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企业管理要做的事情很多,其中有一个永恒的难题,就是管理怎么样才能持续有效?这包括,企业怎么有效?个人怎么有效?我就来为大家讲解德鲁克的有效管理系列。希望帮助大家在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的时候,能够发现企业管理系统的底层观念,能够找到适合自己企业的有效方法。内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学习的两个误区,二是为什么要学习德鲁克?学习的目的通常是想提高自己,或者想改变现状。多数企业认识到了,管理要持续有效,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学习上的投入都不少。不过,企业学习通常存在两个误区,妨碍有效的学习,这是我们首先要突破的。第一个学习误区,是学习的内容与工作需要无关。现在,纯粹为了增加知识的学习,为了跟上潮流的学习,很时髦。这样的学习渠道非常多,费用少甚至是免费的。别人都在学什么,似乎我就必须学一点,这种心理
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里,常听到一种说法:管理学的大厦即将崩塌,包括德鲁克在内的一众管理学家也都将过时,今天要的是赋能,不是管理。书籍不会给我们唯一的标准答案,在左右为难中,管理者要进行自己的独立思考。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的管理思想还值得再谈吗?当我们说到“管理”的时候,我们到底是在说什么?以下,Enjoy: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管理学思想过不过时不重要,我们的日子还怎么过才重要。而作为管理者,我们的工作还怎么做才重要。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不仅要善于打破一个旧世界,我们更要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因此,我今天特别想分享德鲁克管理思想与赋能之间的关系,主要内容包括:解读管理、解读赋能、探讨管理者的工作。01 管理者左右为难每当管理者听到绩效不好、团队士气不好或者员工工作态度不好时,最先想到的就是:赶紧抓好管
毋庸置疑,德鲁克思想绝大部分还未过时,但今天工业化时代不可逆转地向信息化、数字化时代转型的过程中,不断有人提出诞生于工业化时代的德鲁克思想是否仍然适用的疑问。对学习,中国人自古有“鱼”与“渔”的说法,愚以为学习德鲁克,应该学习德鲁克的思维方式,即所谓“渔”。而学习德鲁克思维,首先应该学习他的自我管理(包括学习)的思维,这个在今天(正向知识型社会转型)更值得提倡,因为我们都具备自我管理的选择自由,学习的资源也变得异常丰富,生长于知识富饶的时代,不善自我管理,也可能见识匮乏,不发展长处并重视贡献,也可能一事无成。(WOXUAN共勉)摘自詹文明《德鲁克黄金笔记》以写作为生的德鲁克德鲁克十四岁生日的前一个星期,就自问:“我现在最该做的一件事是什么?”他惊觉自己已成一个旁观者。那天是一九二三年十一月十
德鲁克说:“我在许多年前,就学到了写作的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在导语前面把前提,问题或主张写出来。然后再写3-5个支持性要点,来支持你的导语中的说法。这些支持性论据的每一个都自成一段。在每一段中,再写有关支持性要点的3-5个证明。然后写一个总结段,重述你的前提,问题或主张,并总结你的支持性论据。” 总的来看,德鲁克的写作方法,就是三个字,总分总。先写出结论来,再写出分论点,在这个分论点下面,找一些案例来证明结论,最后做出综述,算是拔高一下。其实无论是讲课也好,写文章也好,讲话也好,总分总的结构都是有用的。在逻辑上,这属于演绎的方式。讲师讲课,先讲结论,人都有两条腿,你看张三是人,他有两天腿,李四是人,也有两条腿,王五还是人,也有两条腿。当然有没有腿,或只有一条腿的人,那些人我们叫做残疾人,那也
姗姗来迟的德鲁克时代“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2019年是彼得·德鲁克诞辰110周年,自我定义为“社会生态学家”的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在60多年的工作时间里写下了39本著作和数百篇文章,以宏大的叙事方式和超前的洞见,为我们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如在2002年的《下一个社会的管理》中,德鲁克指出“未来社会”的三个主要趋势:第一,年轻人口在社会中的比例下降;第二,制造业在经济中的比例下降;第三,劳动力向知识工作者转型。德鲁克断言,信息革命下的电子商务与电子化的知识,如同工业革命中的铁路一样,可以说一个新的、网络化的信息(知识)社会正在形成。同时由于非营利组织也能够创造社会价值
他是“现代管理学之父”,是大师的大师。他是你唯一的管理学老师,彼得德鲁克管理者,是把事情做得正确的人企业家,是做正确的事情的人他是世界管理学界德高望重的一代宗师。被尊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比尔盖茨、安迪格鲁夫、宝洁CEO、通用电气总裁……无一不受其深重影响;他是时代的预言家。1950年代初,指出计算机终究彻底改变商业;1961年,提醒美国应关注日本工业的崛起;1969年,预言将有一种新的类型的劳动者出现———知识员工。他们的职业将由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决定,不再依靠出卖体力来养家糊口。他可能是史上最畅销的学术作家。出版管理学著作共39本,翻译成30多种文字,遍布130多个国家,发行量达600多万册。畅销50年,7次获得麦肯锡奖,一生著书和授课未曾间断。他是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
企业的基本职能只有两个,这就是市场营销和创新。这是因为:(1)企业作为交换体系中的一个成员,必须以对方(顾客)的存在为前提。没有顾客,就没有企业。(2)顾客决定企业的本质。只有顾客愿意花钱购买产品和服务,才能使企业的资源变成财富。换句话说,顾客对其所购物品的感觉、判断及购买行为,决定着企业的命运。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顾客的需求水平、结构和偏好也在不断改变,这就从本质上决定了企业必须据此不断调整其资源配置以满足市场需求。即创新成为企业的基本职能。(3)企业最显著、最独特的功能是市场营销。企业的其他功能,如生产功能、财务功能、人事功能,只有在实现市场营销功能的情况下,才是有意义的。因此,市场营销不仅以其创造产品或服务的市场而将企业与其他人类组织区分开来,而且不断促进企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看《感应篇》第六十一节:【射飞逐走。发蛰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这是恶报第四个段落「杀生之恶」。『飞』是飞鸟,『走』是兽类,『蛰』是还没有出生的小动物,『栖』是栖息,像鸟栖息在树枝,兽栖息在洞穴。『伤胎破卵』,「胎」是走兽,「卵」是飞禽。杀生,古时候过游牧的生活,也是不得已的事。所以在中国,古圣先王打猎的时候有「网开三面」,这是仁慈,绝对不是把这些禽兽一网打尽。那个心、行为,设身处地的想想,别人伤害我的时候,我们心里是什么滋味?别人杀害我们的亲属,甚至于杀害我们自己身体,决定是怀着深仇大恨,报复的心理永远不会消失。学佛的人都明了,人不是死了就完了,如果死了就了了,这个事情就好办。现代的人迷信科学,说信仰宗教的人是迷信,这个话实在是太武断了。我们冷静思惟,这个话讲不通。
诸位同学,大家好!《感应篇》上面这一段,是说一般读书人跟平民所造的不善的恶业,从「知过不改」一直到「侵凌道德」,总共我们在一起研究讨论过,在此地我们用这一点时间做一个总结。下一段是讲「杀生之恶」,是另外讲一桩事情。人一定要觉悟,人生在世时间非常短促,纵然活上一百年,也不过只有三万六千日,所以实在是非常短暂。三万六千日,实际上真正能让我们自己使用的时间,非常有限。每天睡眠八小时,就去掉三分之一,一万二千天就没有了。除了你的童年、老年,实际上诸位仔细算算,人生在世真正能够工作,时间很少很少!一百年的寿命,充其量你只能够使用十年,十分之一。这么短促的时间,何必要造业?佛在经上常常教导我们,「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种种难遭遇的机会,我们遇到了;遇到了一定要珍惜它,好好的利用这个机缘修福。不造业,就是
诸位同学,大家好!我们早晨这个谈话从三楼搬到八楼来,是这边的设备比三楼齐全,效果应当是好一些。关于双向这个问题,我们最近来改善,听说八楼要再增加一支电话线,我们的双向就可以恢复了。在美国有很多同修希望能够恢复双向的沟通,我们会尽早把这个事情做好。《感应篇汇编》里面的批注,内容非常丰富,我们因为时间的关系,不能够将这些批注精彩的地方,一一提出来给大家报告,但是这个书本流通量很广,希望大家自己要认真努力来学习。特别是要时时依照古圣先贤的教诲,认真的反省,改过自新,我们才能帮助自己脱离苦难。不但是现前的苦难,一般人重视现前,殊不知往后的苦难比现前不知道要严重多少倍,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末后他的结论「崇信圣贤者,未有不获圣贤之报者」,这一句话结得好,也是勉励我们,我们要崇敬信仰圣贤人的教诲。什么是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