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本文是曾采访过刘丰、蔡志忠、朱清时等多位灵性老师的著名主持人——梁冬的修行体会,希望也可以带给大家一些智慧启迪!我们要有生命的觉知和生命的决定。如此便会产生一丝生机,生机就是在绝望之后生出的,“你爱不爱我,我都爱你;你需不需要我,我都存在”的那样一种坚定和执著。所以生机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由纯正发心而来。你决定有,于是就有。你有光,于是世界就有了光。你就是上帝,你就是佛。01业力和愿力,这没法思考,只能选择我选择愿力驱动,因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阳主阴从。在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用愿力可以有更好的定力。有的人为什么定得住?关键是他有愿力,有愿力可以有更好的定力。愿力不是在神灵面前许愿“你给我们多少钱,我就回来还愿”,发愿是拿自己整个生命与众生交换的过程。无论是地藏菩萨的十二大愿,还
《心经》的全称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经虽然只有短短的二百六十二个字,却涵盖了六百卷《大般若经》的内容精华。其中,所揭示的缘起性空之理,是大乘一切经教建立的理论基石。如实准确地把握此经的思想内涵,对于学习经教,指导修行,都具有重要意义。《心经》不仅对人的修行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还对人的为人处世有多方面的启示。《心经》对人生的启示主要有以下两点:使人看破世事;劝人心无挂碍。使人看破世事《心经》主要是讲般若空性的经典。在经中说,观世音菩萨以般若之智,观察到色、受、想、行、识等五蕴皆是一种假有,最后都归于空无。此经所说的“空”,是性空,是本来空,是与一切万有相和合的,不是相对的,不是没有的,是有而空的。所谓宇宙间一切形形色色,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下至一切用物,植物、动物和我的身体,都是有相的;
尹喜问道老子曰:先生说“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除了道大、天大、地大,在整个大地之上,人便是主宰,为何还要降尊纡贵,处弱守柔,自以为小呢?老子道:大与小,“同出而异名”,只是相对而言,“四大”之中,只有“道”是绝对的,其余都是相对的。说人“大”,是因为人群能战胜所有动物;说人“小”,是因为在宇宙系统中,人类的力量太微乎其微了,与浩渺的宇宙系统相比,人类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微生物群。数不清的万物相互作用、相互依赖,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系统,而这个庞大的系统一定还从属于更大的系统,因此人类在这样一个重重叠叠的庞大系统里,几乎小到忽略不计的程度。而“道”则永远是那个最大系统的本源。宇宙之间,天地万物的运行好比一场游戏,“道”就是那个庞大系统的游戏规则的设计者,那个虚拟的游戏规则是“道”编制好了的,游戏一旦
现在很多人会钻法律的空子,很不好。有个道友讲,现在假离婚的现象很严重。为了低价一些买房子,就去做假离婚。其实这个很损婚姻的福报。法律是为了让人更加规范,但如果钻法律空子,是很不好的。未来的路,你想要走的更远一点,唯独只有厚道。有个故事,讲如果你去买东西,比如电器用品,可以七天内完全无条件退货。有些人临时要用电器,就买来用了,用完后再去退货。有个人就很奇怪,这样子的话,如果人人都钻这个空子,那商店不是要倒闭。很多人贫穷,就是赚小便宜这一块,脑袋太发达了。聪明反被聪明误。 像现在做账目,很多都是合理的漏税比较多。你看,既然是漏税,本来是不合理的,却有合理的漏税一说。这也是钻法律的空子。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很多人的小聪明都用在这一块。这也就是损福报了。好比是公共财产,你拿一份,我拿一份,大家都想着
常言道“不过临摹关,无以言书艺”,纵观天才林立的书法史,找不到一个可以不临摹而成家的人。即使是书圣,王羲之也的临帖。王羲之跟随卫夫人学书法,现在已无从查找他学了什么帖,但从他的《远涉帖》可以明里看出,这是临写的诸葛亮的一封书信。一、古人临帖十分勤奋、认真。查阅书法史资料,古人接触的字帖较少,古人写字也很少是为为当书法家的。但在学书之路上,古人一样临帖,而且比我们更辛苦、更认真、更精进。宋代大书法家黄庭坚,传说他早年师法南朝时期的摩崖作品《瘗鹤铭》,误以为这个碑是王羲之的大手笔,高兴之下,彻夜临摹,废寝忘食,奠定了他长枪大戟的书法风格。明代董其昌每当获得好范本后,反复临习直到烂熟于心。有朋友送他摹本褚遂良《西升经》,“子临百本,使马骨追风画龙行雨,以一本见酬。”董其昌酷爱颜真卿《争座位帖》,反
诚然,写下这个题目,会招致所有学习欧体乃至唐楷学习者的愤怒,嘲讽乃至谩骂,但我还是要发表我的看法。即可以不赞同我的看法,但我有说话的权利!不独是欧体,即便是颜柳楷书,我也是不主张启蒙教学的。那些认为欧柳颜最适合入门教学者们,必要拿出良心要衡量一下自己当初入门是如何的艰难。曾经在头条上看到一篇文章《大爷苦练书法80年,一手楷书比肩颜真卿,专家:毫无艺术的灵魂》下面是这位老大爷写的两幅字。在这里我不谈专家怎么说,那没什么意义。我只想说一个人练了八十年,虽然有些夸张,因为人总是要工作的,不能天天在那苦练书法,抛开夸张的成分,练五六十年是可能的。然,即便练习二十年,如果不是天资问题,那也绝不是这个水平。而况这位老先生活了九十多岁,起码也是抗日战争那时代的人吧,那个时代可许多人是拿毛笔的哦!而我们看这
彭林先生最近这些年我在各地讲课的时候,经常有朋友希望我推荐几本最应该读的书,中国是举世闻名的文献大邦,有两个词形容我们这个文献之都,一个叫“汗牛充栋”,还有一个叫“更仆难数”——这个“仆”,学者一般认为是古代管理书籍文献的官,叫太仆。数不过来,换一个再数都数不过来。庄子曾经非常感慨,“生也有涯,知也无涯”。对每个人来说,读书要有所选择,书选好了,事半功倍;书选的不好,事倍功半,甚至自己人生的道路都会受到负面影响。在我看来,我们选书要有这样一些原则。首先,它要体现中国五千年文明的文化面貌,最能体现传统文化的书。这类书很多,我们要挑里面最权威的书,它的内容经过长期的历史考验,能够流传到今天,并且还要永远流传下去。这是其二。其三,这个书最好是和自己的人生密切相关,能够使自己的人生走得更好。综合
每日寅时起床,诵读经典,每天的生活从《论语》开始,又以《论语》结束。唐元平宣称自己目前已经读了《论语》1100遍,读一遍需要一至两个小时。唐元平不仅自己读,作为华南农业大学教师的他,还带领学生读经典,已经有500名左右的华农学子先后加入他组织的“读经运动”。他带着自己的女儿读,带着女儿同学读,带着社区的大妈读。他说,自己的信仰就是《论语》。爷爷去世了,乡下的老房子要拆了,唐元平发现了爷爷留下的一箱书。打开箱子,里面是《论语》、《左传》等线装旧书,一共有十五六套。受爷爷影响成“儒生” 彼时,他在江西师范大学读历史系。他才知道,原来爷爷是一名私塾先生。自小在私塾读书,之后又在私塾教书。“爷爷常说自己‘自幼读书八年’。新中国成立后,他转型为一名乡村教师,几乎是全能型教师,文理通教。文化上
凡事都讲究一个“度”,我们在为人处事过程中,一定要谨防以下8种情况的发生。01大喜易失言人在开心的时候,心情亢奋,希望分享自己内心的心情,说话就没那么谨慎。加上“酸葡萄”心理,身边人心态其实很微妙,一旦得意忘形,更容易得罪人。所以,心情可以亢奋,但是心态一定要沉稳。02大怒易失礼人在愤怒的时候,是一头不受控制的野兽。心情激荡之下,很容易口不择言,甚至拳脚相加。这时候,礼仪是无法约束人的。所以,一旦情绪动荡,不如深呼吸,离开争论的地方,缓几分钟再做打算。03大哀易失颜一个人一旦遭到重大的打击,心情哀痛,在歇斯底里的发泄之后,整个人的气色会很难看。所以要注意节哀顺变,忘掉过去,整理之后,让自己寻找到新的方向,新的动力。人,毕竟是要往前看的。04大乐易失察天上不会掉馅饼。很多快乐的背后,其实隐藏着
将近一百年来,我们的语文教育从小学开始教到初中、高中。主要接受“白话文教育”,初中高中才有一些文言文。学校怎么教这些文言文呢?以讲解为主,读一句讲一句、读一段讲一段。这种读一句讲一句的方法小学学习白话文也是如此,白话文是我手写我口,本来就很容易懂,但是,因为语文老师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认为上课就是要讲解,连白话文都要讲解。结果,小学、初中、高中我们读了十二年的语文,一般来说,国民的语文程度大体不及格。怎样才是语文程度及格呢?一个中国人能够读中国书,他的中文才算及格。什么叫作能读中国书呢?你要走进中国五千年历史,要能够读中国五千年的书,才叫作能读中国书。依此标准,我们每一个人扪心自问,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知识分子,我们能不能读自己祖先的书?相信很多人已经不能了。这就是读经传统的丧失啊!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