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Photo by Rayi Christian Wicaksono on Unsplash作者:晓芳来源:晓芳说职场(ID:XF-SZC)导语古人讲:“天道酬勤”,但忙碌≠努力,有效的忙碌,可以感受到精进和成长。一旦忙碌跟结果不成正比,这时更应该做的,是停下来思考,抓住忙碌的症结,确保走在正确的道路上。1埋头干活,搞错方向以前,我们公司短视频部门,有个叫阿青的同事,做事非常努力。她主要负责视频脚本工作,每天都熬到晚上十一、十二点才下班。但她的努力通常是没有结果的。因为,每次领导给她安排任务时,她就开始吭哧吭哧的埋头干活儿,也不管做得对不对。等脚本提交上去时,才发现写的主题都偏了,只能推翻之前的内容,重写。这是很多职场人容易犯的一种错误。没有确定好目标,就开始行动。方向错误,注定浪费大量的时间
企业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工作团队,没有合理的发展战略,没有高效执行的组织机构,就难以获得成功。企业应对不确定性,关键是和「对的人」在一起。企业怎么才能找到并留住「对的人」?人才具有创造力,同时也可能带来破坏力。企业中的「能人」,的确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绩效,如果「能人」不作为,绩效立即波动,也因此「能人」常要求企业为他打破规则,做出组织约束上的让步。在这样的情形下,所获得的企业绩效极为危险。因此,我坚持企业需要「对的人」,而不是「能人」。真正的人才,不是创造了多少业绩,而是在共同价值观下创造价值。01企业应对不确定性关键是找到「对的人」绝大多数企业领导者都明白:如果没有强大的工作团队,没有合理的发展战略,没有负责执行的组织机构,企业难以获得成功。今天,领导者需要明确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协同内部的
导语:创业酵母一路过来都走过哪些坑?为什么说在不合适的人身上花时间,是管理最大的浪费?如何招不同层级的人?本文与大家探讨。01招来价值观不一致的人,公司差点垮掉我们公司是2014年成立的,刚成立的时候只有两条业务线,一条叫招聘,一条叫咨询,俞朝翎(创业酵母创始人,又称俞头)最擅长咨询,而我最擅长招聘。当时我觉得,如此成熟的业务线,而且所有的流程我们都会管控,KPI 细节管得非常清晰,所以我们应该可以马上复制这种模式。2015 年我们招了两批人,第一批是一批 90 后应届毕业生,进来后我们进行培养。第二批我觉得应该招聘非常成熟的管理者,就从其他的猎头公司挖到三个明星员工。这三个人年纪轻但资历很深,加上我们又招了三个非常厉害的人,一共组建了一支由我亲自带领的六人团队。我就每天早上带他们演练,分析
原生家庭是有烙印的,在它之内发生的一切都会代际传承。无论对方是谁,那都不重要,即使是你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都不能影响你。因为这是一场你自己的修行,心外无物,只有你自己。01学佛就是学生活我曾经读到过一个佛教的俗语,说是: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西天。南怀瑾先生还举了一个例子:说有个学生离家时间不短了,想回家看看,父母膝前尽尽孝心。千里迢迢兴冲冲的赶回家去,自己都被自己的孝心感动了,那时的心境真是佛在眼前。结果他爹见到他兜头就是一句责备:还记得这个家吗?还记得你爹娘吗?这一质问,把他开始的那份浓浓的孝心一下就怼回去了,佛在大殿了。这个故事读起来有些好笑,代入感也是非常的强,很契合我们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回想我和女儿的相处,这种佛心忽远忽近的状态也不知在我的内心上演了多少回了。我记得女
你认为纯属虚构的东西可能是一种超前的科学世上一切显现先作用于心再由我们的心呈现出来 此即:“万有心性显”“婴儿”的境界道德经云:“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老子以此告诉你,如何让魂魄合一?“专气”就是聚气、修气,专一地修气,这是道家专门的东西。道家的功历来被称为气功,就与这有关。《黄帝内经》中也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在整个中国文化之中,气都非常重要。人说气场好,他的气色很好,这个城市气象很好,这个人有大气象、气魄很大,指的都是“气”。中国的儒家也一直强调气,比如孟子的“养吾浩然之气”。炼成浩然之气后会怎么样?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能做到这样,也很了不起。所以,中国儒家的养气功也很好。“能如婴儿乎”,能柔软得像婴儿一样吗?婴儿一般指孩子,但一定是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不
01影响我人生的三本书1.《居里夫人传》是我中学时读的一本书。居里夫人是历史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而且是仅有的两个在不同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之一。她对知识如饥似渴的追求、为实现留学巴黎的梦想而坚持做了8年家庭教师的隐忍、对世俗偏见的淡漠、对金钱和名利的清醒认识、对科学界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卓越贡献都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以至于高中毕业后,我坚持要学习工科,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所以选择了华南理工大学的无线电专业。2.《人生的盛宴》是我大学时读到的一本书。这本书让我感悟到:面对人生,不仅要有激情,还要有智慧的沉淀,才能避免人生的摧残;仅仅有知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去“了解”它,探索知识背后的规律。生活中我们总是太容易批评,不懂得欣赏,而欣赏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缺乏的是一双慧眼和一颗欣赏的心。一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好多人都在朋友圈里晒起了书单,以及自己看书的心得感悟。我也打算说些什么。可,说些什么呢?就从我们公司的“图书角”说起吧。01去年5月份,我们公司搬到了“新家”。我们的“新家”除了面积翻倍,装修升级外,最特别的地方,就是我们用了一整面的墙体,做成了“图书角”。图书种类很多,有管理类的,有技术类的,有人文类的,还有武侠类的,可谓应有尽有。每一个酵母的小伙伴,都可以自行借阅。有些人不理解,“Cherry,你不是开公司的么,怎么在公司里建了个‘图书馆’?”为什么呢?因为,我始终认为,好公司是在企业里办大学。公司不单是工作的地方,也是大家不断学习、精进自己的场域。我希望,在酵母这家公司里,创造一种共学的氛围,每个酵母小伙伴都能够多看书,摄入知识,不断充实自己。这样,即便有一天,他们
文 / 邵来民,正大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建设官、正大机电企业董事长来源:华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本文系邵来民在正大机电组织变革培训会上的总结发言;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01做企业要不断刷新管理视角苗兆光老师这两天《事业部制的组织治理》的讲座是及时雨,这一天半的学习我本人收获很大。以前也听过很多管理大师讲座,看过很多管理学家的文章,大部分讲座和文章知识结构庞大,一大堆新概念新名词,越听越糊涂,越听越找不到自我。而今天苗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直指人心,如果让我评价,苗老师可以称为真正的企业管理大家。大家就是要深入浅出,给人启迪智慧。这让我联想到文学大师朱自清,他写《背影》《春》,文字通俗易懂,但却让人百读不厌;建筑大师贝聿铭,他设计的卢浮宫前的几何形玻璃造型,简约而现代,但却让
文 / 卓雄华,福建尚圭律师事务所股权中心负责人、厦门易法通法务首席股权顾问;俞桂莲,福建尚圭律师事务所主任来源:华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本文摘编自《股动人心:华为奋斗者股权激励》(卓雄华、俞桂莲著;中信出版集团),华夏基石e洞察经授权发布,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01共筑梦想很多人认为股权激励就是一个分钱的机制,这种想法是非常片面的。在实施股权激励的过程中,除了分享利益,更重要的是分享梦想。分享利益只是手段,与员工共筑梦想,共同实现梦想才是目标。如果忽略了共筑梦想,股权激励很可能会因为没有共同目标而事倍功半。任正非为什么要分股权给员工?可见,任正非很明确分股权是为了让更多有理想的人来一起做事、一起奋斗,共同实现梦想。为了和持股员工共筑梦想,任正非经常与高管们深入交谈。任正
有人说,因为疫情、以及外部的经济形势变差,企业倒下了一批又一批,企业更少了,这时候也没多少人这时候办企业。有时候我们的认知和事实是反的。2021年,我国各类市场主体新增2887万户,这意味着,即便受疫情影响,去年全国每天还会新增近8万个创业单位。为什么这样?其实很多人创业是抱着投机心态,挑选热门行业“搏一搏”,不成功就换个行业重新开始,反正试错成本不大。如果把商业竞争比作一个概率游戏,进场的玩家变多,行业会更内卷,生意也会更难做。商业世界遵循幂次法则:一小部分公司会完胜其他所有公司之和。排在Top的公司也不怕内卷,因为他们的护城河很宽。最苦的就是中间层,业绩增长难,还要面对不断涌入的竞争对手。而它们焦虑的本质,是面对诸多不确定性没有太多办法。怎么办?当然是去寻找确定性。其实一切创业行为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