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一个人的不幸,是从羡慕别人开始的。如果你总是试图变成想象中的某个人,难题就来了。人之所以累,往往是因为他想做别人,而不是坚持做真正的自己。要知道,上天给你的一切,自有它的道理。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是幸福唯一的捷径。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羡慕是攀比的源头,攀比是不幸的开始。生活中的许多烦恼,都源于我们的盲目攀比,而忘了享受自己的生活。我们可以欣赏别人,但不能因此而失去自己的方向,更不要因此陷入到执念与自卑中。庄子《秋水》中有一则寓言:独脚的夔,羡慕多脚的蚿,走起路来毫不费力;多脚的蚿,羡慕无脚的蛇,不用动脚也能前行;无脚的蛇,羡慕无形的风,可以来无影去无踪。它们都羡慕别人的优点,但是却没有发现,自己拥有的,正是别人所不具备的。总是羡慕别人的生活,就会给自己造成混乱和迷茫,甚至使自己不得安宁。羡慕别
来源 | 诗词世界作者 | 叶寒晋代文学家左思有两句诗,我特别喜欢:“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意思是说:在千仞高山上抖落衣上的灰尘,在万里长河中洗涤脚上的污垢。读来气势非凡,写尽了文人的坦荡、疏狂,与桀骜。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柳永的“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李清照的“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种自信、自傲、自得,甚至是有些些自恋的词句,就这样自然而然诉诸文字,倾泻笔端。让人见之心喜,心潮澎湃,心向往之。仿佛他们天生就该如此,就当如此。这样的时刻,自然也少不了苏轼的身影。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苏轼47岁。这一天,他送学生潘大临赴省考试。为了激励学生好好应考,苏轼特地写了一首词。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在这首词
来源 | 百草园书店作者 | 彩云追月一个人心中有阳光、有鲜花,胸中有理想、有希望,才能活得精彩、漂亮。若想活得有滋有味,就要在心里种上花。心里种上花,人生皆美景;心里种上花,活得才舒畅;心里种上花,生活才芬芳。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地方,你如果在心里播种阳光,它的天空就会温暖明亮;你如果在心里布满阴云,它的天空就会暗淡无光;你如果在心里种上刺,人就会天天难受不如意;你如果在心里种上花,人生才不会荒芜而看到的是一片繁华。人生这条路说短也短,说长也长,未来很美好,犹如晴空星辰般璀璨,又如食之甘贻般甘甜,不必踟躇于过去的半亩方塘,也不必与过往不愉快的琐事纠缠。那些所谓的遗憾,可能就是一种磨炼,一种成长;那些曾经吃过的苦,终会丰富我们人生的阅历;那些曾经受过的伤,终会化作照亮我们前路的光。常言道:
来源 | 老子道德经作者 | 逍遥子俗话说,“三岁看到老”,意思是一个人的习惯和行为往往在幼年时就能够看出端倪。在这个观念中,家庭环境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有些家庭中,特定的地方往往与子女的未来财富紧密相连。本文将探讨常去家里三个地方的子女为何长大后会很有钱,并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1阅读书房:开启财富之门阅读书房是一个家庭中的知识传承和学习成长的地方。家中常设阅读书房的子女往往在阅读和学习上具有很强的意识和习惯。他们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培养思维能力,不断拓展自己的眼界和见识。通过阅读书房的学习,这些子女往往能够在学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从而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他们具备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容易在社会中脱颖而出,从而获得更高的职业地位和收入水平。2厨房:烹饪财富与家庭温暖厨
作者 :儒风君 · 望舒不知不觉中元节到了,它也被称作“亡人节”“七月半”“盂兰盆节”,与清明节、寒衣节并称为“三大鬼节”。中元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五日,人们都会上坟,祭祀和悼念已故的亲人和祖先。上坟祭祖,是人们尊敬祖先、表达哀思的重要仪式,更是一种敬畏与信仰。那么,老话说的“5人不上坟”,这5个人究竟是谁呢?其实,“5人不上坟”,不是具体地指5个人,而是有5类人不宜祭祖扫墓。1年龄尚小之人中元节祭祀的气氛非常庄重,祭祖是件大事,需要保持肃静。但是,孩子们年幼无知、天真无邪,很难理解这个重要的仪式。有时候会说一些忌讳的话,甚至在坟前嬉笑打闹。如果孩子们随意在坟地偷吃祭品、大小便等,更是对祖先的大不敬。墓地往往会涉及到死亡的话题,亲人们难免伤心悲痛。
作者 :儒风君今日是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中元节又称鬼节、七月半,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之一。据说这一天,地官赦罪,鬼门大开,亡人归家,孤魂游荡。人们会敬祖祀先,感恩庇佑,还会放河灯、烧纸钱,普度亡魂。老祖宗告诉我们:“中元七不做,一年无灾祸”。中元这日,诸多禁忌最好不要触犯,方能趋吉避凶,安康顺遂!1忌深夜外出俗话说:“七月半,鬼乱窜。”民间传言,中元节阴间鬼魂得以返回阳世,享人间供奉。到了夜间,更是百鬼夜行,故而阴气深重,不宜出门,以免冲撞鬼魂。家中长辈往往会耳提面命,叮嘱儿孙早早归家,切莫太晚外出独走夜路。既是为了避免不好的事发生,也是因天气转凉,容易受寒感冒,早点休息,才是养生之道。2忌言语不敬孔子曰:“敬鬼神而远之。”纵使鬼神并非真实存在,也当存敬畏之心,谨言慎行。千万不要乱开口,多
中元节,点一盏心灯,寄一份思念,让天堂的亲人不再孤冷~又是一年秋叶黄,又是一年中元节。中元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也是人们祭拜祖先的日子。每到这一天,家人总会点一盏心灯,默默祈祷,愿天堂的亲人一切安好!小时候,不懂得祭拜祖先的意义,只觉得中元节是,一个可以和家人团聚的日子。每逢中元节,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盛的祭品,敬献给已故的亲人,希望他们在天堂过得幸福安康。长大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中的一切都在不断变化,唯有对亲人的思念永不减少。每当中元节来临,总会独自一个人默默祈祷,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作深深的祝福,盼他们在天堂得到安宁。父母是我们生命中,最伟大的依靠和支持。在他们身体健康的时候,我总觉得他们会一直在我身边,直到有一天他们离开了我们。那一刻,我才真正懂得了,子欲养亲不待有多心酸!亲人逝去,
做一个既正直又仁爱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沉思录》是奥勒留为自己写的,书中充满了勉励自己的话。他叮嘱自己:“时刻要意志坚定,像一个大丈夫那样一丝不苟、保持尊严地去完成要做的事情,始终怀着友爱、自由和正义的情感去行动。”“不去管邻人说什么、做什么、想什么,时时处处只注意自己的行为正当、高贵和善良。”“态度从容不迫,行动果断迅速,外表轻松愉快,内心镇定自若,凡事都遵循理性。”他说:“我只担心一件事情,就是唯恐自己做出那种生而为人不应当做的事。”他让自己记住:“人生在世,只有一件事情是真正有价值的,那就是怀着真诚和正直度过一生,甚至对不诚实、不公正的人也保持仁爱的态度。”我认为奥勒留最看重两种品德,并且要求自己具备这两种品德,就是正直和仁爱。做一个既正直又仁爱的人,这是他的人格理想。正直,就是心灵高贵
精选问答在这世界上,谁和谁的相遇不是偶然的呢?分歧在于对偶然的评价。在茫茫人海里,两个个体相遇的几率只是千千万万分之一,而这两个个体终于极其偶然地相遇了。我们是应该因此而珍惜这个相遇呢,还是因此而轻视它们?假如偶然是应该蔑视的,则首先要遭到蔑视的是生命本身,因为在宇宙永恒的生成变化中,每一个生命诞生的几率几乎等于零。然而,倘若一个偶然诞生的生命竟能成就不朽的功业,岂不更证明了这个生命的伟大?同样,世上并无命定的情缘,凡缘皆属偶然,好的情缘的魔力岂不恰恰在于,最偶然的相遇却唤起了最深刻的命运之感?问:老师好,有人讨论过一个问题,就是多向的性与专一的爱能否两全。一方面有专一的爱情,我们两人互相非常爱,你最爱我,我最爱你,另一方面呢,照顾人的本性,每个人都可以有那种多向的动情,多向的性兴趣,可以有
《中庸》:如何才能身心和谐,人际和谐,万物和谐萧祥剑 讲述 谦德君整理(编者按:本公众号自即日起将陆续连载萧祥剑老师讲解《中庸》的讲解文字。欢迎各位读者持续关注。)“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个“致”字,根据郑康成的解释,致就是行之至也。就是来实行,把事情做到中和的境界,能够做到中和。《大学》里面讲,你能够把你的明德开发出来,完全来用明德做事情,你就能把《中庸》之道做到极致。这个时候就是天地位焉,天地位就是中和,《周易》里面讲阴阳二气,万物都是阴阳所感,阴阳二气如果是正常的话,万物就是和谐的,所以人本身其实就是一个小天地,是一个小宇宙,我们小宇宙和谐了,整个大宇宙也是和谐的,这个叫境随心转。后面又讲,万物育焉。育根据郑康成的注释,当生字讲,育就是生长,能够长养万物。和能够长养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