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作者简介:陈来,善品堂国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华朱子学会会长。王阳明曾与王纯甫书指出:“变化气质,居常无所见,惟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平时愤怒者到此能不愤怒、忧惶失措者到此能不忧惶失措,始是能有得力处”。人在遭受巨大的人生波折、失败、困苦、屈辱的时候,精神和心理状态能够不为环境的变异或个人的得失所影响,这不仅是一个意志是否坚强的问题,而是一个整体的世界观问题,也是一个人精神锻炼、修养程度的检验。普通人的烦恼、沮丧、压抑、不快、怨恨等,在阳明看来,都是精神锻炼不够造成的“动心”。而君子在任何情况下能“无入而不自得”,就是要能够做到在这些情况之下“不动心”。这绝不是一个容易达到的境界,尽管人的心理的先天素质与定力不同,“不动心”的境界作为主体性的
楼宇烈,浙江省嵊县(今嵊州)人,1934年生于杭州。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东方哲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明伦书院特聘讲师。爱情一时,亲情永恒天地阴阳相合,万物生生不息;男女夫妇相合,子孙代代繁衍。男婚女嫁,结婚成家,乃天理当然之事,亦为人生终身之大事。古时以婚礼为众礼之本,诚因为有夫妇,然后有父母、子女,然后有上下、长幼,人道伦理之序发端于斯,由此而立也。因此,夫妇二人都要特别珍惜这份缘分。古人说:“夫妇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善缘来合是为再续前缘,证盟三生;恶缘来合是要化解前缘,转恶为善。俗话说:“千年修得共枕眠。”今生相聚,成为一家,理当万分珍惜。“家和万事兴”,如何才能“家和”?这就需要夫妇之间相互尊重、理解、信任,理
我现在不是讲西医,是讲中医第一部要读《黄帝内经》。其中第一篇就是说人了解阴阳六气,现在的人都不相信,学中医的也不肯读,认为是空洞的理论。阴阳就是下面、反面,阴阳两个字是代号,什么事都有正反两面,是相对的。甚至每天的气候,每件事情也都是相对的。整个宇宙大气层跟着太阳月亮的行度,十二个月当中有六种变化,所以说是六气。哪六气呢?风、寒、暑、湿、燥、火。我看《黄帝内经》时只有十三岁。十三岁我已经教书了,因为家里办了一个小学,为了补充我在外国文化上的不足,请了一个从日本留学归来的老师教这个小学。这个老师住在我家里,也教我,实际上我们都去教小学,所以我那个时候也站在台上教书了。这里顺便讲一个故事,当年我们派去日本的留学生,老一辈的都是秀才,已经有功名。我们那里派出去留学的有三个秀才,读书很了不起,回来却
我平时对于佛教是不愿意去分别哪一宗、哪一派的,因为我觉得各宗各派,都各有各的长处。但是有一点,我以为无论哪一宗、哪一派的学僧,却非深信不可,那就是佛教的基本原则,就是深信善恶因果报应的道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同时,还须深信佛菩萨的灵感!这不仅初级的学僧应该这样,就是升到佛教大学也要这样!善恶因果报应和佛菩萨的灵感道理,虽然很容易懂,可是能彻底相信的却不多。这所谓信,不是口头说说的信,是要内心切切实实去信的呀!咳!这很容易明白的道理,若要切切实实地去信,却不容易啊!我以为无论如何,必须深信善恶因果报应和诸佛菩萨灵感的道理,才有做佛教徒的资格!须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种因果报应,是丝毫不爽的!又须知我们一个人所有的行为,一举一动,以至起心动念,诸佛菩萨都看得清清楚楚!一个人若能这样十分决定地
作者:土豆妈来源:男孩派(ID: boy666dj)孩子是镜子,折射出父母最真实的样子。你被自己的孩子“怼”过吗?前天晚上,儿子磨磨蹭蹭不愿意写作业,老公跟在后面催了又催。可儿子还是跟没听见一样,自个儿玩自个的。老公一着急,就骂了儿子几句。没承想,儿子一下子委屈极了,鼓着嘴憋着泪:“为什么你能天天玩手机,我要天天写作业?”“你们就知道自己快活,是要把我累死吗?”如果不是亲耳听到,我真不敢相信,这些话是从7岁孩子的嘴里说出来的。老公也愣住了,一时之间不知该怎么接。仔细想想,我们总是抱怨孩子不够努力,骂孩子臭毛病多,将一切问题都怪到孩子头上。可我们耳提面命逼孩子去做的,自己又做到了几分?身为父母,我们真的尽到了陪伴和引领的责任了吗?01教育最忌讳的,是父母的“双标”。杭州一个11岁的小男孩,被爸
作者:洞见ciyu起落境遇之间,福祸自有因果。明朝时,三十四岁的袁了凡去栖霞山拜谒云谷禅师,进行禅修。在一次对谈时,他忧愁地告诉云谷禅师,他曾被算命先生说,官做不大,命中无子。云谷禅师问了他一个问题:你是想得到高官厚禄及子孙绵延?袁了凡点头承认。云谷禅师告诉他,命由己立,福由己求。一切皆有因果,何必自寻烦恼。袁了凡醍醐灌顶,不再灰心丧气,最后因勤恳治学而考中进士,因积极养生而生了许多孩子。国学大师齐善鸿说,人间道理千千万,唯有因果不虚。万事万物皆在一饮一啄。我们只管专注于当下,不必慌张,一切自有最好的安排。01得失因果1997年,贾平凹被一位叫安波兰的法国翻译家找上门,对方表示愿以1万美金买下《废都》在法国的版权。当时这部小说备受争议,他遭到很多批判,处于人生最低谷。所以一听到这个条件,贾平
作者:July来源:每晚一卷书(ID: JYXZ89896)美,是看不见的竞争力。1960年9月26日,美国总统候选人肯尼迪和尼克松进行了史上第一次电视辩论。民意显示,尼克松大概率会战胜肯尼迪。得知调查结果,尼克松认为自己稳操胜券,便不再重视这场辩论。在上电视前,他拒绝化妆,还穿了一身皱巴巴的灰色西装。而肯尼迪打扮得体,皮鞋光亮,连配饰都十分精致。一个半月后,肯尼迪以49.7%对49.5%的优势赢得了大选,这让民众十分震惊。事后,社会心理学家进行了研究,发现尼克松竟然是输在了个人形象上。事实上,一个人的形象就是他的名片。邋遢的外表会放大自身的缺陷,很难让人产生好感。而看起来容光焕发的人,自带强大气场,一出现便会成为众人的焦点。正所谓,先敬罗衣后敬人,先敬皮囊再敬魂。管理好自己的形象,当你的外
内卷的本质是消耗自己,破局的本质是提升自己。伊藤忠商事原本是全日本工作强度最大的公司之一,其在大阪总部的办公大厦,更是因为常有员工通宵而被称为“不夜楼”。然而2013年,公司做出一个让人意外的决定:晚上8点后,所有员工禁止加班。规定颁布后,员工只能倒逼自己提升工作能力,优化办事效率。时至今日,伊藤忠商事的发展不仅没有停滞,员工的平均生产指数,更是提高了5.2倍。薛毅然曾在《职场真话》中写道:“这个时代万物可卷,唯有成长例外。”把两小时的工作拖到四小时完成的人,看似很勤奋。但这种勤奋,永远不能帮他用一个小时,做完同样的事情。前者是消耗,后者是成长。不在工作中内卷,其实就是倒逼自己在突破中成长。01不要在公司内卷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何要工作?公司提升效益,员工升职加薪。从这个角度来看,不能带来成果
作者:洞见pumpkin人的一生,就是无数习惯的总和。很喜欢乔布斯的一句话:“在生命的最初30年里,你养成了习惯;在生命的后30年中,习惯决定了你。”回看过去这几十年,正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习惯,让我受益良多。精力管理的习惯,让我保持充沛体力去应对工作;目标管理的习惯,让我少走弯路,不被别人的节奏打乱了脚步;知识管理的习惯,让我形成自己的认知护城河,总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今天,我把这些好习惯分享给你,每天只需要花几分钟,坚持下去,你也可以逐渐掌控生活的主动权。01时间管理有段时间,我特别焦虑。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加班加点,却仍感觉工作做不完。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没时间思考,更没时间学习输入。重压之下,我开始失眠,整个人也变得萎靡不振。直到我在书上看到了一些管理时间管理的方法,尝试了之后,我的状
看透不难,难的是装傻。《好好说话》一书中,有句话说:“说话之伤,都是暗伤,若无人点醒,至死不知。”寥寥数语间,道出了社交真谛。一个人说话的方式,决定他的人生境地。适时地倾听,不肆意发表言论,恰到好处地闭嘴,总能让人有如沐春风的快感。相反,不懂得好好说话,只会让自己四面树敌,让人生路越走越窄。历经岁月的洗礼,方才发觉一个人缘好的人,与人交流时,总能做到这3点。01倾听是涵养行走在人世间,我们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同各色各样的人交流。但有一类人,你只要和他聊天,他总会在你说话的时候,不停地打断你,直到他把话说完。和他们相处,你常常会感到无奈。朋友阿强,就是如此。阿强平时待人热情,也乐于助人,可朋友却寥寥无几。究其缘由,无非是他很少让人把话说完,而引起他人反感。有一年,他和几个大学室友一起吃饭。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