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中庸》:君子和小人有什么不同?
萧祥剑 讲述 谦德君整理
(编者按:本公众号自即日起将陆续连载萧祥剑老师讲解《中庸》的讲解文字。欢迎各位读者持续关注。)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仲尼是孔子的字,仲尼曰,就是孔子说。孔子说什么呢?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中庸,“庸”是什么呢?根据郑康成的解释,“庸”是当“常”字来讲,用中为常道,君子它能够行中道。我们看《论语》里面讲君子的地方很多,总结起来,君子他能够什么呢?能够用本性来办事情。
我们讲五常,仁义礼智信,这个是性德,这是君子行事的标准,“小人反中庸”,就是小人做事,他违背性德,完全是什么呢?用自己的欲望来做事情,用我自己的看法、想法,用妄心来做事,完全是和中庸之道相违背。所以俗话讲“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他有真心本性,但是不能够用出来。
所以后面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君子行中庸之道,他是怎么样行的呢?时时刻刻,时时处处能够把中庸之道用到自己身上,不管是做什么工作,做什么事情,都能够这样,办政治也好,做企业也好,能够让自己的真心本性来发挥作用,做什么事情都能恰到好处。这个要求是什么呢?要我们能够放下自私自利,如果我们有一点点自私自利的念头,有一点我的念头,就没法做到这一点。
“小人之中庸,小人而无忌惮也。”这个地方王肃注解的本子加了一个字,作“小人之反中庸也”。加和不加其实意思都是我们都能看出来,就是讲前面的小人之反中庸,当然其实不加反字更好,加反字其实就是代表前面的小人之反中庸,就是小人的中庸。小人他在日常生活中是怎么样的呢?下面讲“小人而无忌惮也”,而这个字当能字讲。根据清代的大儒俞樾先生的考据,“而”字就是“能”字,能的意思,忌是忌讳,惮当难字讲,也可以当畏惧的畏字讲。
根据古代这些字典,《说文解字》《尔雅》里面就讲到了,惮可以当难字讲,也可以当畏字讲,畏惧的畏。就是小人什么他都不忌讳,什么都不在乎,什么也不怕,这个叫肆无忌惮,他做任何事他不害怕,不怕因果,没有敬畏之心。
他做事情就跟中庸相反,君子能够时中,他是有所忌讳,时时刻刻常存敬畏之心。因为君子如果不能够时中的话,就妨碍我们学习中庸之道,障碍我们的本性,让我们的本性发挥不出来,所以他一定要学时中,小人不懂,他是被肉体的假我所左右,被自己的贪嗔痴慢欲望所左右。君子知道这些都是假的,他用真心,用“天命之谓性”,他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时时刻刻依照性德来行事。
小人是什么呢?怎么样快活,怎么样舒服,怎么样来。君子是时时刻刻小心谨慎。当然,我们遇到小人,我们不要忌恨他,反而要什么呢?要生起怜悯之心。我们要学习中庸之道,让人明白中庸之道,它只是一时迷惑,所以学习圣贤经典就有这个好处。我们能够明白什么,我们在生活当中怎么样来处理一切的事情,怎么样处理人的关系,怎么样来办事情。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guoxue/9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