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456页

11月08日

曾仕强:读国学经典,应从《论语》开始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651次
曾仕强:读国学经典,应从《论语》开始

一本《道德经》总共只有五千字,全世界都在读,不是只有中国人在读,你跟外国人讲老子,他是比孔子还尊敬的。老子一生只写五千个字,我觉得这个人实在了不起,像我写几百万字,都没有用的。人家轻轻松松写个五千字他就走了,从此就不管了。因为够你们读的,真的够你们读的了,读到现在还读不通。你看这种人了不起,你哪里再去找老子,老子出函谷关,不知所向。他连去哪里都不让你知道的,还要带什么大哥大,带大哥大就是自己找麻烦。世界上的智慧没有像老子那样高的,他五千字把所有的事情都讲完了,我们到现在拼命去解释、拼命去说,翻译成各种语言,都还搞不清楚。所以才出了一个孔子,孔子就是看到老子太高深了,那这样有跟没有一样,所以他就开始写《论语》,你看《论语》不是孔子写的,《论语》是孔子的学生写的,他听到老师讲什么,就写一句。所以

11月08日

王财贵教授:读经,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自我教育_成人教育_素质教育_家庭教育_继续教育_爱的教育 | 评论 : 0人 | 浏览 : 669次
王财贵教授:读经,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一个人受教育,最重要的时机,就是要把握可以打基础的时候把基础打好,基础没有打好,他将来的路就走不远。所以在这里,我想了很多,尤其我是读师范的,将来要当老师的,我现在为自己负责,将来要为学生负责,如果还有家庭还有孩子,我还要为孩子负责。怎么为自己负责为他们负责?至少在教育这个环节上要先解决。一般人很注重现实生活的问题,譬如经济地位这类事情,但这类的事,往往要有机缘的配合,机缘是“求之在外者”;所以,你说我要挣多少钱,我要升多大的官,这不一定是你能掌握的。但是教育,教育是“求之在我者”。你决定教育自己,你就教育自己了。你决定怎么教育你的学生、决定怎么教育你的孩子,这往往是你意愿所在,你想做,你就做得到的。所以儒家的心灵,非常平正,也可以说非常聪明,这叫智慧。它叫我们掌握我们要掌握的,不要急于掌握

11月08日

王财贵教授:告诉各位,孔子的教诲永不过时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647次
王财贵教授:告诉各位,孔子的教诲永不过时

现在讲到这里先要大家确立一个初步的结论,就是为学是有次第的,听到这一句话的每一个人,都要自己心里面想一想,你开始为学了吗?首先想什么叫为学,你才知道你开始为了吗?你把握到了为学的次第了吗?换句话说你开始进入初学入德之门了吗?假如没有,你还不知道我们的学问在哪里?学问是为了什么目的?其实,你这个人生就是没有一个方向,就不能知止,不能知止你的心就不能定,浮躁、散漫,那这个浮躁、散漫的心,这个心情你总是要过生活,你或许默默冥冥当中有一些憧憬,但是又是这么的零碎,这么样的飘忽,你会觉的你的脚步并不踏实,你是浮在虚空之中,这样一来一回,你的心灵你会自我不仅找不到方向,找不到意义,表面上嘻嘻哈哈,内心里面其实是非常的忧愁,又讲不出来叫作郁闷。(众笑,众鼓掌)忧愁能够讲出来还好,你连你忧个什么愁都不知道,

11月07日

人到中年:认知是标配,格局是高配,人品是顶配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830次
人到中年:认知是标配,格局是高配,人品是顶配

《次第花开》中说:“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幸福的,悲惨的,成功的,潦倒的,人生的种种经历,无一不在启发我们觉悟。”生活让我们看尽人情冷暖,让我们历经腥风血雨,让我们从青丝变为白发。 日复一日的磨炼,也愈发让我们懂得:人这一辈子,认知是标配,格局是高配,人品是顶配。关注上方视频号,收看更多精彩内容01认知是标配  《庄子·秋水》篇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秋雨时节,河神见百川汇于黄河,气势磅礴,自以为拥有了天下最美好的景致。 但当它看到一望无际的北海,才发觉,原来浩瀚的黄河,竟如此微不足道,只能望洋兴叹。 河神如此,人亦如此,看到天地的广阔无垠,才会变得谦卑。 人这一生,就是不断地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走出自己的方寸之地,是我们必经的旅途。 王阳明曾说:“你未见此花,此花与你一同沉寂;你来见此花,

11月07日

《易经》:懂得顺趋势,突破自我极限,会用的人,百事可成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836次
《易经》:懂得顺趋势,突破自我极限,会用的人,百事可成

天下万事万物,包括人,都不是无序而行,日月升降,四时交替,生老病死,天底下每一个物种,都在遵循着看不见的规律。这就是自然规律。1、学会突破自我极限有句话说,不逼自己一把,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人,如果有选择,肯定会选择安逸。可是,命运经常发生突发状况,人只能选择接受现实。《易经》蒙卦说:“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卸寇。”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懂,什么都行,需要启蒙,需要开智,开发潜能,这就需要“击蒙”,才有利于去掉愚昧无知。对于成年人而言,已经基本形成一种稳定的价值观念和看法,而这种观念,如果不经常反省和改变,就会跟不上世事的变化,变成对自我的限制。其实就像平时我们攀岩,不到10米高,教练在底下一对一拉着安全绳,100%安全,但是总会有人恐高觉得自己不行,不行,不行,我做不到。其实,不是真的不

11月07日

《黄帝内经》长寿方:三多,三少,三不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养生_养生知识 | 评论 : 0人 | 浏览 : 710次
《黄帝内经》长寿方:三多,三少,三不

《黄帝内经》里讲:“上古之人,其知道者,度百岁乃去。”古人养生有一套秘法,不花钱不费事,就能延年益寿。真正领会并做到,长寿也能属于你!01三 多多动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只有动起来,才有健康的可能。《黄帝内经》说:“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人体的气血要流通,就离不开运动。就像江河里的水,日夜奔流不息;一旦停滞了,就会腐败、发臭。适当的运动,可使气血流通,筋骨肌肉保持年轻。多睡古人养生,讲究睡“子午觉”。中午11点到1点是午时,半夜11点到1点是子时。中医认为,子时、午时都是阴阳交替之时。《黄帝内经》中说:“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子时不睡伤阴,午时不睡伤阳;阴虚容易嗜睡,阳虚容易失眠。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养肾健脾保长寿。多排毒《黄帝内经》讲:“肺与大肠相表里。”去医

11月07日

真正的修行高人都很简单!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707次
真正的修行高人都很简单!

为人之道层次低的人复杂,境界高的人简单《道德经》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颜色太多让人眼花缭乱,声音太多让人耳朵分辨不出,味道太多让人感觉失调,纵情打猎让人身心张扬发狂,稀奇的宝贝,常常让人为了得到而不择手段。所以圣人只是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生活,有选择性地取舍。简单的人,想的事少,对待一件事、一个人更专心,不会搞弯弯绕绕。简单的人不会在意别人的评价、只会遵从自己的内心。想得越多,越算计,反而会越为生活所累,在日益复杂的现代社会里,学会简单的人才是真正的高境界。简单的人懂得以简驭繁,反而在复杂的世界里保持内心的安宁。做最简单的人,吃最简单的饭,过最简单的日子。真正的好生活都是简单的,平平淡淡才是真。生活的本意,就在诗酒田园间。生

11月07日

超级有效的改命法,让你的命运从此腾达!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343次
超级有效的改命法,让你的命运从此腾达!

我们谈论的“养生”是什么?如果养生只是养身体,就成了养肉,那和养二师兄有什么区别?我们这里所说的养生,就是养命。第一,是改命。短命改成长寿,穷命改成富命,多病改成健康。第二,是强命。把羸弱变强壮,把渺小变伟大。举个例子,有个集团公司的老板娘,丈夫身体要垮了,公司经营也出问题了。我给她建议,把这一切放下,先去成长自己。后来,这些问题全都得到了解决。当命改变了,命基础上的一切会自动发生改变。花开蝶自来,花不开,蝶怎么来呢?所以我们人一生的努力,都要放在改命上。其实,上天是最公平的裁决者,宇宙是最无私的运行者。世间种种的“不公平”背后,却隐含着最公平的真相——业力。但这并不是说,贫贱者多病者可怜者就永无翻身改命之时,真正智慧的选择,就是认识所有生命状态背后的实相和规律,尊重实相、敬畏规律,从此不再

11月07日

王财贵教授:没福气的孩子读不到经典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678次
王财贵教授:没福气的孩子读不到经典

家长问:读经遇到瓶颈和理念的冲突怎么办?王财贵教授:请注意!这是一个必定会发生的冲突,迟早会发生的。尤其当读经的圈子愈扩愈大时,会愈多这种论争出现。朋友们需要尽早在这方面有所警惕,有所抉择,或有所融摄安排,并有自己应对这种冲突的说法。因为,首先,读经只是少部分人在读,读的读,不读的不读,反正了不相干,此时没问题。后来,有些比较敏感的教育界人士也注意到了,他们初听之下,觉得匪夷所思,不符教育原理,于是起而攻之,此时壁垒分明,一看就知,或者有辩论,但因为各执己见,辩起来也没什么作用,只好回复各遵所闻,各行其是,要教就教,不教也罢,此时问题也不大。以上两种冲突,是读经与外部的冲突。但读经也有内部的冲突,这表面上看是比较不严重的,但深一点看,这是比较严重的。至少,如果这种冲突处理不妥,如同同室操戈,

11月07日

南怀瑾:一个人想做到“上善若水“,实在是太难了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685次
南怀瑾:一个人想做到“上善若水“,实在是太难了

一个人如要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样至柔之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器度。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性。它能使万物得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争利。例如古人所说:“到江送客掉,出岳润民田。”只要能做到利他的事,就永不推辞地做。但是,它却永远还不要占据高位,更不会把持要津。俗话说:“人往高处爬,水向低处流。”它在这个永远不平的物质的人世间,宁愿自居下流,藏垢纳污而包容一切。所以老子形容它,“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以成大度能容的美德。因此,古人又有拿水形成的海洋和土形成的高山,写了一副对联,作为人生修为的指标:“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但在《老子》这一节的文言里,要注意它“几于道”的几字,并非说若水的德性,便合于道了。他只是拿水与物不争的善性一面,来说明它几乎近于道的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Civitai网站怎么进|真爱旅舍|机场优惠码|Silicone-Beads|522gg手游网|266下载|风暴角游戏网|机械加工|環保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