铭随他一起背诵歌德的长诗《浮士德》。布朗告诉辜鸿铭:“在西方有神人,却极少有圣人。神人生而知之,圣人学而知之。西方只有歌德是文圣,毛奇是武圣。要想把德文学好,就必须背熟歌德的名著《浮士德》。”他总是比比划划地边表演边朗诵,要求辜鸿铭模仿着他的动作背诵,始终说说笑笑,轻松有趣。辜鸿铭极想知道《浮士德》书里讲的是什么,但布朗坚持不肯逐字逐句地讲解。他说:“只求你读得熟,并不求你听得懂。听懂再背,心就乱了,反倒背不熟了。等你把《浮士德》倒背如流之时我再讲给你听吧!”半年多的工夫辜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易经》《诗经》等经典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流传下来的智慧结晶,口口相传,弦歌不辍。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真正有文化教养的人都对这些经典一生手不释卷。天地养了万物,圣贤智慧滋养了天下的士子以及万民。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天地与我一体,万物与我一心;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中国圣贤经典里的智慧真正能够给予我们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中华文化是真正可以让整个世界回归理性,回归道,回归天人合一,让人类社会继续生存下去的唯一法宝!同样,在这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的时代,唯有圣贤经典才是孩子成长中的保命之法,舍此别无他途!现在很多孩子在娘胎听着流行音乐出生,一岁左右已经在看电视,玩游戏,看动画片;三四岁上幼儿园,每天都是做
我告诉大家,背诵,你们不要觉得新奇,这是古老的办法,像我小的时候就是读书背诵。现在真的要讲学问,你们注意喔,你们大概不到三十年就看到了,将来整个人类文化统一,这是人类整个的文化趋势。你们应该有这个心理和眼光的准备,才可以谈文化。不要只认为中国文化了不起,也不要认为西方文化起不了。当年大家的教育统统背诵的,英文、法文、德文也一样要背诵,现在外国人也发现自己不背诵的缺点了。背诵有个什么好处呢?美国人的资料告诉我们,背诵还可以治脑的毛病,治帕金森病等等,治记忆不好的毛病。背诵英文还不行,最好是背中文,尤其中文对治脑病最好。从前人学东西都背诵。教孩子背诵不准讲理由喔!你就叫他背,像唱歌一样嘛!你看动物都跟着妈妈先学怎么叫一样,叫就是背。比如说《大学》,像我们以前读书,这篇是基本教育,我是十岁时背的。
一提到读《易经》,我想到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叫杭辛斋,他是清末民初的人,他在清末曾经考过秀才、举人,因为参加革命党,曾经被抓去关了一阵子;后来到了民国,他又反对袁世凯称帝,又被抓进监牢。他一进牢房,就有一个人冷笑一声说:“你果然来了!”杭辛斋抬头一看,是一个须发俱白的老年人,就问:“什么意思?”那老人说:“我三天前就知道你今天会来。”他说:“你胡说。”这个老人说:“你看看墙壁上,我已经写下来了,某月某日杭辛斋到此。”一看,果然他已经写好了。老人接着说:“我有易学命相之道,本该要传给你,我在某月某日就要受刑了,现在只剩下一个月,我教会你这一套,你出去一定要传下去,你到某年某月某日你就可以出狱了。”于是就传授他《易经》义理相术之学。杭辛斋学好出狱以后,立志潜心《易经》,搜集了几百种易学的书研究,成
食 ‖ 平民的养生,鸭蛋最补阴,鸡蛋补气血在发了这篇文后,群友问煮鸡蛋,好吗?其实没有好或者不好,每一种烹饪方法都有作用,适用于不同的地方,时间,人等。先来说开水冲鸡蛋,冲成了一碗鸡蛋水或者说鸡蛋汤。从固体和液体消化吸收来说,一定是液体更容易消化吸收,鸡蛋水和煮鸡蛋,一个是水,一个是固体,那也就清楚了。鸡蛋是“全价营养”,就是说它具有生命所需要的全部营养。想想小鸡是怎么孵出来的你就能理解了。所以咱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讲究给小孩和产妇吃鸡蛋。像体弱多病,要补充营养,老大夫是强调,每天早上喝一碗不加调料的鸡蛋水,养人养的好。从营养角度说,大家都知道高温炒制蔬菜,营养会流失一部分,所以很多人吃绿叶蔬菜不再去炒,只用开水灼一下,鸡蛋也是同理,开水一冲,营养流失的少。像老师以及演讲用嗓子多的人,早上一碗
有朋友口干舌燥,嗓子不舒服,喝蜂蜜水、喝米汤,吃冬瓜还是燥,两天了一点也没好转,让她冲鸡蛋花放冰糖,一喝就好,真的是一碗解决问题。身体有小毛病了,先把厨房当成最好的药房有问题了,我们先从厨房找解决的办法,不懂咱就多试验,都是食材嘛。体验多了,也就越来越有经验,越来越了解身体和厨房,等身体再出问题,很快就能在厨房找到答案。《黄帝内经》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然后一天也有阴阳,我们不能只偏执一端,要顺阴阳四时。今日立秋,秋燥伤阴,而本来阴虚的人会更燥,越往后,皮肤嘴巴都会越来越干,所以平常要注意养阴。阴虚的人会很干巴、不滋润,现在很多人天天只吃热性食材,不吃滋阴的食材,都干巴巴的噢,女孩纸更要注意了,想要皮肤好,滋润水嫩,滋阴少不了。请多多追寻传统的饮食,虽然都是极其简单的食材,但都蕴含着大
自然界的寒气,大多数人都能避开,毕竟你觉得寒冷就会穿多些,你吃着冰冷拉肚子,你就不会再吃,你也会吃温热的东西来暖自己。但心里的阴气,寒气,很多人是无视的,或者说是不知道的。不知道这个阴气,那就不会去化解,越聚越多,然后生了各种病。切记,生病一定是心先生病了,才引得其他,只有转性转念,病才能彻底好。想一想现实生活中,是不是脾气越坏、气量越小、心情越差之人越易得病。有天,我膝盖疼,觉察到是今天对小辈有不满,生气了。生了气,这个气往下一走,就成寒,这个阴气寒气也就聚集到膝盖。刘善人讲病:170种疾病的根源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欺骗自己,我感觉我没有生气,挺平和的,但内心深处还是有气,就看你愿不愿意揭开丑陋狭隘的自己,还是继续欺骗自己?觉察,心里升阳,化掉阴气,膝盖立马好了,很多次身体毛病都是一转念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