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第13页

03月02日

《诗经》最美名言30句,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经典语录_语录大全_语录励志_励志短句_励志名言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564次
《诗经》最美名言30句,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305首诗歌,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对于《诗经》,评价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不学诗,无以言”,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司马迁说“《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译: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成河滩。美丽贤德的好姑娘,正是我的好伴侣。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03月01日

洪厚甜:培养和建设一个良好的学术状态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676次
洪厚甜:培养和建设一个良好的学术状态

一个优秀艺术家的学术状态是什么?你要有一个你专业递进的、合理的设计程序,就是说你这辈子从一楼到三楼、到五楼、到顶楼,你整个这条路怎么提升自己要找到,专业上不能提升,所有努力都白费。你做英语研究一辈子不会说英语,你说你在研究什么?你一辈子没有照一张照片出来我会信你是研究摄影的吗?所有的学术本身是第一位的。没有专业学术你不要给我谈综合素养,你先要搞清楚自己的角色,你是书法家不是文学家,不是诗人。我们现在很多人就是乱说,他说看书是最重要的。看书能看成书法家,那图书馆的每个人都是书法家,这个话也有人去信!为什么我让你们尽量不要跟周边的人去交流,像你们这样跟着我的思路学书法绝对是少数中的少数,你拿出去你就可能是另类。没在你这个体系里面,为什么非得让他理解你呢?你在一个学术团队里面还要他理解吗?那么具体

03月01日

兰花的人文精神:孔子赞兰。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_竹文化知识_兰文化大观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680次
兰花的人文精神:孔子赞兰。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昌平乡阙里人。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殷王室之后,因避乱迁居鲁国。孔子三岁丧父,家境凄凉。《论语,子罕》记载了他对早年生活的回忆:"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十五而志于学",自十五岁就明确了自己的学习方向,有系统地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他学无定师,当时许多学界高人包括老子都是他的老师。孔子三十岁时就有相当丰富的古代典章制度、礼化方面的知识,并独立地参加社会政治生活,创办了私学,他自称"三十而立"。并称自已"四十而不惑"。由于当时鲁国政治极不清明,孔子无政治作为,于是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止自远方,莫不受业焉"。五十岁以后,孔子踏上了从政之路。他曾提任过中都宰、司空、司寇、相事等,政绩应说不错。五十五岁时,

03月01日

740年,一个布衣诗人死了,半个盛唐心碎了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218次
740年,一个布衣诗人死了,半个盛唐心碎了

李白给孟浩然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赠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朋友间的一片深情,全在诗中。1大唐诗人孟浩然(689—740)是一个怪咖,一个一辈子的布衣,一个矛盾的隐居者,一个倒霉的求职者,一个像李白一样的狂人,一个不要命的性情中人。他死的时候,半个盛唐心都碎了。他的诗写得好,好极了。闻一多评价说,唐诗到了孟浩然手里,产生了思想和文字的双重净化作用;还说他的诗之干净,同时代的诗人无一能敌,只有在他以前的陶渊明到达过同样的境界。但他的命真歹,歹极了。他生逢盛世,自己也有走仕途求功名的愿望,然而,经过无数次的努力,终生与官场无缘。如此事与愿违的际遇,在诗人满街走的大唐,也绝对找不出第二个。人们只知道他的诗清淡寡欲,是真隐者之风,根本不知

02月29日

兰花的人文精神:屈原佩兰。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_竹文化知识_兰文化大观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812次
兰花的人文精神:屈原佩兰。

屈原(前339年一前278年)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楚武王熊迫之子屈瑕之后代,丹阳人。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理,擅于辞令,故早年深得楚怀王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楚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后来,由于在内政外交上与楚国的腐朽贵族集团发生尖锐的矛盾,遭群小的诬陷,进而遭到了楚怀王的疏远。怀王十五年,张仪出使楚国,用重金收买了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并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折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出兵攻秦,先后均遭惨败。屈原奉命出使重修齐楚和好,又被张仪瓦解。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屈原被逐出郢都。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后,怀王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并将

02月27日

疫情反思:人这一辈子,谁也躲不过因果!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429次
疫情反思:人这一辈子,谁也躲不过因果!

2020年的开篇,世界各地好像都不太平,处处是“天灾人祸”:澳洲大火持续5个月,12亿只生灵死亡;东非蝗灾爆发,3600亿只蝗虫令粮食更加短缺;美国爆发近4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约1500万人被感染;还有最令我们揪心和牵挂的肺炎疫情,武汉封城,全国驰援,数万人感染,几亿人禁足。这一切灾难,是“天灾”,也是“人祸”佛家有云:“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世间万事万物,皆有因果,人这一辈子,谁也躲不过。1、人在做,天在看说到因果,很多人会认为是迷信。也有人认为,因果是佛教徒的专利。其实不然。所谓因果,就是业因果报。“因”就是原因,也叫因缘。“果”就是结果,也叫果报。世间一切都存在着因果,前因后果。因果不是谁规定或制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不要以为做的事神不知鬼不觉,今日所做的每一件善事,都将成

02月25日

疫情结束后,一定要去做这几件事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自我教育_成人教育_素质教育_家庭教育_继续教育_爱的教育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254次
疫情结束后,一定要去做这几件事

今年的开局太难了,一切来的太突然。很多人在家里憋坏了,在心里盘算着等疫情结束后,一定要出去大吃一顿,把平日里爱吃的撸个遍,要和朋友好好喝顿酒,要去买几身新衣服...一言以蔽之,老子要好好享受人生。我也在盘算着这些事,在家里闷太久,实在太渴望出去浪了。但我想将话题拉的大一点,在这次疫情彻底结束之后,有哪些事是我们一定要去做的呢?其实也就是经历过这次疫情,我们有哪些思考。在我看来,有这么四件事是一定要去做的。 01、锻炼身体,健康太重要了唯有经历过生死,方知生命的可贵。在这次疫情中,出现了太多的悲剧,有些人说没就没了,令人唏嘘的同时,也引人深思,有两点思考。1. 我们平日里所追逐的很多东西,在生命和健康面前,真的太廉价了,甚至显得毫无意义。2. 身体强健的人,往往能更好地抵御风险,活出硬核人生。

02月21日

传说中的济公和尚真实存在吗?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273次
传说中的济公和尚真实存在吗?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张图片、这首歌和这句歌词,相信勾起了很多的回忆。由游本昌老师主演的《济公》把济公演的活灵活现,锁定了济公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济公和尚,被民间渲染成降龙罗汉下凡的法力高强、锄强扶弱的神僧。他身披一件破袈裟,手持蒲扇,穿着破鞋云游四方,这也是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济公形象。但他的原型并不是虚构和杜撰的出来的,历史上确有其人。历史上的济公,本名李修缘,法名道济,于1148年生于南宋绍兴,卒于1209年,享年61岁。从历史角度来说,“法力高强”是神话,但锄强扶弱却是事实。道济法师因才华横溢,乐善好施,锄强扶弱,被百姓尊称为济公。道济的高祖李遵勖是宋太宗的驸马,李遵勖家族世代信奉佛教,他的父亲李茂春和母亲王氏住在天

02月21日

《水浒传》:卖梨的郓哥最后是什么结局?武松说出了真相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176次
《水浒传》:卖梨的郓哥最后是什么结局?武松说出了真相

若非郓哥挑唆武大郎去王婆酒楼大闹,武大郎也就不会被西门庆踹中胸口,狂喷鲜血。若非武大郎病重,无法自理,也就不会有后面潘金莲一不做二不休,强灌下毒药,害死武大之事,郓哥为何要挑唆武大郎去大闹,根本不是出于正义,而是别有所图。  原文道:那小厮生得乖觉,自来只靠县前这许多酒店里卖些时新果品,时常得西门庆赍发他些盘缠。  原来,郓哥与西门庆之间关系不错,西门庆是县城药铺老板,郓哥是卖水果的。西门庆正是郓哥的老主顾。  那时候水果精贵,一般人都买不起。西门庆好几天都窝在王婆茶楼与潘金莲幽会,郓哥自然就碰不到西门庆,也就没有挣到钱。  郓哥询问街坊,打探西门庆的下落,有人就指点他去王婆茶楼。郓哥就喜滋滋去了。  没想到王婆把守门口,不让郓哥进去找西门庆。那王婆能让吗?人家楼上正快活呢。因此,郓哥大怒。

02月21日

秦始皇陵墓为什么挖不下去?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451次
秦始皇陵墓为什么挖不下去?

秦始皇陵墓为什么挖不下去?不仅仅是因为技术方面的原因,更多是文化伦理方面的原因。1、从技术方面,文明的挖掘方式肯定挖不开大家都知道,古人的墓室都是从里面封死的,按照文明的方式,墓葬的正门肯定是进不去的。如果去过清东陵或者十三陵的人都知道,墓室的正门一般都是一块巨大的青石,帝王的墓室一般都有好几道巨大的青石,当棺椁下葬后,青石会从里面封上,即使天生神力,也很难从外面打开。而历代帝王的陵墓,为了防止盗墓贼盗墓,墓室四周的墓墙都砌的非常厚,并且外面还有巨大的封土堆,靠传统方式,文明挖掘,根本挖不开。秦始皇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的陵墓用工70余万人,修建30余年,修建的牢固程度,可以说也是史无前例的。始皇即位不久时,挖掘修治郦山,等到他统一天下,全国各地送来刑徒七十多万人。所以,如果不采取爆破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心理咨询|真爱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