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文丨诗词君 诵丨雨航世界上有一条很长很美的路,叫做梦想;还有一堵很高很硬的墙,叫做现实;翻越那堵墙,叫做坚持;推倒那堵墙,叫做突破;坚定不移的过程,叫做定力;不忘初心的努力,叫做信念。很多东西,先决条件很重要,但那不过是一个起点。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努力,它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行在路上,难免会有失落与坎坷,你把当作绊脚石,它就会让你一蹶不振;你把它当作踏板石,它就会让你登高望远。你的心态,会支撑你一路的发展;你的眼界,会决定你选择的方向;你的格局,会意味着你成就多大的规模;你的毅力,会支持你走得更远;你的用心,会注定你做出多好的成就。人,不在于你的起点,而在于你是否坚持自己的目标,心在哪里,结果就在哪里,一切在于自己。成功的道路,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成长的帆,不怕狂风巨浪,只怕
中国有句传统古话:一命,二运,三风水。命由天造,运随心转,而风水其实就藏在这三个地方:心、嘴、行为。《了凡四训》是一本改变无数人命运的书籍,书上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方寸就是我们的内心,人心里包含了一切福田,这个福田是开拓耕耘还是荒废,全在我们自己。01人的第一风水:心有一位老人退休后在老家买了块地,准备盖两层楼的小房子,用来安度晚年,孝顺的儿子就找了位很有名的大师去看风水。一路上,如果后头有车要超,他都是避让,并说:“看来他的事比我急,让他先走吧。”车开到镇上,一个小孩嬉笑着从巷子里冲了出来,他赶紧刹车避开,并停在了原处,然后笑着解释道:“小孩子追追打打,后面肯定还有别的小孩,等一下。”到了老家,他家门前的几棵桃树上有几个小孩正在摘他家的桃子,他把车停在门口,让大师稍等一会儿再进去。大师
01 《我的晚年》有一位老人,用了毕生的积蓄,收藏了许多价值连城的古董。他的老伴过世得早,留下三个孩子,可孩子长大后都出了国,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孩子不在身边,所幸老人还有个学生,跟进跟出地伺候他。许多人都说:“看这年轻人,放着自己的正事不干,成天陪着老头子,好像很孝顺的样子。谁不知道,他是为了老头子的钱。”老人的孩子们,也常从国外打来电话,叮嘱老父要小心,不要被学生骗了。“我当然知道!”老人总是这么说,“我又不是傻子!”终于有一天,老人过世了,律师宣读遗嘱时,三个孩子都从国外赶了回来,那学生也到了。遗嘱宣读之后,三个孩子都变了脸,因为老人居然糊涂到把大部分的收藏都给了那个学生。老人的遗嘱写着:“我知道我的学生可能贪图我的收藏,但是在我苍凉的晚年,真正陪我的是他。就算我的孩子们爱我,说在嘴里
文丨诗词君 诵丨薇兰每个人都想万事顺心,心想事成,可人活一世,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又怎么可能事事顺心呢?杭州灵隐寺有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半”字的妙处,在于只求“一半”的称心,便得知足,方能常乐。只要稍加用心,就会发现生活处处充满“半”的智慧:友谊,一半是牵挂,一半是忘记。朋友不一定要经常联系,但肯定不会忘记对方。偶尔想起对方,心中还是会泛起一丝丝的牵挂。即使时光飞逝,可我们的友谊永不会改变。那些叫“朋友”的人,不过是人生过客而已。家庭,一半付出,一半是收获。一个幸福的家庭,需要每一个人付出努力。关心父母,教育子女,让这个家永远充满温暖。被社会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家里人的一个微笑,便让你充满力量,继续前行!孩子,一半是天赋,一半是培养。每个孩子都是种子,
文丨诗词君不知不觉,转眼暮秋已别,冬天正悄悄地靠近。初冬,既有深秋的绚烂,也有冬天的寒意。此时节红叶满阶,黄花带霜,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乍寒忽暖初冬候,就让诗词君与诸位相约,共同领略诗词里那美妙如画的冬天。《冬晴》宋·陆游吴中霜雪晚,初冬正佳时。丹枫未辞林,黄菊犹残枝。鸣雁过长空,纤鳞泳清池。气和未重裘,临水照须眉。悠然据石坐,亦复出门嬉。野老荷鉏至,一笑成幽期。吴中的霜雪来得晚,此时的初冬最是宜人。枫叶如火,红遍山林;黄菊朵朵,迎霜而立。鸿雁飞过长空,鱼儿在水中畅游。外出游玩,不用穿厚重的衣服,临水照影,坐看流云,当真是惬意极了。《初冬快晴陪宣卿叔夏游石头庵》宋·胡寅祝融朝日丽东天,袅袅西风紫雁前。千玉散青攒叠巘,万云流白涨晴川。早冬时节,风和日丽,微风袅袅,白云
淅淅北风起,萧萧木叶稀。一眨眼的功夫,十一月已经过半。流光容易把人抛,纵有千般不舍,不知不觉今年也只剩最后一个半月了。不管过往遇到了什么烦心事,都请不要再为难自己,请浅笑相拥一路坚持的自己。十一月半,愿我们在人间烟火中恣意地生活,愿我们所得皆所求,所求皆如愿!01十一月半,愿你心存热爱,一路向阳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北风呼呼地刮着,卷起阵阵尘土,一会儿天地间就被染上了一层黄晕。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一群大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天地如此壮阔,却又这样寂寥,像极了我此时的心情,今天你就要离开家乡、离开朋友,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你内心一定盛满悲伤吧,但这又何必呢?你是那么优秀,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朋友与你交流,与你谈心。高适一生仕途顺利,
2023年11月12日,为纪念我国现代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梁漱溟先生诞辰130周年,由中国文化书院、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的“汤一介当代学人讲座”第三讲“梁漱溟的思想与精神世界”在北京大学隆重开讲。“汤一介当代学人讲座”第三讲“梁漱溟的思想与精神世界”参会嘉宾合影北京大学副教务长、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姜国华,中国文化书院院长、善品堂国学院导师陈越光,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北大哲学系教授杨立华,以及梁漱溟先生亲属代表出席了活动。本场讲座由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善品堂国学院导师、深圳大学国学院教授景海峰主讲,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善品堂国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守常主持,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教授干春松评议。“汤一介当代学人讲座”由中国文化书院发起设
西王母桃种我家,三千阳春始一花。结实苦迟为人笑,攀折唧唧长咨嗟。——李白《庭前晚花开》人生,急不得。我们往前走,不是为了抵达目的地,而是为了这一路的好风景;我们努力前行,不是为了尽快到达终点,而是要在终点到来前,成就自己。慢下来,不着急,才能领略不一样的风景。人生,急不得《醒世歌》中写道:日落息,日出作,春播夏锄秋收获。早熟命短有定数,顺天应时总没错。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急什么?所谓,欲速则不达。任何一件事情,想要做好它,就不能一味追求速度。心一慌,神就乱了,原本信手拈来的事情,也会纰漏百出。清代周容在他的《春涵堂集》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一年冬天,周容从小港出发,打算到蛟洲城去,吩咐书童捆了一大摞书籍跟随。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他们离蛟洲城还有两里多路。他就问摆渡人:城门关闭前,还来得及吗?摆
非老亦非少,年过三纪馀。非贱亦非贵,朝登一命初。才小分易足,心宽体长舒。充肠皆美食,容膝即安居。——白居易《松斋自题》鲁迅先生有小联曰:屋小如舟,人淡似菊。真正让人自在的,不是身居奥室,而是相对妙人;真正让人惬意的,不是室庐宽广,而是主人谦和。人有雅怀,纵使陋室容膝,亦觉如坐春风;人无雅量,即便广庭精舍,不过虚有装点。身居小室,心有大雅宋代陆游《小室其一》: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尺池鱼鱍鱍,拳石树苍苍。先贤不以陋室为耻,一间屋室虽只五六尺,却关乎居者品性。几本古书,二三盆栽,一轴挂画,书案茶席,初看似疏淡无奇,再看却自有格局,角角落落都精心营造。盈盈一室,气象万千。小室闲坐,烟霞具足 宋代李纲《望江南》:新阁就,向日借清光。广厦生风非我志,小窗容膝正相当。聊此傲羲皇。狨尾拂,高挂木绳床。老
作者简介:赖永海(1949-),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这是从最根本的意义上去谈论某种理论的能否流行及其流行程度。但是,在各个国家中,在各个社会历史时期内,为什么是这种理论占统治地位而不是那种理论占统治地位,其原因绝不是单一的,而是错综复杂的、多方面的。例如,普列汉诺夫就曾指出:“为着理解每一个特定的批判时代的‘智慧状态’,为着解释为什么在这一时代中正是这些学说,而不是另一些学说胜利着,那就应该预先了解前一时代的‘智慧状态’,应该知道,哪些学说和学派曾在当时统治过。”这是着重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角度去看待某一种学说的胜利。我们这里所要说的,比较接近后者,属于探讨各种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