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诸位同学,大家好!《感应篇》第五十五节:【入轻为重。】第五十六:【见杀加怒。】到这个地方,前面总有十二句。这十二句虽然说的是「仕宦之恶」,实在讲在现前社会几乎每个人都常常犯,只是轻重不同而已。我们知道这本书的完成,年代相当久远了,那个时候的社会跟现代完全不相同。古时候,教育虽然没有现代这样普及,而实际上教学的效果,近代远不如古时候。古时候家庭有教育,父母、长辈普遍都有一个概念,给子弟、给年轻人做一个好榜样,都有这个概念。而机会教育尤其为国家各个阶层领导人所尊重的,极力提倡的,表现在戏剧、歌舞、音乐、美术,各个方面都含着有很深刻的教育,「寓教于乐」,不是以娱乐为目的,娱乐当中要达到教学的目的。现代的社会不一样了,提倡的是民主、自由、科学、技术,古圣先贤的教育完全放弃了,这才造成现代社会的危机。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看《感应篇》第五十四段,这一段只有两句:【以直为曲。以曲为直。】批注里面第一节我念一遍,「两讼在官,曲直未定,生死与夺,在吾一言,岂可轻忽。今乃曲直颠倒,非因受赂,即是徇情,否则率意鲁莽,有一于此,岂宜居官为民上乎」,这是举为官断案做一个例子,而其实这些事情,在现代社会几乎每一个人都会犯这种过失。『曲』、『直』,也就是是非,如果没有真实智慧,很难断定。尤其一些似是而非,似非而是,如果是没有智慧,没有学问,就很不容易判断;往往判断错误,就造很重的罪业,自己还不知道。同学们念过《了凡四训》,《了凡四训》对这些事情,说得很详细,说得很广泛,也说得非常深入。它的原则我们要学习,要能掌握到,那就是「是非」、「曲直」不仅仅是现前,要论它的影响深广。有一些事情眼前似乎是不利,但是将来的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看《感应篇》第五十三节,这一节也只有一句:【弃法受赂。】批注里跟我们讲,从这一句开始到「见杀加怒」,都是刑事上讲的,法官判案,从刑法上说。可是不守法,接受贿赂,现在已经不只是这些办案的法官了。他也说得很好,「凡衙役书吏,亦在其中」,而不是专指刑官。现在在社会上,可以说是许许多多国家地区,舞弊贿赂的事情,已经是很平常了。甚至于社会大众也以为这是正常的,不足以为奇了,所谓是有权、有势、有钱,什么事情都好办。事虽然如此,所谓聪明人会专法律的漏洞,所以我们也曾经听到人说,法律是为什么人制的?为好人、为守法的人制的,甚至于有人说是为愚人、笨人制的。殊不知因缘果报,丝毫不爽。凡是故意犯法的人,明知故犯的人,扰乱社会,使人民无所依归,遇到事情不知道怎么办好,在因果里面说,这种心态、行为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看《感应篇》第五十二节:【凌孤逼寡。】五十三节:【弃法受赂。】世间最苦的人莫过于孤寡,古圣先贤教导我们,对于这些人要特别怜悯,特别的照顾。佛法里面的福田,这些人是福田里面的悲田。我们看到众生在遭难的时候,必须要想到我在过去曾经遭过这个灾难。我们在未来这样灾难困境,必定还是很多,只要不出六道轮回,肯定是不能够避免的。我们怎么晓得?我们从因果上去看。《了凡四训》诸位念得很熟,所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谁定的?我们自己造作业因注定的,所以这个非常公平。不是上帝定的,不是阎罗王定的,也不是佛菩萨定的,自己造作的,自作自受,我们要明了这个道理。遭遇这些苦难的人,我们很清楚、很明白,他过去一定造作这些业因。造作业因的时候,无知!我们今天有幸遇到佛法,能够受到一些圣贤人的教诲,我们明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看《感应篇》第五十段:【杀人取财。倾人取位。】这是仕宦之恶的第六条。《感应篇》批注里面说得很多,举的因果报应事情也很多。实在讲这些例子是举不胜举,太多太多了,只是我们一般人粗心大意。如果稍稍细心留意,你就能够看出这些因果报应,都在我们的周边。书上写的是古时候的事情,我们现在所接触的是眼前的事情。我们应当要明了,法律决定不是尽善尽美,所谓法律有漏洞,聪明人钻取法律的漏洞,犯科作奸,这是世间以为聪明人,在佛法里面看这些人是最愚痴之人。为什么?世间人眼光短浅,只看到眼前的小利,丧失了未来的大利,这不是愚痴是什么?所以反而不如老实人,老实人在现前吃一点亏,上当了!厚利在未来。如果积植德行,不把得失放在心上,晚年就得大利。佛家讲这个利益是属于花报,果报在来世,来世所得的殊胜利益福报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看《感应篇》第四十九段:【赏及非义。刑及无辜。】这两句就是赏罚不明,是非颠倒。注子里面注得非常好,我们要常常读,常常把它记住。「赏之为道,崇德报功,朝廷激劝人心之大典也,不宜及而及之曰非义」,不义是不应该,不应该赏的你赏他,这叫非义。义就是应当的。这是不明是非,是不尊重法律,这个行为决定是增长自私自利。社会上自古至今,我们看到许许多多结党营私,破坏国家的体制,扰乱社会,损害善良的百姓,都是这些人做出来的。末后他这两句话说得非常好,「举枉错直,最干天怒」,这个话说得是真话,可是世间人听到以为这是迷信。古时候,圣人虽然对这个事情不常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夫子对于天道讲得不多,但不是没有讲。而中国人对天地鬼神、因果报应的理论与事实,知道得很多,我们在古籍里处处几乎都能够见到。
诸位同学,大家好!昨天讲到《感应篇》第四十八段:【轻蔑天民。扰乱国政。】我们看到世间凡是邪法邪教,几乎都造这种恶业。像最近在中国的法轮功,只顾自己的名利,不顾人民的利益,欺骗众生,扰乱社会,这个罪业非常重。纵然他能逃过法律,他逃不过因果,眼前所得的这点利益,后来受苦无穷。学佛的人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决不能图一时的小利,给自己带来无穷的后患,这是愚痴到极处。佛菩萨起心动念,一切作为,无一不是利益众生,安定社会,这是佛心,这是菩萨业,念念一定要为众生想。任何一个行业,任何生活方式,都是菩萨道,都是菩萨行。昨天东北崔玉晶居士打电话给我,说她们的事业现在遇到困难,她很想放手。今天早晨又给我通了一通电话,我劝她行菩萨道,不要为自己的利益。她说「是的」,她都为员工、为社会,但是还是有很多毁谤,很多障难,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看《感应篇》第四十八段,《汇编》卷三:【轻蔑天民。扰乱国政。】这是仕宦第四种恶。批注里面说得非常好,「帝天之命,主于民心,凡此苍生,皆上帝之赤子,故曰天民,天之爱民至矣」。这几句话我们要常常读诵,常常存在心中。在佛法里面我们与一切众生的关系,就说得更透彻,这个道理古人也很清楚,我们常常听到所谓的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我人是一,即是法身。佛家讲的法身,就是合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一体,人我是一体。换句话说,我们要轻视别人就是轻视自己,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这个道理要懂,这是事实真相。人不能没有尊严,尊严从哪里建立的?尊严是尊重别人,尊严不是狂妄自大,那你就搞错了。自以为是,狂妄自大,轻视别人,实在讲这是严重破坏自己的尊严。一个人处处叫别人怕他,这个人就完了;如果这一个人在在
诸位同学,大家好!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古人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最重要的事,就是要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也就是讲要明理;落实在事相上就是恩义。所以「受恩不感」,这是大恶,一般人疏忽了。不学他就不知道,学了以后就明白了。如果是「念怨不休」,这个过失就更大了。哪些人于我们有恩?佛经上讲得最透彻,讲得最明白。我们每天念回向偈,「上报四重恩」,都是在嘴皮上滑过,真正的意思没有体会到。这四种都是重恩大德,我们深受其恩,没有丝毫感恩的心。所以说修道怎么能成功?修行,毛病过失怎么能改掉?这四恩,第一个是父母之恩。如何报父母之恩?父母在世,要尽孝养之道;父母不在世,古人所谓的荣宗耀祖。我们今天所作所为,能不能真正做到社会大众对我们的父母尊重赞叹?使父母得到荣耀,这荣宗耀祖!父母不在,如是报恩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掀开《感应篇》第四十七句:【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这都是恶业当中的大恶。批注里面前面三行说得非常好,说「一饭之恩,古人必报,报即无力,心必铭感,念兹在兹,不可或忘」。这是中国古圣先贤,不但是教导我们,而且做给我们看。「《智度论》曰,受恩不感,甚于畜生」,这是佛经上说的。受人之恩,没有感念这个心,连畜生都不如。畜生,就是家里面许多人养的宠物,养的狗,养的猫,都知道感恩。世尊在《大智度论》里面,说二地菩萨所修学的四个科目,其中有一条是「知恩报恩」,赵朴老写的四个字,他是给杂志上题的,我看到之后,把它剪下来放大,做成一个匾额,你们大家都看到了。这一句话在现前社会,我们要特别提倡。一个人能够知恩报恩,纵然不学佛,不求出三界,来生也必定是人天大福报;而反过来,忘恩负义,决定在三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