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的人文精神:总理赠兰。

2409 人参与  2020年03月15日 15:29  分类 : 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_竹文化知识_兰文化大观  评论

1962年春,周恩来(1898——1976)在美丽的杭州西子湖畔,亲切地会见了来华访问的日中友好人士松村谦三。

松村谦三是日本著名的政治家,曾为日中邦交正常化不畏艰险开路奠基。他从青年时代就对中国有所了解,与廖承志同为早稻田大学的校友。毕业后担任《报知新闻》记者,曾到中国各地旅行。1928年,松村谦三当选为日本众议院议员,在内阁中担任过厚生大臣、文部大臣、农林大臣等职。1955年11月任自民党顾问,为党内三木一松村派领袖之一。多年来,他从未放弃对结束日中关系不正常状态的思考,他始终认为,没有日中两国的握手就没有亚洲的和平。

1959年10月,松村谦三先生以76岁高龄毅然率团访华。这是战后自民党上层政治家首次访华。他不顾党内外的阻挠和敌视,与周恩来、陈毅等中国领导人共商中日友好大计,在交往中结成深厚友谊。松村谦三先生喜爱中国兰花,也爱下围棋。同样爱好围棋的陈毅向松村建议,"围棋、乒乓球、书法、兰花都可以交流,不谈政治,只谈友好"。松村立即表示同意。这位刚直坦荡的老人自幼沉浸于汉学研究,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感情。访华期间,两国签署了《日中LT贸易备忘录》,同意在东京和北京互设常驻办事处并实现互派记者,开创了著名的"备忘录贸易"。

兰花:环球荷鼎

松村谦三非常喜爱中国的兰花,曾收集过不少品种。周总理深知松村的爱好,趁这次在杭州相会,吩咐随员去杭州苗圃挑选一盆自己祖居绍兴选出的名贵兰花送给松村谦三。兰圃的同志知道周总理的意图后,特地挑选了一盆叫"环球荷鼎"的兰花。此花是四十年前由绍兴兰农在上虞大舌埠山中发现的。当年下山时就被上海艺兰家郁孔昭以八百银元购去,实为兰中之极品,当时在杭州花圃中也只有二、三盆。当松村从总理手中接过这盆兰花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知道"环球荷鼎"的珍贵,他更知道总理的美好心意。"兰"表达诚恳,"兰"象征着友谊,总理希望中日友谊像"兰"一样常青,像兰一样馨香。

松村谦三捧着"环球荷鼎"回到了日本,更鼓舞了他为发展日中友好事业的信心。

1963年4月的一天深夜,廖承志突然接到了松村谦三的电话。松村谈到在落实日中"备忘录贸易"的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困难,日本政府迟迟不肯批准向中国出口维尼纶成套设备,两国互设代表处也遇到了阻力,而来自美国和台湾方面的压力更让当时的池田勇人内阁对"备忘录贸易"产生了畏难情绪。形势的转变令松村焦急万分,他告诉廖承志他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他以日本爱兰会会长的身份邀请中国派一个兰花代表团访问日本,以打破当前的僵局。廖承志立刻向周恩来总理报告了情况,并决定立刻派代表团赴日,商讨两国贸易和设立常设机构问题,并希望借机实现交换记者。

1963年4月29日,由时任福建省委统战部长张兆汉为团长的中国兰花代表团动身访日,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廖承志的3位得力助手孙平化、王晓云和王晓贤成为代表团成员。孙平化等3人虽然"连兰花和韭菜都分不清",但他们却是代表团中最重要的人物。

在东京羽田机场,中国代表团受到了松村谦三的秘书山本重男的热情接待。并不富裕的松村还自掏腰包支付了中国代表团访日的所有费用。中国兰花代表团访日期间,与日本兰花爱好者进行了交流,很快中国兰花代表团结束访问回国了,但孙平化等三人则留在了日本,他们开始了此次访问最重要的日程。经秘密安排,孙平化等3人会见了通产省官员渡中边弥荣司,就日本向中国出口成套设备使用日方出口信贷等问题,试探日本政府的态度。

渡边犹豫再三,但他最后还是决定支持备忘录贸易,因为这对中日关系的未来有利。渡边在准备"辞官当老百姓"的决心下签署了文件。3个星期后,日本通产大臣终于发觉了此事,根据渡边的回忆:"他((通产大臣)像看到家里着了火一样着急,可根据国际惯例,这个文件已经生效了,通产大臣并没有让我交辞呈,他理解了我的良苦用心。"中国密使会见日政坛实力派,"兰花外交"开创中日沟通渠道。

1963年6月29日,中日双方在北京签订了引进日本维尼纶成套设备的合同,总金额为73.58亿日元。第一个成套设备贸易成交,使日本厂商大大增强了发展日中贸易的信心,中日"兰花外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尽管在以后的日子里,美日右翼和台湾当局不停地出来捣乱,声称日本出口成套设备并提供政府贷款,是对中共的援助,有的甚至胡说让解放军穿上维尼纶军服,就是加强中共军事力量,企图阻挠日本政府履行合同。但经过"兰花外交",中国方面与日本政府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双方共同打破了美日右翼和台湾方面的阻挠,使维尼纶工厂顺利地落户北京。

1971年8月21日,松村谦三在劳累和病痛的夹击下,带着对日中友好的期待与世长辞,享年88岁。他的生前好友三木武夫在致悼词时说,

松村虽然倒下,日中友谊长存。

郭沫若题赠松村的诗写道:

渤獬汪洋,一苇可航。敦睦邦交,劝攻农桑。后继有人,壮志必偿。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在生命弥留之际,松村谦三将儿子们叫到床前,语重心长地关照:要继承他的日中友好事业,要养好周总理赠送的兰花。他的小儿子松村正直牢记父亲教训,从养兰的门外汉,通过广结兰友,潜心钻研,终于成为日本兰界的养兰高手。他把"环球荷鼎"送给兰友,使"环球荷鼎"香飘日本岛。

春兰环球荷鼎

1987年春,日本举办了第十二届世界兰花博览会,当松村正直从中国代表团得知周总理的祖居绍兴已在1983年成立了兰花协会,并在1984年将兰花定为绍兴市花的消息后,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表示一定要到绍兴去看一看。当年11月,松村正直不顾79岁的高龄,联络兰友一行6人,风尘仆仆地来到了绍兴,参观了绍兴兰圃,拜访了兰界同行。并向绍兴市兰协赠送了当年周总理赠送给他父亲的"环球荷鼎"的后代。

在经历了几十年风风雨雨后,1972年,中日终于实现了邦交正常化。远涉东瀛的绍兴兰花带着中日人民的友好情谊,从中国到了日本,在日本生根开花,又从日本回到了娘家绍兴。周总理和松村谦三若是天上有灵,亦可告慰了。

作者为马性远老师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lanzhu/1111.html

本文标签:兰文化  兰花  中国文化  传统文化  周恩来  

ID:liu_menghao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相关文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心理咨询|真爱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