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如兰,独有清雅

666 人参与  2024年03月19日 09:40  分类 : 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_竹文化知识_兰文化大观  评论

陶渊明在《饮酒》一诗中写道:

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兰花,缘空谷而生,

食清泉而长,沐风雨而开,

独艳群芳而不争,香弥幽境而不扬。

孔子说,兰为王者之香。

幽香高洁,清贞雅淡,

曲高和寡,独茂幽谷。

赏兰见心,养兰明志。

平生愿如兰,

有君子宁静澹泊之志,

隐士不求闻达之心。

如兰,根深

生在山谷间的兰花,

身旁是潺潺溪水,身后是茫茫群山。

兰花叶片细长,花朵不大,

不以浓香争春,是为淡雅;

不以花色媚眼,是为清幽。

空谷幽深,寂静无声,

月斜露重,幽香袭人。

然而,一朵花开的好,

只看花叶花朵还不够,

还要看到它的根系。

兰花的根茎,

比叶片丰茂,更粗壮。

如此,才能在无人问津的空谷,

默默生长,亭亭静立。

即使有寒风恶霜,

它亦不飘不摇,兀自挺立,

如高山隐士,如林下野客。

不骄不躁,播散芬芳。

对于城市中的人来说,

置身滚滚红尘,

面对无穷欲望侵袭,

若能保持内心的修持,

遵循品德和良知,

并以此化成心里,

一朵清香洁净的兰花,

即使不置身于幽深僻静的山谷,

也能自成一片清净天地。

孔子说: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

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

兰花是隐士,深根植于山谷,

乐得清寂,享得充实;

隐士为兰花,相似的洁净自持,

相同的遗世而独立.

这样的兰,这样的人,

无论是在无人的山谷里,

还是在喧嚣的尘世间,

从不孤芳自赏,亦不自怨自艾,

因为他们知道,有根深埋泥土间,

自信,不来自外物,

而是源于心底的丰盈。

如兰,花香

郑板桥在《兰》一诗中写道:

便是东风难着力,自然香在有无中。

兰花的香,是若有似无的清香,

清新淡雅,自成一派。

室内养兰之人,大都性情如兰,

清雅淡泊,温柔和煦。

明人李日华 《兰花》:

鼻端触著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兰香氤氲在空气里,

存在感不高,却不可或缺。

丝丝点点,沾在衣角,

染在发丝,深入心底。

让人头脑清醒,思维清晰,

性情亦清雅许多。

《孔子家语》: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兰花,立道坚贞,

洁身自好,其香也淡,

其姿也雅,其境也幽,

养兰一室,共相氤氲

久而久之,

性情也随之柔和,

气质也变得儒雅。

兰香由发丝浸润到心底,

人便成了幽兰,

成了兰花般的君子,

成了兰花般的雅士。

如兰,清雅

郑板桥《题兰》:

兰花不是花,是我眼中人。

兰花品性清雅,

植根于山谷时,

不怨不艾,自有芬芳。

静立于室内时,

不骄不躁,清风拂香。

兰花是平凡的,

叶子平凡,细长舒展,

花朵平凡,小巧清丽。

却自有它不凡的风骨,

生于凡俗里,不落凡俗中。

隐隐幽香,暗暗清雅,

让人立于其身侧,

便能隐约闻到清香,

从不骄矜自傲。

似一位安闲清逸的友人,

平日里不显山露水,

却独有内心的丰盈。

也像一位底蕴深厚的前辈,

常日笑容温暖,彬彬有礼,

在风云变幻时,仍有根骨存世,

任尔风吹雨打,不为尘俗所动。

世事浮沉,红尘喧嚣,

任事态变迁,它不躲不藏,

不争不抢,

默默开在山谷,开在室内,

开在所有它能生根的地方。

生得一身幽静,

虽平凡如草芥,却有凌霜傲骨。

《诗经》有云:滋兰九畹,树蕙百亩。

余生,愿如兰花,

春深秋素,或晴或翳,

根植于深土,傲立于风霜,

观兰以度暇日,闻香以修闲身。

不声不响,眼中自有岁月,

不争不抢,心中自有乾坤。

图片 | 源自网络

末俗以繁华相尚

终觉冷淡处趣味弥长

惜吾不及古人

吾谁与玩此芳草

抱蒲堂主人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lanzhu/8617.html

本文标签:君子如兰  

ID:liu_menghao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相关文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心理咨询|真爱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