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中庸》:中庸之道至矣!为什么学起来却不容易
萧祥剑 讲述 谦德君整理
(编者按:本公众号自即日起将陆续连载萧祥剑老师讲解《中庸》的讲解文字。欢迎各位读者持续关注。)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这里又引出孔子的话,中庸其至矣乎。这个中庸就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就是要我们明了这个中,明了中道,修中道就能够直接开发我们的本性。所以中庸之道可以说是好到不能再好了,没有比它更好的,叫至矣。这就是《大学》里面讲的止于至善。这是赞叹中庸之道。下面一句就讲“民鲜能久矣”,“鲜”郑康成的注解是罕的意思,少,罕见。这个意思是什么呢?民字,是当一般人讲。一般人很少能够长久地行中庸之道。这是郑康成的解释。
后面还有一种宋儒的解释,朱子的解释,他认为中庸好得不能再好了,民鲜能久矣,一般人做不到,不能够这样实行已经很久了。
根据郑康成的解释,是说中庸之道很好,一般人很少能够长久的做到,但有的时候偶尔也能做到,做到之后不能够长久,不能够时中,时时刻刻都能够做到。为什么有时候能够做到,有理论根据,因为“天命之谓性。”这个性是我们每一个人本有的。我们现在讲叫什么呢?良心发现,这个良心就是我们的天性,我们良心起作用的时候,偶尔也有时中的时候,但是我们往往不能够维持长久,一转眼之间又被我们的情绪所左右,把它掩盖起来了。我们一般的常人都是如此。圣贤是什么呢?圣贤是时时刻刻能够让天性起作用,良心起作用。
朱子的解释就认为,一般人很少能够做到时中,一般人做不到。这个是感叹很久没有人能够做到这种能够时中。这是讲孔子发出这种感叹,在孔子之前,很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够做到时中。
当然,这两种讲法都能够说得通,大家可以做一个参考,自己多读,慢慢你就会有自己的体会。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guoxue/9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