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451页

11月12日

南怀瑾先生:人生没那么多时间读许多书,只要心地宝库打开,都会懂的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603次
南怀瑾先生:人生没那么多时间读许多书,只要心地宝库打开,都会懂的

修持功夫高,他们都是从自己身体上体会出来的,也是从自己心地法门中体会出来的。不是靠书本读来。一个人一生几十年,老实讲,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读许多书,只要心地的宝库一打开了,就都会懂的。——《如何修证佛法》我希望大家回山注意,直接走心地法门,走禅宗直接的路线来,只讲见地,修心性法门为基础。注意《圆觉经》十二位菩萨报告的修行经验,尤其中间有两段最好,是大家用得到的;“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都看过吧?(答:看过)记得吗?(答:记得)好好去体会。“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不起分别,不起妄想,“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但是妄想起来,不要压制,也不要切断,它本空的嘛,它自己会跑掉,谁能把一个妄念永远留住啊?留不住的。“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不增不

11月12日

南怀瑾先生:其实当今世界还有皇帝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621次
南怀瑾先生:其实当今世界还有皇帝

这是一个好像最讲民主平等自由的时代,其实现在全世界的皇帝姓“钱”,都是钱做主,以钱来决定贵贱,没钱就没自由。没有真正独立不倚、卓尔不群的人格修养、学问修养,有的只是乱七八糟的所谓个性张扬和向钱看,变成听“钱”指挥,连科学研究、教育、学术都在听“钱”指挥,为就业忙,为钱忙,没有精神支柱,一旦失业,就天塌下来一样。——《南怀瑾讲演录》某女士:老师,是不是自古以来就是这样,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南师:不是,自古以来不是这样的。某女士:司马迁也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南师:司马迁那个话是讽刺人的,不好点穿。这个问题就是社会的演变史了,由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了工商业、发展了科技,是好事情。但是,也变成了商业的发展,全世界化的工商业竞争,他们忘记了根本。工业革命,因为学问

11月12日

南怀瑾先生:王阳明的秘事和错误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980次
南怀瑾先生:王阳明的秘事和错误

王阳明当年很有意思的,出将入相。日本人明治维新是受他的学问影响,这叫王学。蒋介石也是研究王学的。王阳明曾在江西做巡抚,那个时候的巡抚,等于现在的党政军一把抓,比省长还有权。有个故事,在王阳明另外一个传记上,说王阳明到江西一个庙子去,他看这个庙子非常好,但是有个房间锁着;他问和尚,你这个房间为什么锁?和尚说,过去有个老和尚闭关,涅槃了,死在里头,吩咐锁着不准打开。王阳明一听,有问题啊!他是地方最高的首长,这个庙子有怪事,说不定里头是什么特务,或是和尚做什么坏事骗人。他说打开!我看看,那和尚说,绝不能打开,我们两三代的祖师都吩咐过,不能打开这间房。王阳明的个性,越听越奇怪,非打开不可,马上给我打开!他那个威严一发,一下命令,和尚没有办法,打开了。打开一看,一个骷髅打坐在那里,前面桌子上有个条子,

11月12日

南怀瑾先生:凡人变超人,有具体的修养方法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527次
南怀瑾先生:凡人变超人,有具体的修养方法

我刚才读的《大学》第一节有三个纲要,叫做三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怎么解释呢?我们几千年来很多人解释这一本书,在中国文化中,它是内圣外用之学,由一个普通人变成圣人,就是超人,超人就是仙、就是佛了嘛。但儒家不加宗教的花样,仙啊、放光啊、神通啊,都不谈的,只是说如何做一个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什么是明德呢?明德就是得道;明德以后去修行,起行,做济世救人的事就是亲民;止于至善是超凡入圣,变超人,天人合一了。这是讲从一个凡人成为知道生命来源的圣人的三个纲要,叫三纲。……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所谓大人,就是成年人的意思,成年人的第一课,先要认知生命心性的基本修养。所谓“明明德”,就是明白心性问题。这个“德”字,“德者得也”,得到生命本有的学问,这属于内学,也叫内圣之学。儒家

11月12日

这三大奇书,代表了中国人智慧的巅峰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43次
这三大奇书,代表了中国人智慧的巅峰

世界迄今为止,能代表人类智慧巅峰的,有三本书:这三本书的创作人分别是孔子、老子、佛祖。也是儒家、道家、佛家的代表作。有趣的是,这三个人出生于同一个时代,佛祖生于公元前623年,老子生于公元前571年,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也就是说:佛祖比老子大52岁,老子比孔子大20岁。我不知道当时地球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东方和西方最有智慧的人同时降生了。这三本书都不长,《论语》共15900个字,《道德经》共5007个字,《金刚经》共5018个字,加在一起才20000多字。我们每天刷朋友圈,看个小说等等阅读字数都不止20000个字,但是却很少有人愿意静下心来好好读这些经典书籍。要知道,这三本书基本代表了人类智慧的巅峰。人类至今的智慧都没有超越这三本书,后人最多只是对这些经典进行了诠释。读懂了这三本书,并

11月12日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七大区别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533次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七大区别

01文化主旨儒家文化——积极进取的文化儒家倡导知识的获取和品德的培养,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道家文化——遵循规律的文化道家遵循自然规律,提倡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是一种尊重自然,尊重规律的文化。佛家文化——无私奉献的文化佛家思想中蕴含了慈悲和福报论,是一种无私奉献的文化。02做人标准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儒家对于做人标准要求很高,共九点。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礼是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智同"知",是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恕是指宽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是指与人交往中的老实忠厚。孝是对父母的尊重。悌是对兄长的敬爱。道家文化——领悟道法,淡泊名利“道”是道家文化的核心,道家创始人老子认

11月12日

读经包本不容易,包本的孩子实在了不起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自我教育_成人教育_素质教育_家庭教育_继续教育_爱的教育 | 评论 : 0人 | 浏览 : 604次
读经包本不容易,包本的孩子实在了不起

1、王财贵教授:我们提倡的包本一定是背诵经典,只要能够多包一本经典,他的学习基础就往下扎得更深一分,文化教养就更加地坚实一分,人类智慧传承的机会就多了一分。因为人类的智慧就在经典中,而经典和人的生命其实是合一的。这本书就会融入到生命中,跟着他的生命一起成长,在他的生命中慢慢酝酿。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肚子里面有经典,他的气质就会表现得非常光明、华彩,这叫做变化气质。 2、王财贵教授: 我常說一個人只要把一本兩三萬字的書通背過一遍,那本書將跟隨其一生,如影之隨形,如血脈之貫串周身,其神妙作用,有不可測度者。 3、王财贵教授:錄像,是對孩子的長期用功給予表現的機會,一個孩子如果能通背一本書,即是對他最大的獎勵,他會有很大成就感,很強的自信心,更加愛惜自己,更加潛心用功,則學堂的教學與管理將更為

11月12日

王财贵教授:孩子越长大越难管教,你不可以怪罪老天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自我教育_成人教育_素质教育_家庭教育_继续教育_爱的教育 | 评论 : 0人 | 浏览 : 746次
王财贵教授:孩子越长大越难管教,你不可以怪罪老天

要把教育办好,要同时注重“亲师生”三方面的品质,如果堂主对教育有深度的认识和担当,又对家长宣导得很透彻,学生是很受教的,这样,亲师生的品质一致了,这个学堂整个的生活状况、读书状况,都维持在一个非常平和精进的状态里。一个人在平和精进的氛围中,不只心情愉悦,也能引发自己的诚意。所以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还是家长,在学堂的带领下,都可以变化其气质,变化气质,就是教育的真正目的。所谓“变化气质”不只是学问多了一些而已,最主要的是化掉一个人的习气,甚至可以弥补先天性情的不足。原来,“气质”的“气”是指阴阳二气,就是太极创造万物的两种动态的功能,由阴阳两种功能相互调配,就形成了现实的存在,有了形体,甚至有了精神命运。这样一形成存在,就叫作“质”。气是虚的,质是实的,由气而成质,都是天定的,所以天生的禀赋

11月12日

经典诵读千百遍,其中真义自然现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自我教育_成人教育_素质教育_家庭教育_继续教育_爱的教育 | 评论 : 0人 | 浏览 : 675次
经典诵读千百遍,其中真义自然现

人生中有多少事并不需要先弄懂再去实践的?例一:如果自己生了病,是否必要先弄懂医生开的药然后才敢服用?还是直接相信医生,当下及时施治服用?为什么大人自己不用先当药剂师练好手弄懂药性,却敢让不懂药性的孩子直接服用医生所开的药物?例二:一日三餐吃的大米饭,做师长的是否懂得大米是如何生长而成的?如果大人都不懂其生长加工全过程,为什么自己却敢张嘴吃米饭?为什么还敢让什么也不懂的孩子也吃呢?是否大人都要先当农民,自己才敢吃米饭?才敢让孩子也吃?例三:大人都读得懂英文吗?都读得懂德文吗?大人自己都不懂外文,为什么还要花血本,替孩子到处找好学校去学外文?为什么要让孩子去学连大人自己都没有学懂的东西呢?中国古代的经典,都是圣贤们通过自己大智大慧创造的一种“外文”,更是天文、地理、人文无所不包的大学问。作为成人

11月11日

道德经:不控制贪念,快乐的成本将越来越高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644次
道德经:不控制贪念,快乐的成本将越来越高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译文】民之饥饿,以其上缴食税太多,因而饥饿。民之难治,以其上为所欲为,故难治。民所以不怕死,以其上奢侈腐化,因此人民不怕死。不把养生当成重要事的人,才是珍贵生命的人。老子关于“上不与下争,藏富于民”的哲学思想是对历史的归纳与总结。管理上发生不安定的总根源是什么?是妄念、贪求。第一,关于“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老子这里所说之“饥”,并不单单指饥饿的意思,还指其它的各种需求。现代人基本上不缺吃、不缺穿,但人为什么会有饥饿感呢?为什么还会有各种各样的需求呢?难道真的不能缺少那些我们“需要”的东西吗?事实上,很多人有了一百万,还想再有五百万;有了五百万,还想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心理咨询|真爱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