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作者 :儒风君中国有一句老话:“相由心生。”外貌是父母给的,面相却是由内在心性滋养的。很多时候,想看清一个人,从他的脸上便能一清二楚。老祖宗说:“善恶看眼,穷富看嘴。”善恶在眼中,穷富在嘴里,心术正邪,祸福深浅,一目了然!1善恶看眼:眼神见心地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人的言行可以故意掩饰,但眼神却最难骗人。透过眼睛,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过往,知晓他的心地善恶。眼神清正的人,往往做人坦荡,做事清白,事无不可对人言。眼神和蔼的人,通常善良随和,宽容大方,相处让人如沐春风。反之,如果眼神深沉或狡猾,表面装得再老实,内在忠奸也值得深究。曾国藩就深谙识人用人之术,他在《冰鉴》中说:“邪正看鼻眼。”内心是好是坏,是善是恶,都可以在对方的眼神之中一览无遗。历史上,李鸿章曾有次带三个人来面见曾国藩,
作者简介:钱婉约(1963年-),北京语言大学教授。1980年早春,中国大地万象更新,远在台湾的祖父恢复了与他相隔30年的儿女们的通信联系,随后即在当年暑假于香港有了一周时间的首次会亲重逢。1981年秋,我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学专业,祖父听闻此消息以后,甚为欣喜和安慰,“知道你考进了北京大学,而且有志研习中国古典文学,那是我十分喜欢的事。”“你们的古典文献专业,据你报告,课程应该是注重在本国历史文化的大传统上,这是正确的。”在我上大学前后,祖父命我给他写信汇报学习情况,并多次给我写回信,对我的读书学习进行具体指导。说实在的,18岁的我对于从未见过面的86岁高龄的祖父的来信,对于来自海峡对岸大学问家的论学指津,那种信赖和认知的程度,也是一点点逐渐建立起来的,免不了荒疏和蹉跎。如今对照当年
来源 | 老子道德经作者 | 逍遥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中讲:“上士闻道,劝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所处的位置不同,对待万物的态度就不同,这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胸怀和气度。格局小的人,置身于自己的方寸之地,在鸡毛蒜皮的琐碎中沉沦,难成大事。而格局大的人,内心富足,心胸开阔,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方可掌控人生全局。1格局大了,能容言《道德经·第八章》中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有大格局的人,像水一般不争不抢,能滋养万物,包容万物。容言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格局,这样的人眼界深远,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顾全大局,而不是争长道短,斤斤计较。春秋时期,齐国君王齐景公酷爱喝酒,有时连喝几日几夜都不过瘾,如此下去,定会耽误大事。 大臣弘章劝谏道:“君王要以国事为重,若日日把酒言欢
来源 | 网络古语有云:“平心尝世味,含笑看人生。”历经千帆才明白,内心宁静才能处世不惊,想法简单才可逍遥自在,常怀笑容才会事事顺心。遇到不开心的事,笑笑就过了吧。遇到不喜欢的人,笑笑就忘了吧。生命太短,没时间伤春悲秋。阅尽世事,便会懂得,你若微笑前行,自得万千繁花!01被误解时,别生气,洒脱一笑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明·唐寅《桃花庵歌》岁月是条长河,每个人都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才能最终达到彼岸。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能永远不被毁谤,也没有人能被永远赞叹。只要做人做事问心无愧,就不必执着于他人的评判。公元1505年,刚中解元、春风得意的唐伯虎,因口舌不稳遭人诬告,被牵连入科举舞弊案,功
来源 | 中国传统文化01做人要有诚信再穷,不要欠钱玩消失再难,不要说话不算数再有事,把话说明白不要不接电话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永远不要丢掉别人对你的信任因为别人信任你是你在别人心目中存在的价值一穷二白咱不怕,怕在不讲信用山穷水尽咱不怕,怕在不敢承担只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什么都会有,一切可以从头再来02做人要懂感恩穷时,借钱给你的人难时,背后挺你的人苦时,同舟共济的人病时,端茶倒水的人你什么都不是时真心真意喜欢你的人你什么都不懂时全心全意指点你的人帮过你的人,一辈子都要铭记于心暖过你的人,一辈子都要珍惜于心03做人,要有人格底线可以忍受贫穷,但不能背叛人格可以追求财富,但不能挥霍无度可以发表意见,但不能拨弄是非可以不做善人,但不能为非作歹可以不做君子,但不能去做小人可以容忍邋遢,但
来源 | 帆书 原樊登读书作者 | 棉花枕头人间值得,你也值得。相信很多人都曾怀疑过世界吧。有人可以为了一番美景,而拊掌作乐;有人可以剖心烛照,敢放一把野火。但也有人,在跟理想很遥远的地方,依然坚守着自我。太宰治在写完《人间失格》这本书之后,投河自杀,也让这本书被很多自认为活在人潮的阴暗角的人,给推上了神坛。那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也因为一些原因,被绑定到了这本书之上。但是,等我年岁愈长之后,重读这本书,我忽然发现:人生的本质应该是一个人快乐,而不是流落在人群中自舐悲苦。 01 群体中随波逐流,不如孤独行走小说的主人公,叫做叶藏,出生在一个颇有些古板的旧式家庭之中。在叶藏小时候,家里面十个人一起吃饭统一沉默,只留下碗筷与菜肴触碰的声音。他们用餐地方也微微昏暗,这样的场景给叶藏留下了很深的印
作者 :儒风君古语有云:“结亲如结义,享之无疑,息之无间。”亲家之间,本就是毫不相干的陌生人,只因为儿女有缘才相识。初次见面时,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这三句话千万不要说,越不说越被人高看。1显摆家底的大话俗话说:“买卖不成婚姻,捆绑不成夫妻。”亲家之间,就算是双方门当户对,难免也会存在贫富差距。自己家的经济收入,最好不要随便说,以免让人嫉妒。无论是谈婚论嫁的阶段,还是往后日常相处,都要注意说话的尺度。即使关系再好,也要谨言慎行,千万不要口无遮拦,什么事都往外说。尤其不要显摆自己的家底,不要透露自己家的钱财。如果对方经济实力更强,你的显摆炫耀,只会惹人笑话。如果对方经济条件不如你,炫耀经济条件,更容易打击亲家的自尊。双方家庭一旦伤了和气,夹在中间为难的就是儿女。2对方子女的坏话俗话说:会疼的疼
作者简介:宗白华(1897-1986),现代著名美学家。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问究竟什么叫作生活?生活这个现象可以从两方面观察。就着客观的——生物学的——地位看来,生活就是一个有机体同它的环境发生的种种的关系。就着主观的——心理学的——地位看来,生活就是我们对外界经验和对内经验总全的名称。我这篇短论的题目,是问怎样使我们生活丰富。换言之,就是立于主观的地位研究怎样可以创造一种丰富的生活。那么,我对于“生活”二字认定的解释,就是“生活”等于“人生经验的全体”。生活即是经验,生活丰富即是经验丰富,这是我这篇内简括扼要的答案。但是,诸位不要误会经验是一种消极被动的容纳,要知道,经验是一种积极的创造行为。然后,才知道我们具有使生活丰富、经验丰富……的可能性。我们能用主观的方法,使我们的生活尽量地丰富
作者简介:莫言(1955-),当代著名作家,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但我看“闲书”的样子总不如我背诵课文或是背着草筐、牵着牛羊的样子让我父母看着顺眼。人真是怪,越是不让他看的东西、越是不让他干的事情,他看起来、干起来越有瘾,所谓偷来的果子吃着香就是这道理吧。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后来我又用各种
作者:许朝暮来源:每晚一卷书(ID: JYXZ89896)外界的声音只是参考,你不开心就不参考。美国心理学家黧黑说:“如果一个人的伟大程度可以用他对后世的影响来衡量,那么弗洛伊德无疑是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作为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与爱因斯坦、马克思并称为“改变现代思想的三个犹太人”。在最后一部重要著作《自我与本我》中,他指出:人们对意识的了解仅仅是冰山一角,藏在深海中的潜意识,才是真正影响我们心态和情绪的关键。他认为,人的心理可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代表欲望,遵循快乐原则,是每个人最原始的动物本能;自我代表理智,遵循现实原则,负责处理生活中的各项事务;超我代表目标,评判自我的种种行为,是每个人最想成为的那个“我”。很多人之所以经常感到痛苦和迷茫,就是因为没处理好这三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