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净空老法师讲解(122)

1853 人参与  2022年02月18日 19:26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评论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掀开《感应篇》第四十七句:

【受恩不感。念怨不休。】

这都是恶业当中的大恶。批注里面前面三行说得非常好,说「一饭之恩,古人必报,报即无力,心必铭感,念兹在兹,不可或忘」。这是中国古圣先贤,不但是教导我们,而且做给我们看。「《智度论》曰,受恩不感,甚于畜生」,这是佛经上说的。受人之恩,没有感念这个心,连畜生都不如。畜生,就是家里面许多人养的宠物,养的狗,养的猫,都知道感恩。世尊在《大智度论》里面,说二地菩萨所修学的四个科目,其中有一条是「知恩报恩」,赵朴老写的四个字,他是给杂志上题的,我看到之后,把它剪下来放大,做成一个匾额,你们大家都看到了。这一句话在现前社会,我们要特别提倡。一个人能够知恩报恩,纵然不学佛,不求出三界,来生也必定是人天大福报;而反过来,忘恩负义,决定在三途。诸位在许多因果感应事迹里面,你们都看到。

我一生实在讲没有什么大智慧,也没有什么真正修行功夫,我就是一点诚心│真诚,知恩报恩。我走过的地方,跟我见过面的人,我这一生当中都念念不忘,一生确实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别人对我们的好处,对我们多方的照顾,我们只记人家的好处,绝不记别人的缺点。你们同学跟我时间长,应该能觉察得到。往年我在美国达拉斯,悟本师跟我住在一起,有人向他问我的观感,悟本师跟别人说,他说净空法师绝不记怨,他说可以得罪他,他不会怀恨,他不会报复,他说净空法师是个君子,这是我听其它信徒告诉我的。我点点头,悟本还算能认识人。但是后面这个话不太好,君子可以欺负,因为他不会报复,得罪他不要紧,没有关系;小人不能得罪,小人得罪的时候会报复。已经算是很难得,不容易了。所以我一生,说实在话都受很多委屈屈辱,没有放在心上,所以我们就很开心,日子过得很自在。

从学佛那一天起,实在讲都是受嫉妒,嫉妒当然就有侮辱,甚至于陷害,什么样的苦日子我都能过。我一生当中没有架子,一般社会人讲荣誉,我没有荣誉感。荣誉感就有高下心,就是今天讲的他要出一个特权阶级,就有高下心;高下心,心就不平,「我站在人上面,别人都不如我」。我们学佛,佛是平等心,佛是清净心。我们学孔老夫子,孔老夫子心地跟佛一样清净平等,这个要懂。世出世间大圣大贤,教导我们只有一桩事情│真正发心,这个发心佛家叫发菩提心。什么是菩提心?为一切众生服务的心。儒家讲礼,礼的精神是什么?自卑而尊人,他不是傲慢。你看佛法,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每一位善知识都说他自己不如别人,在无量法门里面自己只知道一门。以吉祥云比丘来说,修一门|念佛法门,念佛法门也有很多种,在念佛法门里面只知道一种。不如别人,智慧德行样样都不如人,那是诸佛如来的表现。如果觉得样样都比人强,值得骄傲,这跟佛道、跟儒家的大道,恰恰相违背。

佛给我们讲「贪瞋痴慢」是恶道的业因,贪是饿鬼道,瞋恚是地狱道,愚痴是畜生道,傲慢是修罗道。傲慢还要修福才是修罗道,不修福,三恶道去了。世出世间圣贤教导我们,修什么?无非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当中,处事待人接物,把贪瞋痴慢修掉,修就是修这个,除贪瞋痴慢。佛在一切经论里面常常教我们回头,「返至本处」。本处是什么?本处是一念不生,本处是清净心,是真如自性。诸佛菩萨也为一切众生服务,事情做完了,能够返归本处,都能够回到「清净平等觉」,这是本处。真正能够回到本处,就是知恩报恩。我为众生服务,还要讲条件,还要讲代价,那不是服务,那是交易,是有条件的。我一定要接到丰厚的供养,一定要得到相当的尊敬,这不是谈条件吗?孔老夫子跟释迦牟尼佛都不谈条件,一切都随缘。世尊的示现是托钵,人家给什么就吃什么,哪有选择的?他们生活方式非常简单,晚上树下一宿,走到什么地方随遇而安,整个身心奉献给一切众生,为一切众生服务。


服务里面,最殊胜的、最有价值的是什么?教化众生,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这是真实功德,无比的功德,无量功德。为什么?唯有开悟才能真正离苦得乐。觉悟的人,不管过什么样的日子,不论自己是什么身份;我前面跟大家举例,乞丐都好,他都快乐。为什么?他觉悟了,作乞丐都快乐,他所享受的那个快乐,跟诸佛菩萨没有两样。迷了就苦,迷了作天王还苦,人王更不必说了。真正乐是从悟当中得来的,苦是从迷当中得来的。谁能帮助我们破迷开悟?佛陀、菩萨,我们称为老师,称为善友。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本师,阿弥陀佛也是我们的本师,所以我们受恩,要知道什么是恩、什么是德,明了就觉悟,不明就迷惑。几个人真正能明白?明白的人少。天天读经,天天接受佛法熏修,是不是真的觉悟过来了?没有。真的觉悟过来,他的思想行为不一样,他所表现的是佛菩萨,是「觉正净」的行为,是「清净平等觉」的思想,那怎么会一样!觉悟的人,舍己为人;迷惑的人,决不会牺牲自己。

诸位要知道,牺牲自己是相似的觉悟,不是真正觉悟;真正觉悟连那个牺牲的念头都没有。他还有牺牲念头,有牺牲念头,自己就很委屈了。「委屈求全」,在儒家讲这是君子,不是圣人。圣贤连这个意念都没有,他才是真正「清净平等觉」,这才报恩。佛祖对我们的期望,是教我们成圣成贤,是教我们成佛成菩萨。我们真正成佛成菩萨,这是真报恩。绝对不是说,我们今天宣扬佛法,把佛法介绍给广大的群众,我们就算报佛恩了。也算是报恩,报得太少了,不是佛的意思,佛的意思是叫我们自己成佛,叫我们自己成菩萨,这是真正报恩。你要如果真的成佛成菩萨了,你就会跟佛菩萨一样普度一切众生,这才是名真正的报恩者。如果能够少许契入这个境界,我们感恩的心自然就生了。

我受的屈辱,在台湾,在家的同修心不平,出家的法师心也不平,打电话给我,写信给我,我过去讲过很多。我心是平静的,我深深的记住老师对我的教诲,章嘉大师给我说:「你一生当中都是佛菩萨替你安排的。」我常常想这句话。韩馆长往生了,图书馆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佛菩萨安排的,我一丝毫的怨言没有。我对于高贵民、高贵宇兄弟,非常爱护,非常尊敬,我也对他们非常关心。他们的作法不是馆长的意思,馆长在生病的时候,跟我讲过好多次,她要把沟子口住的房子送给我,图书馆交给我接管。我这一生学印光法师,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所以我非常感激她,我说我不要,你的房子可以赠送给图书馆,做为图书馆的招待所。图书馆我不愿意接手,年岁太大了,我不能管事,我说我如果在五十、六十还勉强,七十岁决定不考虑。所以我劝导她,图书馆所有的出家人,组成一个董事会来管理图书馆,将弘法利生的事业继续发扬光大。最后她也同意,她说好,等她病好之后就来处理这个事情。没有想到她一病不起。

可是我们想想,高贵民这个处置,对整个佛法来讲是有利的。对我来讲,我更是感恩不尽。他不这样做,我们在情理上、道义上,决定不能离开台湾,我一定要照顾到。所以那个时候我就分配,一年台湾要住三个月,美国要住三个月,新加坡住三个月,澳洲住三个月,报护法的深恩。高贵民这个作法,使我心有余而力不足,我退出台湾,退出美国。但是对我来说利益很大,我可以专心,所以才能够长住在新加坡,唯有长住身心才安稳,我们的《华严经》才能完成。馆长最后的愿望,就是希望《华严经》能够讲圆满,希望《无量寿经》的易解能够做成功。这一部分是已经做成功了,现在我们全心全力都在《华严》上下功夫,没有别的事,其它的事情都是附带的,可做可不做。

晚年黄念祖老居士劝导我,要写书、要培养人才,他的关怀,他的嘱咐,我绝对不是听了就算了,我一定要做到。这个嘱咐是祖祖相传的,对待底下一代人的期望,我全心全力做这两桩事情。生活方式我没想到,一切随缘,我没有任何要求。我今天一天吃一餐,我觉得吃了很舒服,晚上有人做一点东西给我吃,一夜都睡不好觉,所以饮食愈简单愈少,对身体愈好。瘦一点没有关系,中国古人常讲,「有钱难买老来瘦」,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就很瘦,他活到九十七岁,身体健康,身体轻力。从哪里看得到?从爬山,多少年轻人一起爬山,他在头一个,他走到山顶,等了好半天,下面才有一个人上来。所以吃的东西太多,吃得太好,这个身体很重,上山就很吃力。他居住的环境,很小的一个小房子,你们到台中去看过,十五坪,很小的小房子,一生就住在那个地方。所以生活是随缘,绝不攀缘。别人供养他的东西都拿出来供众,自己没有一丝毫的享受,我们看了他十年,十年如一日,不是装出来的,养成一种生活习惯了,所以一切都随缘,我们就得大自在。一切为众生,决定不为自己。

昨天我到楼下去看看,我们制造VCD这套机器送来了,他们的动作很快,昨天就装好了。昨天有回教的几位领导人,他们到这里访问也参观了,听说下个月我们就可以生产。这个对于弘法利生有大帮助,这是流通法宝,高科技的技术,使我们讲经、我们修学种种活动做成光盘,向全世界介绍佛法。更欢迎他们到新加坡来共修,把这个地方的经验,带到其它国家地区,吸取我们好的东西,我们的缺点希望他们能改进,这就是后来居上,将来他们所建立的道场,一定比我们更殊胜,更美满。做的跟我们一样,那个不希奇,不是我们的愿望,我们的愿望是他做的比我们好,众生才有福。所以心量要大,念念为整个社会着想,这整个社会是整个世界的社会,为一切众生着想,这是菩提心,这是报恩心。处处为了自己的方便,为自己方便决定就妨碍众生的方便,一定的道理。处处要讲求为自己的享受,决定妨碍一切众生的享受,大家只要冷静思惟就明了了。

佛的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佛的行│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我这二十个字,总结《大方广佛华严经》,也是总结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亦是总结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的教诲,我们修行要抓到纲领。这二十个字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我们自己有疑惑,所以这才深入经藏。深入经藏的目的是破迷开悟,破迷开悟的目的是这二十个字的落实。真正做到了,这个人就叫佛陀,就是佛家讲的超凡入圣,这才叫真正的知恩报恩。这两句意思很长很深,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的,我们明天还要续讲。现在世间人真的是太上所说的『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这不得了!造这种重业,他的前途都在阿鼻地狱。佛菩萨慈悲,如何挽救?就是要好好的来教导,苦口婆心的劝谕,希望他迷途知返,他能回头,能改过自新,一心要向佛道。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guoxue/4187.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相关文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拉卡拉pos机申请|心理咨询|南昌首大医院看男科|帮美记|中赚网|JJ租号金币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