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557页

07月23日

没有嫉妒心,福报就来了!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900次
没有嫉妒心,福报就来了!

随喜别人功德,你和他一样获得同等利益功德福报。我们在修随喜心时,观想任意一位众生——看到别人幸福快乐、长寿无病、富贵如意,应对他产生既没有竞争的心理,也没有嫉妒的情绪,反而心想:“但愿他具有比这更高一等的人天福报,拥有吉祥富足、无损无恼、智慧广大等众多圆满功德。”同时还要想到:“三界中有无量众生,连吃穿都没有,如果也像他这样一切圆满,那我该有多高兴啊!”如此反反复复观修。我们多少人,见别人买的房子特别好,就很容易生嫉妒心,或者希望自己也能得到,凡事首先想到自己,从来不想其他众生。但修随喜心时,必须要断除这种想法,而愿一切众生得到快乐。在具体修的时候,首先,对容易生起随喜心的对象,比如亲戚朋友或关系密切的人,以他们作为所缘境,愿其获得幸福快乐、圆满富足。这比较符合凡人的心理。对他们生起了随喜心

07月23日

【灵魂揭密】生命、财富、福报之间的真相!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034次
【灵魂揭密】生命、财富、福报之间的真相!

钱 可以买命吗?有人会问说:钱能买命吗?答曰:钱不能买命,贫富不均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常态。当金钱成为一种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和尺度,贫富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就在所难免。可问题是,穷人不会因为憎恨和妒忌富人而使处境有所改观,反而会雪上加霜。世上有长命百岁之人,也有出生即殁的众生。寿数与金钱无关,只与福报相连。这是一个有关贫富和福报的问题,千百年来不断被质疑、探索却很少有人能找到答案。事实上,很多以为,一个人只要身心健康便能长寿,享尽福禄,因此,养生之道便大行其道。然而,当我们掌握了很多精妙绝伦的养生方法以避开死亡之际,最后发现我们其实也难以避开死亡。虽说死亡与健康本身有很大的关系,但与心性善良者相比要逊色得多。心性善良者不悲不苦、不急不燥、不忧不喜、不争不怒,在那些长寿者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最重要的是

07月23日

宇宙大道,迷者多,悟者少!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982次
宇宙大道,迷者多,悟者少!

人在道中行确不知道为何物,如今的时空点已经运至道白阳时空点,三界六道人在其中,宇宙万物借物质肉身来成就先天的灵性。迷者多,悟者少。愚者多,智者少。人间红尘花花世界真正看破放下无几人,所以人类唯独和宇宙合为一体,地球和宇宙合为一体,进入高维度空间才能领悟宇宙的奧密所在,而如今的众生被诸多的外因所困扰,五毒:财,名,色,利包围的无有缝隙,而灵性确始终无法醒悟,万物皆有灵性,皆有生灭,归根结底就是轮回,只有把灵性修出来了,去除物质体里混杂不堪的浊气体,阴气体清除干净灵魂与灵性才能升华。性与命是一对夫妻,只有合和才能完整,缺一即是残缺不全,只有性命交宫才是完整,宇宙,天地,日月,阴阳,光有日没有月不叫光明,光有月没有日不叫明,只有日月合一才为明。所以老母才说要把人间建成日月城,建为光明世界。人的灵性

07月23日

开悟后的行为,超越人的认知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自我教育_成人教育_素质教育_家庭教育_继续教育_爱的教育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300次
开悟后的行为,超越人的认知

“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开悟的人看上去和普通人一样,依然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就像大海一样,表面上汹涌澎湃,变化万端,但里面却是浑厚、宁静与无限的宽广。开悟的人不会搞个人崇拜,搞个人崇拜的都是没有开悟的人。一个通达“无我”的人,一个觉悟到“万物与我为一”的人,一个认识了平等真相的人,怎么会又怎么可能搞个人崇拜呢?他只能树立道,树立整体,树立“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树立“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释迦牟尼曾如是说:“以色拜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如来是什么?如来如去,不来不去——如来就是我们自己的本性!如来是生,如去是灭,不来不去就是不生不灭,如来如去是现象,不生不灭是本质。道是修出来的吗?道是本自具足、本来如是、自有永有、如如不动、独立不改的,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改变,只能

07月23日

东西太多的空间,会消耗人的能量!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840次
东西太多的空间,会消耗人的能量!

01为什么东西越少越好?“拥有物品”,其实是一件很消耗能量的事情。东西越多,我们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打个比方吧。假设你有50件衣服。为了买这些衣服,你要看杂志了解流行趋势,逛街货比三家。然后你还得提着硕大的购物袋,把这些衣服拎回家。衣服脏了,你就得把它们洗干净,烫平整。要是衣服上有污渍,你还得把它们送去干洗店。纽扣掉了、就要拿出针线包来把扣子缝上……“拥有物品”,就等于“将能量耗费在物品上”,只是我们很少意识到这一点罢了。可你要是只有20件衣服呢?那你耗费在衣服上的能量自然就少了一半。购买剪裁好、容易打理的好衣服,就能进一步节省能量了。我们应该购买适合自己的衣服。如果在买的时候就考虑好了搭配方法,那么早上出门前选衣服的时候也不会犹豫不决了。只要你愿意调整,就能把之前浪费在无谓事物上的时间用在自

07月23日

时至今日,你还有多少元炁?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养生_养生知识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008次
时至今日,你还有多少元炁?

元炁,即元始祖炁,又名先天真一之炁(先天一炁),在道家世界观里,是生化万物的根本。道家认为,天地万物皆是元炁所化,此元炁则是大道所化。 人为万物之灵,人亦是元炁所化,人之生老病死皆由元炁之盈亏变化而主宰。中医圣经《黄帝内经》提出了著名的“男八女七”的人类生命周期律,即男性的成长周期是八,也就是每八年为一阶段,有一次显著变化;女性的生命周期数是七,每七年为一阶段,有一次显著变化。而道家则用易经十二辟卦的阴阳消长规律来解释人类生命的元炁盈亏。按道家的说法,人在胞胎之中,即含有天地虚空所赋予的一点元始祖炁。刘一明祖师《象言破疑》云:“男女阴阳二炁交感之时,杳冥之中有一点生机自虚无中来,所谓先天真一之祖炁者是也”,然后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吸收天地之正炁。男性每32个月增长元炁六十四铢(古重量单位,24

07月23日

修行的奥秘,都在心静致虚!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223次
修行的奥秘,都在心静致虚!

(文/月色禅心)现代量子力学和弦理论已能夠证实,心念瞬间的改变,可以瞬间改变身边的人、事、物,乃至整个宇宙空间。由于这种极细微的改变,很难以人的物质感官去察觉,所以一直都被忽略,甚至否定其存在的作用力。对量子物理稍有概念的人,若用其理论来解说神通变化,乃至谣传中的飞天遁地,就不难把神通的秘密解开来。站在现代量子物理科学来看,自古许多看似荒谬的神迹故事,其实都能一一被剖析和破译,因为这一切和量子层的能量有关。千百年来的神仙传说和神迹的显现,皆是凝集的心念意志与庞大的能量作用力下发生。物质在庞大意志能量的参与下,让物质在原子维度上的电子位,因心力量子能场的干预,而产生极微妙的跳跃性变化。当电子位改变了原来的运作模式,分子因原子电位的变化而重新调整组合。这么一来,物质的结构立刻也起到根本性的变化,

07月23日

吕洞宾把修行的天机秘密都写在了这本书里!(收藏)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381次
吕洞宾把修行的天机秘密都写在了这本书里!(收藏)

《太乙金华宗旨》全文第一章 天心自然曰道,道无名相,一性而已,一元神而已。性命不可见,寄之天光,天光不可见,寄之两目。古来仙真,口口相传,传一得一。自太上见化,东华递传某,以及南北两宗,全真可为极盛,盛者盛其徒众,衰者衰于心传,以至今曰,滥泛极矣 ! 凌替极矣 ! 极则返,故蒙净明许祖,垂慈普度,特立教外别传之旨,接引上根。闻者干劫难逢,受者一时法会,皆当仰体许租苦心,必于人伦曰用间,立定脚跟,方可修真悟性。我今叨为度师,先以太乙金华宗旨发明,然后细为开说,太乙者,无上之谓。丹诀总假有为而臻无为,非一超直入之旨。所传宗旨,直提性功,不落第二法门,所以为妙。金华即光也,光是何色?取象於金华,亦秘一光字在内,是先天太乙之真气,水乡铅只一位者此也。回光之功,全用逆法,注想天心,天心居曰月中。《黄庭

07月23日

灵魂的三层境界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997次
灵魂的三层境界

人们常常会用官衔和才能来衡量男人的品级,用相貌和气质品评女人的品级,却很少有人去思量心灵的品级。心灵是有品级的。而它的品级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败。1心灵的最高境界是敬畏之心如同信仰和宗教,那份虔诚任风摧浪移不可动摇。商家讲求诚信,朋友讲求诚心,情人讲求诚意,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世风而下,这些本理的东西也要拿出来讲了,缺之所以求之。如果每个人对规则、条律、伦理拥有本能的敬畏,在商言信、在职言公、在群言理、在情言忠,这世界将是何等美丽。如果一个男人拥有敬畏之心,那他一定是极品,一定事业顺利、爱情幸福、妻贤子孝、交游广阔的人;如果一个女人拥有敬畏之心那她一定是极品,一定才艺双全、气质不凡、仁爱有加,实为世间少有。2心灵的第二境界是慈悲之心有人说,一个社会的进步是慈悲心的进步,我觉得很有道理。每一个社

07月23日

累世的修行,就是为了找回真我!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172次
累世的修行,就是为了找回真我!

“道”是什么?就是无数人,生生世世都难以靠近的那个“本我”。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宇宙的本性,在你体内丝毫不少一点。所谓的八万四千法,所谓的努力修行,只是针对你的大脑而已。因为你头脑里的障碍太多了,多如河沙,障碍着你不认识道。当你头脑转变后,道也就自然显现了,因为道本来就在万事万物之中。仔细分析千门万法,都是在让你放下再放下,清静再清静。所谓的努力和修行,都是针对放下和清静所设计的。进入道之前的那段距离,需要努力去修。一旦你进入了道,你才知道:道不需要修,它本来就无处不在。道犹如虚空,无形无相,无声无息,无作无为、如如不动。你不可能见到它,也不可能找到它。它在万事万物之中,万事万物皆是它的自然流露。它清静无为,如如不动。但又能通过万事万物,显现出它无穷的妙用。万事万物无处不在,真我本性也无处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心理咨询|真爱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