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454页

11月09日

古人的临帖方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116次
古人的临帖方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常言道“不过临摹关,无以言书艺”,纵观天才林立的书法史,找不到一个可以不临摹而成家的人。即使是书圣,王羲之也的临帖。王羲之跟随卫夫人学书法,现在已无从查找他学了什么帖,但从他的《远涉帖》可以明里看出,这是临写的诸葛亮的一封书信。一、古人临帖十分勤奋、认真。查阅书法史资料,古人接触的字帖较少,古人写字也很少是为为当书法家的。但在学书之路上,古人一样临帖,而且比我们更辛苦、更认真、更精进。宋代大书法家黄庭坚,传说他早年师法南朝时期的摩崖作品《瘗鹤铭》,误以为这个碑是王羲之的大手笔,高兴之下,彻夜临摹,废寝忘食,奠定了他长枪大戟的书法风格。明代董其昌每当获得好范本后,反复临习直到烂熟于心。有朋友送他摹本褚遂良《西升经》,“子临百本,使马骨追风画龙行雨,以一本见酬。”董其昌酷爱颜真卿《争座位帖》,反

11月09日

书法启蒙为什么不能选择欧体?这才是真实原因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892次
书法启蒙为什么不能选择欧体?这才是真实原因

诚然,写下这个题目,会招致所有学习欧体乃至唐楷学习者的愤怒,嘲讽乃至谩骂,但我还是要发表我的看法。即可以不赞同我的看法,但我有说话的权利!不独是欧体,即便是颜柳楷书,我也是不主张启蒙教学的。那些认为欧柳颜最适合入门教学者们,必要拿出良心要衡量一下自己当初入门是如何的艰难。曾经在头条上看到一篇文章《大爷苦练书法80年,一手楷书比肩颜真卿,专家:毫无艺术的灵魂》下面是这位老大爷写的两幅字。在这里我不谈专家怎么说,那没什么意义。我只想说一个人练了八十年,虽然有些夸张,因为人总是要工作的,不能天天在那苦练书法,抛开夸张的成分,练五六十年是可能的。然,即便练习二十年,如果不是天资问题,那也绝不是这个水平。而况这位老先生活了九十多岁,起码也是抗日战争那时代的人吧,那个时代可许多人是拿毛笔的哦!而我们看这

11月08日

《论语》| 可以点亮人生的经典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542次
《论语》| 可以点亮人生的经典

‍‍彭林先生最近这些年我在各地讲课的时候,经常有朋友希望我推荐几本最应该读的书,中国是举世闻名的文献大邦,有两个词形容我们这个文献之都,一个叫“汗牛充栋”,还有一个叫“更仆难数”——这个“仆”,学者一般认为是古代管理书籍文献的官,叫太仆。数不过来,换一个再数都数不过来。庄子曾经非常感慨,“生也有涯,知也无涯”。对每个人来说,读书要有所选择,书选好了,事半功倍;书选的不好,事倍功半,甚至自己人生的道路都会受到负面影响。在我看来,我们选书要有这样一些原则。首先,它要体现中国五千年文明的文化面貌,最能体现传统文化的书。这类书很多,我们要挑里面最权威的书,它的内容经过长期的历史考验,能够流传到今天,并且还要永远流传下去。这是其二。其三,这个书最好是和自己的人生密切相关,能够使自己的人生走得更好。综合

11月08日

诵读《论语》一千遍的惊人改变,听听这位大学教授怎么说!-唐元平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546次
诵读《论语》一千遍的惊人改变,听听这位大学教授怎么说!-唐元平

     每日寅时起床,诵读经典,每天的生活从《论语》开始,又以《论语》结束。唐元平宣称自己目前已经读了《论语》1100遍,读一遍需要一至两个小时。唐元平不仅自己读,作为华南农业大学教师的他,还带领学生读经典,已经有500名左右的华农学子先后加入他组织的“读经运动”。他带着自己的女儿读,带着女儿同学读,带着社区的大妈读。他说,自己的信仰就是《论语》。爷爷去世了,乡下的老房子要拆了,唐元平发现了爷爷留下的一箱书。打开箱子,里面是《论语》、《左传》等线装旧书,一共有十五六套。受爷爷影响成“儒生” 彼时,他在江西师范大学读历史系。他才知道,原来爷爷是一名私塾先生。自小在私塾读书,之后又在私塾教书。“爷爷常说自己‘自幼读书八年’。新中国成立后,他转型为一名乡村教师,几乎是全能型教师,文理通教。文化上

11月08日

古训:人生有八大忌讳,记住受益一生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自我教育_成人教育_素质教育_家庭教育_继续教育_爱的教育 | 评论 : 0人 | 浏览 : 559次
古训:人生有八大忌讳,记住受益一生

凡事都讲究一个“度”,我们在为人处事过程中,一定要谨防以下8种情况的发生。01大喜易失言人在开心的时候,心情亢奋,希望分享自己内心的心情,说话就没那么谨慎。加上“酸葡萄”心理,身边人心态其实很微妙,一旦得意忘形,更容易得罪人。所以,心情可以亢奋,但是心态一定要沉稳。02大怒易失礼人在愤怒的时候,是一头不受控制的野兽。心情激荡之下,很容易口不择言,甚至拳脚相加。这时候,礼仪是无法约束人的。所以,一旦情绪动荡,不如深呼吸,离开争论的地方,缓几分钟再做打算。03大哀易失颜一个人一旦遭到重大的打击,心情哀痛,在歇斯底里的发泄之后,整个人的气色会很难看。所以要注意节哀顺变,忘掉过去,整理之后,让自己寻找到新的方向,新的动力。人,毕竟是要往前看的。04大乐易失察天上不会掉馅饼。很多快乐的背后,其实隐藏着

11月08日

让孩子读最高深的书,才能真正提升语文能力!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530次
让孩子读最高深的书,才能真正提升语文能力!

将近一百年来,我们的语文教育从小学开始教到初中、高中。主要接受“白话文教育”,初中高中才有一些文言文。学校怎么教这些文言文呢?以讲解为主,读一句讲一句、读一段讲一段。这种读一句讲一句的方法小学学习白话文也是如此,白话文是我手写我口,本来就很容易懂,但是,因为语文老师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认为上课就是要讲解,连白话文都要讲解。结果,小学、初中、高中我们读了十二年的语文,一般来说,国民的语文程度大体不及格。怎样才是语文程度及格呢?一个中国人能够读中国书,他的中文才算及格。什么叫作能读中国书呢?你要走进中国五千年历史,要能够读中国五千年的书,才叫作能读中国书。依此标准,我们每一个人扪心自问,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知识分子,我们能不能读自己祖先的书?相信很多人已经不能了。这就是读经传统的丧失啊!我们

11月08日

曾仕强:读国学经典,应从《论语》开始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542次
曾仕强:读国学经典,应从《论语》开始

一本《道德经》总共只有五千字,全世界都在读,不是只有中国人在读,你跟外国人讲老子,他是比孔子还尊敬的。老子一生只写五千个字,我觉得这个人实在了不起,像我写几百万字,都没有用的。人家轻轻松松写个五千字他就走了,从此就不管了。因为够你们读的,真的够你们读的了,读到现在还读不通。你看这种人了不起,你哪里再去找老子,老子出函谷关,不知所向。他连去哪里都不让你知道的,还要带什么大哥大,带大哥大就是自己找麻烦。世界上的智慧没有像老子那样高的,他五千字把所有的事情都讲完了,我们到现在拼命去解释、拼命去说,翻译成各种语言,都还搞不清楚。所以才出了一个孔子,孔子就是看到老子太高深了,那这样有跟没有一样,所以他就开始写《论语》,你看《论语》不是孔子写的,《论语》是孔子的学生写的,他听到老师讲什么,就写一句。所以

11月08日

王财贵教授:读经,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自我教育_成人教育_素质教育_家庭教育_继续教育_爱的教育 | 评论 : 0人 | 浏览 : 565次
王财贵教授:读经,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一个人受教育,最重要的时机,就是要把握可以打基础的时候把基础打好,基础没有打好,他将来的路就走不远。所以在这里,我想了很多,尤其我是读师范的,将来要当老师的,我现在为自己负责,将来要为学生负责,如果还有家庭还有孩子,我还要为孩子负责。怎么为自己负责为他们负责?至少在教育这个环节上要先解决。一般人很注重现实生活的问题,譬如经济地位这类事情,但这类的事,往往要有机缘的配合,机缘是“求之在外者”;所以,你说我要挣多少钱,我要升多大的官,这不一定是你能掌握的。但是教育,教育是“求之在我者”。你决定教育自己,你就教育自己了。你决定怎么教育你的学生、决定怎么教育你的孩子,这往往是你意愿所在,你想做,你就做得到的。所以儒家的心灵,非常平正,也可以说非常聪明,这叫智慧。它叫我们掌握我们要掌握的,不要急于掌握

11月08日

王财贵教授:告诉各位,孔子的教诲永不过时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552次
王财贵教授:告诉各位,孔子的教诲永不过时

现在讲到这里先要大家确立一个初步的结论,就是为学是有次第的,听到这一句话的每一个人,都要自己心里面想一想,你开始为学了吗?首先想什么叫为学,你才知道你开始为了吗?你把握到了为学的次第了吗?换句话说你开始进入初学入德之门了吗?假如没有,你还不知道我们的学问在哪里?学问是为了什么目的?其实,你这个人生就是没有一个方向,就不能知止,不能知止你的心就不能定,浮躁、散漫,那这个浮躁、散漫的心,这个心情你总是要过生活,你或许默默冥冥当中有一些憧憬,但是又是这么的零碎,这么样的飘忽,你会觉的你的脚步并不踏实,你是浮在虚空之中,这样一来一回,你的心灵你会自我不仅找不到方向,找不到意义,表面上嘻嘻哈哈,内心里面其实是非常的忧愁,又讲不出来叫作郁闷。(众笑,众鼓掌)忧愁能够讲出来还好,你连你忧个什么愁都不知道,

11月07日

人到中年:认知是标配,格局是高配,人品是顶配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647次
人到中年:认知是标配,格局是高配,人品是顶配

《次第花开》中说:“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幸福的,悲惨的,成功的,潦倒的,人生的种种经历,无一不在启发我们觉悟。”生活让我们看尽人情冷暖,让我们历经腥风血雨,让我们从青丝变为白发。 日复一日的磨炼,也愈发让我们懂得:人这一辈子,认知是标配,格局是高配,人品是顶配。关注上方视频号,收看更多精彩内容01认知是标配  《庄子·秋水》篇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秋雨时节,河神见百川汇于黄河,气势磅礴,自以为拥有了天下最美好的景致。 但当它看到一望无际的北海,才发觉,原来浩瀚的黄河,竟如此微不足道,只能望洋兴叹。 河神如此,人亦如此,看到天地的广阔无垠,才会变得谦卑。 人这一生,就是不断地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走出自己的方寸之地,是我们必经的旅途。 王阳明曾说:“你未见此花,此花与你一同沉寂;你来见此花,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心理咨询|真爱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