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如何才能身心和谐,人际和谐,万物和谐?

525 人参与  2024年08月17日 11:04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评论

《中庸》:如何才能身心和谐,人际和谐,万物和谐

萧祥剑 讲述   谦德君整理

(编者按:本公众号自即日起将陆续连载萧祥剑老师讲解《中庸》的讲解文字。欢迎各位读者持续关注。)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个“致”字,根据郑康成的解释,致就是行之至也。就是来实行,把事情做到中和的境界,能够做到中和。《大学》里面讲,你能够把你的明德开发出来,完全来用明德做事情,你就能把《中庸》之道做到极致。这个时候就是天地位焉,天地位就是中和,《周易》里面讲阴阳二气,万物都是阴阳所感,阴阳二气如果是正常的话,万物就是和谐的,所以人本身其实就是一个小天地,是一个小宇宙,我们小宇宙和谐了,整个大宇宙也是和谐的,这个叫境随心转。

后面又讲,万物育焉。育根据郑康成的注释,当生字讲,育就是生长,能够长养万物。和能够长养万物,能够让万物非常顺利的和谐相处下去。中国人俗话讲“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所以和非常重要,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做到和就能够和我们的性德相应,天地得到中和,自然万物能够生长,我们人也是如此,你能做到致中和,你就会身心和谐,人际和谐,最终达到万物和谐。这样我们整个人类才能够在地球上永久的生存下去。所以《大学》《中庸》对于我们今天办政治的人来讲,非常重要,是和谐发展的理念。

我们人类是一个共同体,要和谐才能够发展。任何局部的冲突、战争都会影响整个人类社会。所以对于今天的世界来讲,推动中华文化非常重要,因为中国的文化核心就是和的文化,强调人跟人和谐,国家跟国家和谐,更进一步强调万物都能够共生共荣。我们学习《中庸》,学习《礼记》,学习中国的经典,我们都能够看到这一点。中国古人特别强调要处理好和自然万物的关系,就是和谐。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guoxue/9692.html

本文标签:萧祥剑  萧祥剑简介  中庸  

ID:liu_menghao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相关文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心理咨询|真爱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