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290页

09月06日

钱穆:中国人必须要读这九部书,不为求学,而为做人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46次
钱穆:中国人必须要读这九部书,不为求学,而为做人

1读《论语》,也要读《孟子》我想举的第一部书是《论语》。你若要反对中国文化,那很简单,第一就该打倒孔家店。当时立意要打倒孔家店的人,就都在《论语》里找话柄。如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说这是孔子看不起女人。又如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说孔子主张愚民政策。又如“子见南子”,把来编成剧本表演。拿《论语》里凡可以挑剔出毛病的,都找出来。至于如《论语》开卷所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何毛病呢?这就不管了。至少从汉朝开始,那时中国人就普遍读《论语》,像如今天的小学教科书。《论语》《孝经》《尔雅》,人人必读。《尔雅》是一部字典,现在我们另外有合用的字典,不需要读《尔雅》。《孝经》今天也不须读,已经经过很多人研究,《孝经》并不是孔子讲的话。我想《论语》还应该是我们今天人人必读的一部书。倘使要

09月04日

葛剑雄:读书方法决定你的命运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11次
葛剑雄:读书方法决定你的命运

媒体上关于读书的文章不少,但相当一部分是误导。比如有人提倡快乐学习,大体上,读书是快乐的,但读书不能只要快乐,有些枯燥的书也要读。也有人说,书应该写得让大家都懂,这种观点也不对,一些科学原理或深奥的思想很难写得人人都懂,阳春白雪注定是少数人的。文学史说白居易写诗通俗易懂,连老太太都能懂,我不太信——这老太太也许就很有学问,一般的老太太,《卖炭翁》或许听得懂,《长恨歌》也能听得懂吗?还有人说现在是读图时代,我不反对读图,21世纪有很多有意义的图,但绝不是所有东西都能通过图来反映。有些事画图的确看得懂,可有些事画图不但看不懂,可能还会引起误解。你们应该怎样读书?每个人都不一样。我不讲抽象的,我讲具体的。首先要明确读书是为了什么?不同的目的决定了读书的不同方法和途径。为求知而读:读书就要学会选择若

09月03日

人品差的人,开口闭口都是这些话,一定不要深交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391次
人品差的人,开口闭口都是这些话,一定不要深交

《法言》有云:“言,心声也。”言语是思想的发声,从一个人的话里,往往可以听出其内心的声音。从而初步判断出一个人的人品如何,是否值得交往。那些人品差的人,开口闭口都离不开以下三种话,身边若有此类人,请注意提防,一定不要深交。01胡说八道的闲话前段时间网上有一段话很火:“你在无中生有、暗度陈仓、凭空想象、凭空捏造……”生活中,爱胡说八道的人,大抵如此。说人闲话,正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为日子过分空洞与苍白,所以他们需要用别人的茶余饭后,去增添自己的色彩。他们常常口无遮拦,用一己之见揣度别人的心思,总见不得身边的人好。添油加醋是他们的本事,“心直口快”是他们的说辞。热衷于把嘴欠当耿直,把刻薄当幽默。他们只看得到别人身上的缺点,从来看不见自身的鄙陋与没教养。佛说:“管自己,是佛;管别人,是魔

09月03日

不透支自己,是一个人最大的自律!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04次
不透支自己,是一个人最大的自律!

祸福无门,为人所召。《吕氏春秋》有言:“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意思是说,把池水抽干可以抓到鱼,只不过第二年就没鱼了。竭泽而渔必无鱼,人也是如此,透支自己的人,注定走不远。凡事皆有度,过犹不及,一味地用力透支,就是一场灾难。任何时候,都能把握好尺度,不透支自己,才是一个人最大的自律。01不透支健康哲人叔本华说:“人类所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因为健康,才是我们立足于世的最大本钱。人生不过百年,穷也好,富也好,名利富贵都是过眼云烟,更何况,钱再赚得多,也要有命花。 曾任Google、微软全球副总裁的李开复,为了追求所谓的成功和梦想,拼命工作,频频熬夜。可在患上淋巴癌,得知自己生命可能只剩100天的时候,他才顿悟,人生最贵的,就是健康。如果你透支了自己的健康,

09月03日

王阳明和弟子8段对话,能解所有的迷茫和焦虑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10次
王阳明和弟子8段对话,能解所有的迷茫和焦虑

作者:洞见yimo,来源:洞见(DJ00123987)事来则应,事过不留。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半个是曾国藩。学者王士祯曾赞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几百年来,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了海内外无数人,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康有为等都从中受益。王阳明和孔子一样,未立文字。《传习录》为阳明弟子所作,书中收录的是阳明师生日常对话和信件。今天,国学君从中精选王阳明和弟子8段对话,让我们一起领悟哲人智慧。01关于情绪弟子曰:有所忿懥,如何?阳明曰: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意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译文:弟子问:情绪不好,愤怒怨恨怎么办?先生说:顺其自然,不要沾上主观意气,就能保持本心的平静。国学君说:愤怒的情绪很正常,每个人都会有。但是如果任由自己发泄

09月03日

一段关系能否长久,其实早有安排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370次
一段关系能否长久,其实早有安排

《增广贤文》中有言:“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不属于你的,终会消散于人海。人这一生,相聚是缘,缘尽也是命里的安排,根本无法强求。人与人之间,合不合,久不久,其实命里早有安排。01合得来的人,无需讨好行走于世,同频共振的人,自然会互相吸引。有的人聚在一起,就像是天注定的缘分。不用刻意的讨好和维系关系,也能走得长远。能与合得来的人来往,相处舒服,久处不厌。不用故意找话题,也不用刻意回避什么,可以畅所欲言,也可以沉默不语。因为合得来,他懂你的言外之意,也懂你的欲言又止。你可以肆无忌惮地做你自己,没有顾及地放开自己。因为无论是什么样子的你,对方都能懂你,也不会轻易离你而去。合得来的关系,都是双向奔赴的。不用一味地讨好,也不需要一直主动付出,彼此珍惜,互相成就。

09月03日

中年以后,请遵循9条极简习惯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自我教育_成人教育_素质教育_家庭教育_继续教育_爱的教育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23次
中年以后,请遵循9条极简习惯

人到中年,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左手事业,右手家庭,肩上担着责任,烦心事一箩筐。我们无法彻底摆脱生活的压力,却可以为身心减负。中年以后,这九种极简生活习惯,值得大家践行。01目标极简对于精力处于巅峰的年轻人,可能在多个方面同时发力不是难事。但对于精力逐渐下降的中年人,目标越大、选择越多,反而更容易产生无力感,最后事与愿违。贪多嚼不烂,人过了四十就要开始做减法。作家毕淑敏曾攻读过心理学博士学位,原本只差一篇毕业论文就能顺利毕业,可她却放弃了这个学位。因为她外语基础薄弱,想要完成论文,就需要花大量时间学外语。她清醒地说道:“生命对我这个年过五十的人来说是那么宝贵,不值得拿出时间专门去念外语。”再三权衡后,她放弃了博士学位转而埋头创作,写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作品。导演樊小纯说:人不需要活太多样子,你

09月03日

读了3遍《庄子》,我的精神内耗终于被治愈了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30次
读了3遍《庄子》,我的精神内耗终于被治愈了

《庄子·渔文》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走在路上,无意间看到自己的影子与足迹,以为遇到了鬼怪。他飞快地跑起来,不料跑得越快,留下的足印就越多,影子也追得越紧。于是他更加拼命狂奔,直至筋疲力尽而死。很多时候,人之所以感到痛苦,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内心的冲突。就像故事中的人,对外界过于敏感,一点风吹草动,就激起了情绪上的波澜。最终在自我的纠缠与焦虑中,将自己彻底压垮。闻一多先生说:“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千百年来,庄子的智慧,不仅藏着为人处世的学问,更是内含修补心灵的良药。当你活得纠结痛苦的时候,不妨就读一读《庄子》。01不抱怨生活的苦学会转变心态《庄子·达生篇》里讲了一个故事。有个名叫孙休的人,年纪很大,却一事无成。他在家乡种地,每年收成都很差;外出谋求一官半职,又四处碰壁

09月03日

陆奇:这10个问题,每一位CEO要认真考虑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商业培训_商业模式_商业财经_商业计划书_商业保险 | 评论 : 0人 | 浏览 : 388次
陆奇:这10个问题,每一位CEO要认真考虑

一家企业如何系统化地加速发展?在做战略时,应怎样对技术、市场产品的交集做好判断?奇绩创坛创始人陆奇,曾在湖畔大学课堂上做过一次主题为《技术在经济和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的分享,从使命愿景价值观、战略、运营机制、产品、市场、技术、人才与组织、文化、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10个方面,系统性地讲解了技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和商业机会。以下与你分享。作者:陆奇,奇绩创坛创始人01使命愿景价值观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挑明了企业的动力和方向,而技术正在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像苹果、微软、谷歌,都把技术放在使命愿景中比较重的位置。以微软为例,微软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微软一定不会开餐厅、做社交,但它有可能会做农业、通信。为什么?因为微软的核心是——通

09月03日

人到中年:顺境养身,逆境吃苦,平境惜福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自我教育_成人教育_素质教育_家庭教育_继续教育_爱的教育 | 评论 : 0人 | 浏览 : 366次
人到中年:顺境养身,逆境吃苦,平境惜福

来源 |日行一善共修平台作者 | 云谷师‍当下拥有的从来都是侥幸,无常才是人生。苦难,是上天出给每个人的一份考卷。面对未知的状况,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顺境时养好身体,逆境时吃得下苦头,平境时留得住福气。01顺境养身曾有一位弟子前去拜佛,一进门,高僧就看出他的肝脏有病,病入膏肓,已经无药可救。高僧面露难色,只感慨道:“临老投僧,临死抱佛,又有何用啊。”疫情当下,一场无妄之灾,就让不少人身陷痛苦。无病无灾的时候,我们总以为身体康健,殊不知,健康也遵循“守恒定律”。我们对身体付出了多少,身体也会给我们多少回馈。最好的养生之法,就是重在平时,贵在坚持。103岁的“国医大师”颜正华,长期保持着六个习惯。他从来都不让自己闲下来,一直保持着均衡的饮食,合理的运动,与人为善,助人为乐。从翩翩少年到耄耋老人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心理咨询|真爱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