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的人文精神:孔子赞兰。

1371 人参与  2020年03月01日 16:40  分类 : 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_竹文化知识_兰文化大观  评论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昌平乡阙里人。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殷王室之后,因避乱迁居鲁国。孔子三岁丧父,家境凄凉。《论语,子罕》记载了他对早年生活的回忆:"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十五而志于学",自十五岁就明确了自己的学习方向,有系统地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他学无定师,当时许多学界高人包括老子都是他的老师。孔子三十岁时就有相当丰富的古代典章制度、礼化方面的知识,并独立地参加社会政治生活,创办了私学,他自称"三十而立"。并称自已"四十而不惑"。

由于当时鲁国政治极不清明,孔子无政治作为,于是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止自远方,莫不受业焉"。五十岁以后,孔子踏上了从政之路。他曾提任过中都宰、司空、司寇、相事等,政绩应说不错。五十五岁时,因与当政者李桓子的政见不合,加上齐国的反间计,孔子不得不弃官出走,带着弟子风尘仆仆地奔走于卫、陈、曹、宋、郑、蔡诸国之间,到处游说,宣传他的政治主张,希望得到有识君主的重用。可事与愿违,他是处处碰壁。六国间奔走了十四年后,终于无功而返。六十八岁的孔子灰心丧气地踏上回家之路。但是,在返鲁途中他却意外地遇到了兰花而改变了他的命运。

《乐府诗集》载:

孔子历聘诸侯,诸侯莫能任。自卫返鲁。过隐谷之中,见芗兰独茂。喟然叹曰:"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乃止车援琴鼓之云云……

孔子看到穷山僻谷中,兰花漫山遍野盛开,见物生情,发出了感叹:"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所定处。时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感叹的同时,他从兰花的"王者香,独茂,与众草为伍,不以无人而不芳"中受到启发,认识到"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何独丘哉。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由此,调正了自己的心态,肯定了自己的所作所为。返鲁以后,孔子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培养弟子及整理古代文化典籍上。以"不知老之将至"的勤勉态度潜心教育与研究,创立了儒学,培养了众多学生。孔子后来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不仅把兰花誉为"王者香",而且把兰当作"善人""君子",并经常用兰花的无私品德教育学生。《孔子论语》记载:子曰,"吾死之后,则高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高也好与贤已者处,赐也好说不若已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 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地,祝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孔子在困境中受到兰花的启发,影响了孔子的晚年思想。他创立的思想学说影响了中国的哲学、伦理学、社会政治理论、教育学、历史学、文学艺术、礼仪风俗,对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的形成、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兰花也因孔子的赞美而进入了中国文化圈。

孔子去世后,儒家学派迅速传播发展。到了汉武帝时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了,孔子确立了在中国文化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兰花也与儒学一起受到了后人的尊敬。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lanzhu/925.html

本文标签:兰文化  兰花  中国文化  传统文化  

ID:liu_menghao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相关文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拉卡拉pos机申请|心理咨询|南昌首大医院看男科|帮美记|中赚网|JJ租号金币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