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30岁以后,人生的困惑、苦楚会变很多。这时候有人问我:该读点什么书帮助自己?我的答案始终如一:读《四书》就够了。。理由很简单,对中国人来说,这一生最多的烦恼,无非就是八个字:修身处世,待人接物。而几千年来,所有做人、处世、成事的道理,没有什么比《四书五经》更明白而且穷尽的。 王阳明被贬到龙场之时,他依旧研读着四书五经,最终悟道成圣;曾国藩在中年危机之时,依旧反复翻阅四书五经,从中学习“处世之道”;史学泰斗钱穆 更是在93岁的高龄:劝诫中国的年轻人,多读中国书,比如说中国的四书,八百年来都读了,以后也应该要读。即便是在名利修罗场的娱乐圈,也不断有人靠四书,逆风翻盘。胡歌在车祸之后,事业跌落低谷,意志消沉。在朋友的推荐下,他大量阅读国学经典,此后,不仅事业重回巅峰,整个人也变得低调、内敛、平和。
作者 :儒风君人和人相互联结,没有谁是一座孤岛。一生之中,我们会扮演许多角色,经营各种关系。有的关系,真心实意,温暖人心;有的关系,不怀好意,读懂人性。无论与谁相处,都要擦亮眼睛,看清生命中的每一段关系。对的人,好好珍惜,真心换真心;错的人,趁早远离,别上当受骗。1有事想起的,是利用关系民间有句戏语:“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意思是,有一种人,无事从来不登三宝殿。等到有难处,就会想起你,主动来找你献殷勤。而当事情结束后,又将你弃之如敝履,与他人言笑晏晏。他们惯会见风使舵,你有好处时谄媚相对,有难处时避之不及。比如久不联系,一开口就是找你借钱求助、开方便之门的人。当我们身边出现这种利用关系时,一定要敬而远之。否则,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别人也不会记得和感恩你的付出。2离开就断的,是工作关系古语
文:乔木1.佛经上说:“短短今生一面镜,前世多少香火缘。”人与人之间,今生的久别重逢,今生的相遇相知,都不是无缘无故来的。而是前世今生,就已经注定好的缘分,在这一辈子遇见,更是因为两个人,有着久别重逢的亏欠。佛经上又说:这一世的因缘果报,皆是前世种下相遇的因,留下了两个人在今生,必然会相逢的缘分果报。你今生生命中那些,你以为的偶然遇见,都是注定。其实,那些所谓注定的缘分,都是必然,无人可以推脱,无人可以逃避。在两个人缘起时,会相遇、相知、相逢,偿还缘分里彼此的亏欠。所以大家都说相遇不是偶然,其实真的是命定的缘分。这一辈子和你有交集的人,都是你上辈子注定缘分的人,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都是你,这一辈子都应该遇见,要偿还的人。《造塔功德经》:“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这世
来源 | 干货帮(ID:ganhuobang)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人生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当我们能够拥有这四种能力的时候,会发现人生已经站在顶峰,欣赏到不一样的风景,拥有了不一样的人生。01深耕能力曾看过一幅漫画。一个人想要挖一口井,但总是挖了一阵,觉得挖不到水,就换一个地方再重新挖。明明有一次挖得很深了,离水源只有一步之遥,这个人却又选择了放弃。但凡这个人能够在某一次坚持挖下去,早就能喝上了甘甜的水了。说到底,很多人就跟漫画上的这个人一样,缺少的是在某一个领域深耕的能力。“深耕”这个词是个农业术语,指当一块田地在播种之前,先把田地深层的土壤翻上来,把浅层的土壤覆下去。深耕是土壤耕作中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措施,具有翻土、松土、混土、碎土的作用,能够显著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有这么一个年轻
第一句话,吉无不利,自天佑之。这样的话孔子说过好几次,实际上它应该是颠倒过来的:“自天佑之,吉无不利”。我故意把“吉无不利”放在前面,是因为我们总是希望大吉大利,总是追求大吉大利。那么,怎样才能大吉大利?孔子不断地强调,要“自天佑之”。所以中国人一开口就说“天老爷保佑”,这不是迷信,这跟迷信一点关系都没有,只不过是我们把它解释错了。很多书里面说,自天佑之就是来自上天的保佑,其实这是不对的。上天不会保佑任何人,上天如果保佑某个人,它就不公正了——保佑了张三,李四怎么办呢?一开始我们就把“自天佑之”解释错了,然后一直这样以讹传讹流传了下来。中华民族有很多很好的东西,但是由于我们的误解,而没有使之发挥良好的效果。自天佑之告诉我们,自己努力,老天才会帮助我们,也就是天助己助者。大家可以看到,很多《易
我不仅学过怎样写“散文”,而且我从小就读过不少的“散文”。我刚才还说过老师告诉我文章应当怎样写,如何从第一段讲到结束。其实这样的事情是很少有的。这是在老师特别高兴、有极大的耐心开导学生的时候。老师平日讲的少,而且讲得简单。他唯一的办法是叫学生多读书,多背书。我背得较熟的几部书中间有一部《古文观止》。这是两百多篇散文的选集;从周代到明代,有“传”,有“记”,有“序”,有“书”,有“表”,有“铭”,有“赋”,有“论”,还有“祭文”。里面一部分我背得出却讲不清楚;有一部分我不但懂而且喜欢,像《桃花源记》《祭十二郎文》《赤壁赋》《报刘一丈书》等等。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能慢慢地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但是当时也只能说是似懂非懂。可是我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脑子里
现在的社会,存在着一个很残酷的真相:穷人不惜花大量的钱在奢侈品、高档餐厅一切虚无的外在物质,通过展示自己的外在物质来获取大多数人的认可和羡慕;而富人却时刻低调,从不沉溺于肤浅的物质性满足,他们更倾向于将时间和金钱投资与自我成长、认知拓宽上面。归根结底,就是穷人注重浮于表面的物质性满足,而富人注重内在的富足和深层次的满足。这便是两者之间最大的差距。正如莫言所说:“在物质时代,决定一个人穷富的,不再是赚钱的能力,更多取决于你怎么消费。”花钱的态度里,就折射出你的层次;你消费的方式,就决定了你的层次。总结成一句话,便是穷人消费面子,富人消费里子。穷人消费面子每个人的身边或多或少都有打肿脸充胖子的一类人。可能是同学聚会上穿金戴银的那些人,也可能是朋友圈中晒奢侈生活的那些人,亦或者是亲人间互相吹牛的那
作者 | 罗伯特·清崎如果你很富有,请感恩上天的这一恩赐吧。但务必记住:金钱既可以是上天的恩赐,也可以是上天的诅咒。 对大多数人来说,赚钱实属不易。如果你有一大笔财富,要想守住这笔财富也很难。彩票大奖得主、影视明星、专业运动员及巨额财产继承人之所以让自己损失殆尽,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守住钱财跟赚钱一样难。因此他们成了那些觊觎他们钱财的人的猎物。 看看下面这张现金流游戏板,你将发现三种不同水平的投资者,如下图所示:被动(消极)投资者处在老鼠赛跑圈。大部分人都停在这一区域。再说一次,位于这一区域的投资者主要投资于储蓄、股票、债券和共同基金等纸资产。活跃的小投资者只专注于小生意和大买卖。这些投资于小生意和大买卖的投资者,多数是接受了一定的财商教育,多数已经是跑出“老鼠赛跑圈”的人。进入快车道的投资者才
作者:云谷师,来源:日行一善共修平台(RXYSGXPT)母亲是孩子人生的领跑者,孩子是母亲生命的分离人。《淮南子》中写:“慈母爱子,非为报也。”《岁暮到家》中记:“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古往今来,“母亲”这个称谓承载了太多重量。母亲是孩子人生的领跑者,孩子是母亲生命的分离人。生命影响生命。在母亲和孩子这场伟大而平凡的相逢里,他们碰撞交融,共同成长,重塑着彼此的生命价值。你与母亲的关系,就是你与世界的关系。 01 母亲是孩子性格的底色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曾说:“孩子道德发展的源泉以及根本,在于母亲的智慧、情感和内心激情。”有什么样性格的母亲,就有什么样性格的孩子。作家梁晓声曾写过许多关于母亲的作品,笔下的文字也处处有母亲的影子。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人过的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贫乏生活。但在梁
作者:洞见muye,来源:洞见(DJ00123987)民间流传着一句俗语:中国五千年,圣人两个半。这两个圣人,一个是孔子,另一个是王阳明。王阳明的一生波澜壮阔,也历经磨难。他左手持剑,力挽大明江山;右手抚卷,创立心学大家。正如王阳明所说,事上磨练乃真修行,否则终无长进。一个成大器的人,须历经三种磨练。01磨练心态1505年,王阳明冒死上书,请求释放被诬陷的好友,结果被贬贵州龙场做驿丞。当时的龙场,处于万山丛棘之中,瘴气弥漫,驿站也破败根本无法居住。王阳明只能在山洞边的小山上搭一间矮小茅屋栖身。虽遭遇困厄,但他没有意志消沉,还安慰随从,只要苦不入心、心中不苦,生活便是甜的。他白天开荒种菜,晚上打坐修心,才有了著名的“龙场悟道”,王阳明也因此成为一代心学大师。越是艰难时,越是修心时。人若想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