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的临摹和创作(一) | 国家画院洪厚甜书法公开课

44 人参与  2024年04月01日 20:57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评论

提问方式

从本期开始,针对魏碑学习从笔法结构章法以及风格取法等方面的学术问题,洪老师专题回答书友,敬请文后留言提问

洪老师你好!学习魏碑是否一定要写出那种很刀刻的感觉呢?或者用隶书的感觉来写可以吗?

洪厚甜:我们大家对魏碑的概念就是刀刻痕迹很重,方、硬的这一路就是魏碑,实际上魏碑是一个多风格、多取向,多种状态和感觉的东西。既有《龙门造像》的刀刻意味重的这一路东西,也有《郑文公碑》这种圆润的东西,有一些把方表现的很隐晦,包括《石门铭》这种摩崖都是属于这一种。实际上我们大家在写的时候,魏碑不是单一风格,魏碑可以写的有刀凿痕,也可以写的消解它的刀凿痕,不管有没有刀凿痕,有几个关键点:第一,化隶势而成,就是说它里面所有的点画都应该有隶书的意趣。第二,篆籀的线质,线不厚、没有摩擦、没有足够的这种凝重的感觉,它肯定就不是碑,哪怕是流美的墓志的解读,也离不开线的质厚。所以说对刀刻感的取舍也是根据你的风格、你的书写、你的审美来定的,可以重一点、轻一点、含蓄一点、外显一点,总之,离开你的审美,所有的技术技巧取法都没有意义,所以,只要是服务于你内心美的表达,深刻、丰富,能够提高的,那所有技术元素都可以根据你的需要去调动它。

《楷书的临摹和创作》(一)

文:洪厚甜

楷书在书法里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书体,也可以说是北魏以后、唐以来我们书法家入门的基本途径。

我们历代写字,学习汉字的书写,从北魏以后应该说基本上都是以楷书为主来写的,楷书的两个辉煌时期,一个是北魏,一个是唐代,北魏在前唐代在后,那么我们对楷书的学习是按照一个什么样的途径来进行学习呢?

我在这儿给大家做一个简要的描述,如果说我们要进行楷书的学习研究,有几个前提。

第一是对书法史的感觉,你要对书法史有一个了解。第二,对书法美学要有一个准备,你不知道书法美,你就不能说你是书法艺术的学习,就可能流于简单的、浅层次的写字的学习。

我们必须得对美有一个把控,有一个判断,我们的学习才可能是有效的劳动。还有就是,我们以前有一个误区,楷书是入门的,在当代的书法艺术研究创作里面,我们对楷书的构成关系、渊源关系进行深入的剖析研究之后,我们逐步的得出了一个结论:楷书是所有书体里面单个点画技术要求最丰富的,形态最复杂的一个书体。

我们说它这个丰富、复杂是源于,第一,它的线质是两个板块:唐楷和北魏的区别。唐楷的基本线的形态是在一个区间里面完成,北魏的楷书是另外一个区间完成,那么我们作一个具体的描述就是,魏碑是以大篆系统的线质跟人的审美基调定位,唐楷是以小篆的线的基本审美形态这个区间作的定位。

在这里面我们要完成对唐楷的学习,你就得要有一个小篆的基础的准备,我们要完成对北魏楷书的学习,你就要有一个大篆的线形的技术训练做准备,这是个线质上的前提准备。

还要有一个隶书的技术系统的准备,隶书系统的准备是什么呢?点画与点画从篆书的封闭形态走向了中国方块字的基本结构形态,就是由篆书的线与线独立的关系变成了隶书的线与线的空间的这种建立,方块字的空间关系,要有这样一个准备。为什么呢?

因为楷书的母体是隶书,草、行、楷都是从隶书变化、生发、演变出来的,所以说它源于隶,我们在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它的渊源,而不是就楷书去观照和学习楷书,那么我们都只能停留在对点画形态的浅层次的描摹、描画、模仿,那样的学习很难进入到一个相对深的层面和层次的学习,这个是请大家务必注意的。

那么还要一个什么准备呢,还要行草书的技术准备,你说我们学习楷书还要行草书的准备吗?一定要。

行草书的这个技术体系给楷书的书写带来了什么呢?它让线与线完成了一个由静态到动态的关联,让每一个独立的点画形态有了一个潜在的书写的势的关联。也就是说把楷书的每一个独立的点画通过行草书的技术系统的支撑,变成了一个潜在的势的流畅的这样一个状态。

让字的书写的势态进入到一个在人的情绪、情感支配下的一个过程,也就是说所有的楷书点画的生成是在人的情绪的支配下的技术再现、技术的记录,反过来说,这个书写过程是技术的状态对人的状态的记录,这个记录的流畅的潜在支撑就是行草书的技术。

所以说当我们有了这个技术系统的支撑以后,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呢?就不会出现我们大量的学楷书的作者很难进入到行草书的技术系统,我们以前有一个怪现象,就是写碑的很难写好行草书,写楷书的很难进入到行草书的技术系统,实际上也都是因为对楷书前期技术准备不充分,把技术系统与技术系统之间的关联的顺序,前后的这种学术递进关系没有搞清楚。

今天我们就扣紧楷书来说。要学习楷书我们是先学北魏还是先学唐楷呢?

这两个板块都很优秀,成就都很高,按一般的理解肯定是谁在前先学谁,这涉及到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对书法这个学术的内在关联的判断、分析,我的理解,我的实践经验是这样的:先学唐楷,然后回溯上去再学习北魏,为什么呢?

北魏是楷书的萌生时期,也就是说由汉而魏,它是刚刚脱胎出来,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北魏时期的书法千姿百态,我们光一本《魏墓志精选》,里面随便一翻,它的面貌都迥异,风格多种多样,一千块墓志可能就有一千个面貌,关键还有个致命的问题,所有的这些书写者谁与谁之间,哪一块资料与哪一块资料之间的学术,谁写的、师承关系什么都是不清楚的,都是没有记载,也就是说所有的都是一盘散沙,作为一个初学者来做判断根本无从判断。

你说《张猛龙碑》书写者的老师是谁啊?你说《张玄墓志》书写者的老师又是谁啊?他的学生又是谁啊?在北魏这一块它都是没有记载的,而且这里面的技术关联和递进关系,很多墓志与墓志之间,碑与碑之间我们一看好像有关联。

对初学者来说,他看见谁与谁之间,他都得换一个帖就要重新做一套,重新去建立一个技术系统,这对我们学术上不断的叠加、不断的从里面寻找逻辑关系形成了很多阻碍和不利的因素,不是北魏不可作为初学,而是难度太大。

(未完待续)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shuhua/8715.html

本文标签:书法迷  楷书学习  洪厚甜书法  

ID:liu_menghao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相关文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酒店vi设计|拉卡拉pos机申请|心理咨询|南昌首大医院看男科|JJ租号金币回收|帮美记|传奇|中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