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_竹文化知识_兰文化大观 - 第1页

03月19日

君子如兰,独有清雅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_竹文化知识_兰文化大观 | 评论 : 0人 | 浏览 : 50次
君子如兰,独有清雅

陶渊明在《饮酒》一诗中写道: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兰花,缘空谷而生,食清泉而长,沐风雨而开,独艳群芳而不争,香弥幽境而不扬。孔子说,兰为王者之香。幽香高洁,清贞雅淡,曲高和寡,独茂幽谷。赏兰见心,养兰明志。平生愿如兰,有君子宁静澹泊之志,隐士不求闻达之心。如兰,根深生在山谷间的兰花,身旁是潺潺溪水,身后是茫茫群山。兰花叶片细长,花朵不大,不以浓香争春,是为淡雅;不以花色媚眼,是为清幽。空谷幽深,寂静无声,月斜露重,幽香袭人。然而,一朵花开的好,只看花叶花朵还不够,还要看到它的根系。兰花的根茎,比叶片丰茂,更粗壮。如此,才能在无人问津的空谷,默默生长,亭亭静立。即使有寒风恶霜,它亦不飘不摇,兀自挺立,如高山隐士,如林下野客。不骄不躁,播散芬芳。对于城市中的人来说,置身

09月17日

济南2020年秋季兰花展销会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_竹文化知识_兰文化大观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132次
济南2020年秋季兰花展销会

济南2020年秋季兰花展销会金秋十月,兰蕙飘香值此国庆佳节之际,为弘扬兰花文化,交流养兰艺兰经验,促进兰花事业发展,济南君玉兰苑花卉有限公司,将于国庆期间举办第二届“君玉兰苑杯”秋季兰花展销会,届时将展出春、蕙、建、寒、墨等精品兰花300余盆,欢迎广大市民(兰友)品赏选购。展会期间有专人介绍兰花种养方法,供应养兰必备的盆具、植料、肥料和药品等。同时还将进行以下活动:1、10月1—7日每天上午11点举行“零起拍”兰花拍卖会。凡参与活动者均有机会通过抽号免费领取精美礼品一份。2、10月2、3、4日,每天上午10点,举办养兰专家知识讲座。每天一至二个专题,包括兰花鉴赏、兰花选购、兰花种植、植料配比、病虫害防治及高档兰花的市场行情分析等。3、举行兰友铭品交流会。兰友可自带展品参入交流、交易,不收取任

03月27日

竹子:多少人,没熬过那3厘米?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_竹文化知识_兰文化大观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744次
竹子:多少人,没熬过那3厘米?

竹子用了4年的时间,从第五年开始,其实,在前面的四年,做人做事亦是如此,多少人,没能熬过那三厘米!竹子告诉你,什么叫价值!什么叫价值?同是两根竹子,一支做成了笛子,一支做成了晾衣杠。晾衣杠不服气的问笛子:“我们都是同一片山上的竹子,凭什么我天天日晒雨淋,不值一文,而你却价值千金呢?”笛子:“因为你只挨了一刀,而我却经历了千刀万剐,精雕细做。”晾衣杠此时沉默了……人生亦是如此,经得起打磨,耐得起寂寞,扛得起责任,肩负起使命!人生才会有价值!不要嫉妒,因为别人付出的比你多!

03月17日

兰花的人文精神:少帅赏兰。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_竹文化知识_兰文化大观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414次
兰花的人文精神:少帅赏兰。

张学良(1901—2001)"西安事变"以后遭软禁。1946年被秘密解往台湾,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幽禁生活。20世纪70年代初蒋介石逝世。张学良以渴望自由之心,托人向蒋经国赠送一块手表:老蒋走了,幽禁我的时间也差不多了。蒋经国收到手表后回心一笑,叫人回赠了一套钓具:慢慢来,耐心等着吧。虽然是"慢慢来,耐心等着",但张学良却自由了许多。张学良除读书外,也能莳兰花了。当时,兰花热席卷台湾,许多兰花组织相继成立,张学良也成了其中的一名会员。养兰、赏兰成了他最大的乐事。他曾坦然地表示:"我第一爱夫人,第二爱兰花。"他还说"写诗可以言志,养兰能寄情。"他认为养兰"是一种享受。譬如浇水、施肥、移动花的位置、适度的阴凉和适度的阳光··"还说:"兰是花中的君子,其香也淡,其姿也雅,正因为如此,我觉得兰的境界

03月15日

兰花的人文精神:总理赠兰。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_竹文化知识_兰文化大观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069次
兰花的人文精神:总理赠兰。

1962年春,周恩来(1898——1976)在美丽的杭州西子湖畔,亲切地会见了来华访问的日中友好人士松村谦三。松村谦三是日本著名的政治家,曾为日中邦交正常化不畏艰险开路奠基。他从青年时代就对中国有所了解,与廖承志同为早稻田大学的校友。毕业后担任《报知新闻》记者,曾到中国各地旅行。1928年,松村谦三当选为日本众议院议员,在内阁中担任过厚生大臣、文部大臣、农林大臣等职。1955年11月任自民党顾问,为党内三木一松村派领袖之一。多年来,他从未放弃对结束日中关系不正常状态的思考,他始终认为,没有日中两国的握手就没有亚洲的和平。1959年10月,松村谦三先生以76岁高龄毅然率团访华。这是战后自民党上层政治家首次访华。他不顾党内外的阻挠和敌视,与周恩来、陈毅等中国领导人共商中日友好大计,在交往中结成深

03月14日

兰花的人文精神:朱德爱兰。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_竹文化知识_兰文化大观 | 评论 : 0人 | 浏览 : 3331次
兰花的人文精神:朱德爱兰。

朱德(1886—1976)一生酷爱兰花,他赏兰、咏兰,而且亲手种植兰花,尤其是对井冈山兰花特别钟爱。曾经统帅千军万马的总司令,为何对兰花情有独钟?原来,朱德通过爱兰,寄托了对伴侣伍若兰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伍若兰,出生在湖南耒阳县一个开明的知识分子家庭。少时就同情劳苦大众,反对封建迷信,提倡妇女解放,带头剪发放足,能文能武,智勇双全。在井冈山的很多次战斗中,伍若兰同朱德并肩作战,1928年3月,她与朱德结为伴侣。1年后的1929年2月2日,在一次突围中不幸中弹被俘,虽受尽了敌人的种种酷刑,但她宁死不屈。十天后她被割下了头颅,当街示众。遇害时已有4个月身孕,年仅26岁。当朱德得知伍若兰牺牲的消息后非常悲痛。当时正值井冈山上兰花怒放,他默默地站在山上,面对满山的兰花流泪满面,他从兰花身上似乎看到

03月13日

兰花的人文精神:鲁迅采兰。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_竹文化知识_兰文化大观 | 评论 : 0人 | 浏览 : 3075次
兰花的人文精神:鲁迅采兰。

鲁迅(1881—1936)家几代人都养兰花。1933年11月14日,鲁迅在《致山本初枝》的信中讲到"我的曾祖父曾经栽培过许多兰花,还特地为此盖了三间房子"。鲁迅的祖父、父亲也都养过兰花。周建人在《鲁迅故家的败落》一书中有以下记述:岑年公早已去世,走前除了好种兰花外,没有做过什么其他的事。(《祖父点翰林的往事》)诚房的房屋在大堂前左右……是我和我们的楼房连着的,和一套曲尺形的兰花间(兰花间原是我曾祖父种兰花的,可能后来房子重新划归诚房了)。玉田公公在明堂的花架上放着的珠兰、建兰、茉莉,还有一些我们家所没有的花。玉田公公对花草很爱惜,对我说:"你看看不要紧,就不要用手去摸呀!"所以我看总是反背了两只手,玉田公公也就放心了。(《一个古老的家族》)周作人在《鲁迅的故乡》中有一段:东北方面各有房屋两间

03月09日

兰花的人文精神:郑燮画兰。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_竹文化知识_兰文化大观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646次
兰花的人文精神:郑燮画兰。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世籍江南苏州,后迁兴化。出身穷苦,自幼读书聪颖,但屡试不中。一直到乾隆元年才中进士。他风趣地自称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后出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因为荒年开仓赈济灾民、又助小民胜讼得罪豪绅,被迫罢官。后在扬州靠卖画为生,生活艰辛。郑板桥是"扬州八怪"的杰出代表,画兰、竹的一代宗师。人称"板桥有三绝,曰诗、曰画、曰书;三绝之中又有三真,曰真气,曰真意,日真趣。"他非常同情百姓疾苦,他说:"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皆苦其身,勤其力,耕种收获,以养天下之人。天下无农夫,举世皆饿死矣。""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安享之人也。"他推崇郑所南、徐渭、石涛的画,自称是"青藤门下一走狗"。但他既摹仿前人,更有自己的独创。他

03月07日

兰花的人文精神:徐渭咏兰。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_竹文化知识_兰文化大观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266次
兰花的人文精神:徐渭咏兰。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文学艺术家。幼孤,性警敏,天才超逸,九岁能文,二十岁为生员,但以后屡试不中。坎坷多难的生活,铸就了他文学艺术上全方位的大成就。他诗、书、文、画无不精绝。徐渭自渭"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他的诗,出语自然,但含蕴耐味,立意很深。袁宏道称他"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眼空千古,独立一时",为"有明一人"。他的画,涉笔潇洒,独得天趣。尤其是花鸟画,用笔纵横,不拘绳墨,淋漓尽致,气势奔放,开创了明代中期水墨画写意花鸟画的新格调。清代画家郑板桥自称是"青藤门下一走狗"。徐渭作了很多兰诗,首先,对"越王勾践种兰渚山"作了描述。在《兰谷歌》中写道:勾践种兰必择地,只今兰渚乃其处。千年却有永和事,右军墨藻流修祺……吾越兰谱本如此……

03月05日

兰花的人文精神:郑思肖写兰。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_竹文化知识_兰文化大观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036次
兰花的人文精神:郑思肖写兰。

郑思肖(1241—1318),字忆翁,号所南,自称三外野人,连江(今属福建)人。曾以太学上舍应博学鸿词试,授和靖书院山长。宋亡前,他一心想"为朝廷理乱丝"。 宋灭亡后,他誓不做元朝的官,隐居吴下(今江苏苏州),他自称"德祐遗臣","痛恨莫能生报国",乃执意"不信山河属别人",立志"此身不死胡儿手,留与君主取太平"。更名思肖,有寓"思赵"之意。他一生反对元朝,言论激烈,态度坚决。平时坐必南向,岁时伏腊必向南野哭,抒发自己亡国之恨的情怀。郑思肖善诗歌,擅水墨兰竹,信手数笔便成意境。他所画的兰花是离土裸露着根部的兰花。书云"时写兰,疏花简叶,根不著土。人问之,曰:'土为蕃人夺,忍著耶?'"尤其是在《心史》一诗中更寄托了他不愿当亡国奴和思宋之情:纵遇圣明过尧舜,毕竟不是亲父母,千语万语只一语,还我大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酒店vi设计|拉卡拉pos机申请|心理咨询|南昌首大医院看男科|JJ租号金币回收|帮美记|传奇|中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