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恨是剂毒药,“孔圣人”五招让你远离它

358 人参与  2023年09月06日 21:14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评论

作者 :儒风君 · 增 伟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生活中,或多或少,人人都有怨恨。

怨恨的负能量后果很严重。

怨恨丧志,怨恨造业。怨恨与人无益,于已无利,于事无补。

怨恨是一剂毒药,那么,如何远离怨恨或者减少怨恨呢?

读过《论语》,发现“怨”字在《论语》里出现了二十次,是所有描写情感的词汇中最多的一个字。

孔圣人在《论语》中给我们提供远离怨恨的五个招法是:

宽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记载:“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他的老师孔子:“有没有一句话是可以终身奉行的?”

孔子回答说:“那就应该是‘宽恕’了吧!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因为自己不喜欢什么,而知道别人也不喜欢什么,因而不愿意将这些别人不喜欢的事情强加到别人身上,这就是“恕”。

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应该关注他人的存在,宽宏大量,宽恕待人。

如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学会换位思考,看自己能不能接受。如果自己不愿接受,那就立即停止;不论语言还是行为,都不要强加于别人。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与父母、爱人吵架,心生怨恨,其在指责,倒不如想想父母、爱人曾经对我们的好,这样想来,内心就会平静许多,怨恨之心也悄然逝去。

人无完人,对人宽容就是对己宽容;善待别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

记住别人对你的好,让自己常怀感恩之心。心存感恩,会让我们看天是蓝的,看水是绿的,心情是愉快的,世界是美好的。

能够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怨恨自然离你远去。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孔子告诉我们:为人处世,如果能够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责备自己多,责备别人少,就可以远离怨恨了。

有一种怨恨是因为别人对我不恭,或者损害了我的权益而对他人产生了怨恨。

缺少修养的人,老是抱怨,很少自省,这种人“有怨而无耻”。

社会上有很多人事事抱怨,老婆又嘀咕了、周末又要加班,奖金又少了,上班又堵车了,一切都是别人不对,社会有问题,自己没有羞耻心,也从不自我反省。

而那些有修养的人,“无怨而有耻”。任何事情发生先自我检讨;

改变自己,认识自己,心态变了,周围环境自然也随之改变。

从“有怨而无耻”进步到“无怨而有耻”。其实是培养人的高度自觉,不抱怨任何事、任何人,所有问题先自我反省,自我修正,怨恨就自然远离你了。

“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伯夷、叔齐这两兄弟不记旧仇,不提别人过去的错误,见到一个人,总觉得是新的人,过去的错误一笔勾销,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

这样的伯夷、叔齐,别人怎么可能抱怨呢?就算你知道他过去的错误,他也不会担心你到处去宣扬啊。

生活在一起的亲人,朝夕相处的同事,难免会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会有矛盾,会有争吵,可是如果不能够遗忘,每次争吵,都翻小肠,都翻旧账,都要把从遇到对方的第一天起,所有不好的事情,都说一遍,那岂不人人崩溃吗?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甲乙结伴远行。一天甲被乙打了一巴掌,甲把这件事写在了沙滩上。几天后甲落水,被乙救了上来,甲把这件事刻在了石头上。

乙不明白,问甲为什么这样做。甲说,最好内心不生怨恨,即使生起了,也要像写在沙滩上的字,让它很快消失;何时都不能忘记他人的恩德,就像刻在石头上的字,让它经久不褪、历历在目。

所以,不要老记得别人过去的错误和缺点,别人对你的抱怨自然就减少了。

“放干利而行,多怨”

孔子曰,“放干利而行,多怨”。

佛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和别人相处,总斤斤计较利益,很容易引起各种怨恨。

利益一向是僧多粥少,一个社会里面,好处就那么一点,谁不想要呢?

但是,有些人贪得无厌。你和他谈利益的时候他都要,你教他利益如何合理分配,他却不接受。

你对他做了九件好事,有一件事情没有顺他的心,他立刻忘记前面的九件事,只记得那一件不合意的事,与这样的人怎么交往?只好道不同不相为谋了。

孔子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这句话是说做人应该光明磊落,同时也告诫后人,万事不要太怨天尤人,消除怨恨心理,掌控了自己情绪,就是掌控了自己的人生。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孔子说:“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怨恨,是最不能要的东西。就算生活再困难,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能找到自己的人生乐趣。

《菜根谭》道:“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

他人小错,不要去太过责备,要有容人之心;

他人隐私,不可随意揭露,须守住心,管住嘴;

过去恩怨,没必要耿耿于怀,让自己心神交瘁。

能替别人着想,没有私心杂念,这样在外面、在单位,上下莫不相安;在家族、在家庭,宗族莫不相悦,何怨之有?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强调的是“和乐”。

一个人只有内心和乐,才能有爱;只有有爱,才能有恕;只有有恕,才能有敬;只有有敬,才能有礼;只有有礼,才能无怨。

反之,假如一人在工作单位怨天尤人,看谁都不顺眼;在家怨气冲天,看谁都别扭;其内心是不可能和乐的。

内心和乐,才能无怨。

细细想想,这世界除了生死外,没有大事。

如果你学会把没必要的较劲都放弃,把精力都集中在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上,你的幸福能翻很多倍。

学着柔和一点,宽容一点,大度一点,笑着接受那些不如意,一切就都会变得如意起来。

怨恨是丧志之始,是结仇之源,是造业之因,是一种极其严重的负能量,是我们最应该彻底戒掉的毒药。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这才是我们幸福生活的前提。

人生就像一场旅途,一路艰辛,一路风景。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也没有什么走不通的路。走不通,就学会拐弯;过不去,就选择放下。

把事看开,当你学会了释怀,也就减少了不满,收获了快乐。

把心放宽,当你做到了释怀,也就没有了怨恨,活出了轻松。

学会宽恕,学会放下,学会释怀,这是远离怨恨,通往世间永恒之爱的唯一道路。

怨恨是十分普遍的社会现象。我们从“孔圣人”的招数入手,有的放矢地提高自己的修养,就会远离怨恨。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haowen/7324.html

本文标签:怨恨恼怒烦怎么化解  

ID:liu_menghao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相关文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心理咨询|真爱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