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 - 第9页

03月20日

心若是静不下来,去哪里都会疲累不堪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150次
心若是静不下来,去哪里都会疲累不堪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舒适的人生”比“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更具有吸引力。因为“舒适”意味着不必付出太多,同时这也是一种对挫折的恐惧、对失败的逃避。而“有价值、有意义”就要付出相当多的代价,这可不是任何人都能承担的。于是,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何有些人年纪轻轻就已经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又为何有些人即便曾经双手空空,到最后却能站在事业的巅峰。我很奇怪的是,在日常生活里遇到烦恼的人总是想着去一个别的什么地方去寻找净土、天堂,却从不曾想过把眼下的生活变得令人舒心。你们看那真正的禅者,不论是在沉闷的职场工作中,还是在辛苦的家务劳动里,他们都觉得是身处净土之中。因为他们的内心清明自在、充满欢喜,因此也就无所谓外部环境如何了。本来,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一样的,都可以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但人们头脑里的地域差别

03月20日

春意正浓,与天地平分春色;人道大同,最是人间好时光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380次
春意正浓,与天地平分春色;人道大同,最是人间好时光

今日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春分,也就是平分春天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半。”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里讲:“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各地昼夜时间相等。古人认为,阴阳在春分和秋分时,也达到了各半的平衡。老人常说,春分是一年中最美的时节。春分后,万物随日月而动,成千上万的花次第绽放,燕子顺风而来。大自然逐渐停止沉默,雷声和闪电会随春雨而至。此后,白昼长过夜晚,光明终将战胜黑暗 大地换新妆,人间焕新生。春半分春分,和秋分相对,是一年中仅有的两个阴阳相半、阴阳平衡的日子,都是寒暑平而昼夜均。春分,一个“分”字就道出了春分的特点。《明史·历一》中说道:

03月20日

王阳明:大医治神 !上医治心 !中医治身 !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639次
王阳明:大医治神 !上医治心 !中医治身 !

古往今来,大凡医者,可分为五个层次:大医治神 !上医治心 !中医治身 !下医治病 !下下医治症!阳明学是治心之学,更是治神之学,是医治灵魂之学!心与神是什么关系呢?心为神府 !府,就是住宅也;神府,就是神明(灵魂)寄居的地方。故,心宅越宽敞,灵魂越自由;心宅越温凉,灵魂越自适;心宅越素朴,灵魂越自在。反之,心宅越狭窄,灵魂越局促;心宅越燥热,灵魂越烦躁;心宅越奢靡,灵魂越堕落。故,修习圣人之学,实乃修建心宅之学,安置灵魂之学!一个人,要修建好自己的心宅,装饰好自己的神府,应当注意些什么呢?应当遵循些什么呢?阳明先生传授给你三个字的秘方:循天则 !三字秘方什么叫天则?就是天道的自然法则。什么叫循天则?就是人的思维、理念、言行能遵循天道的法则。天则这个概念,尽管并不像“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

03月19日

《易经》中有三条“吉兆”,悟透一条,也能大富大贵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212次
《易经》中有三条“吉兆”,悟透一条,也能大富大贵

有些人,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去苦心钻研各种大师的成功学。可学来学去,却发现,自己的生活没有丝毫改变。其实,最大的成功学奥义就藏在《易经》里。古人云:“《易经》之重,在于包罗万象,点透世人。”我们若能读懂《易经》中的三条“吉兆”,便可让人生不再平庸,不仅自身大富大贵,更能造福后代,让好福气绵绵不绝。1顺天应人,适时而动《周易》有言:“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事大矣哉!”夏桀、商纣暴虐无度。商汤、周武顺乎天道,合于民心,放桀诛纣,革故鼎新,改变旧制。曾仕强说:“中国人讲求天人合一,其实就是要顺天应人,顺乎天理而适应人情。”所谓顺天,就是按照天道的客观规律办事,要重视存在、顺应自然、尊重规律,循“道”守义。应人,就是要讲人性、讲人品、讲人情,就是正确的为人处事,激发人的内生

03月16日

《西游记》的四座山,翻过才是人生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633次
《西游记》的四座山,翻过才是人生

杨万里有首诗写道: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我们在人生路上,会遇到许多座山。不是你翻过了山,便是山困住了你。这世间,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也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人要走向成熟的过程,就像《西游记》中的“取经四人组”一样:翻山越岭,不断修行。01、走出花果山:告别舒适,启航人生。孙悟空最初,不过是一只天地精华所孕育的石猴,而这花果山便是他的诞生地。他以草木树果为食,以山涧清泉为饮,与狼虫虎豹为伴,活得简单而快乐。“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花果山如同一个与世无争的桃花源,让他享了几百年的福。但孙悟空是一个进取心很强的人,他深知,要想活得更好,就要学习本事。于是,他决心走出花果山这个“舒适圈”,去往外面的世界看看。在海上漂了数十个年头后,孙悟空终于来到了西牛贺洲

03月16日

王阳明:人这一辈子,该看透的五件事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177次
王阳明:人这一辈子,该看透的五件事

孔子曾经感慨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就是这样珍贵,只在朝夕之间就急匆匆地流走了,无法停留。人的一生,最长也不过百年。早点看透这五件事,帮你活得明白、自在!1、交友,真诚就好王阳明曾说过:“盖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便是他本体。”交友,最重要的就是真诚。不光我们要真诚,更要亲近真诚的人。所谓:“人心换人心,你真我才真。”用一颗真诚的心对待朋友虽然是最常见的方法,但也是消弭误会,获得知己的良方。古训有言:“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耍小聪明的人只能风光一时,只有和我们风雨同舟的真诚之人,才能深交一世。就在平定了宁王之乱以后,王阳明一时声名大噪,武宗皇帝身边的宠臣江彬分外眼红,酷爱弄权的他居然跑到皇帝面前造谣,意图给王阳明使绊子。可是王阳明不仅作风正派,为人也很

03月16日

曾国藩:读书,是世上第一等好事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自我教育_成人教育_素质教育_家庭教育_继续教育_爱的教育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463次
曾国藩:读书,是世上第一等好事

曾国藩是一个军事家、政治家、伦理家,除此以外,他还是一个文学家。曾国藩对于文学是很有修养的,只因为他在事业上的成就太大了,所以把他的文学修养遮过了。1、读书的三个层次现在我们开始说起曾国藩的读书。曾国藩对于读书,可分三层来说:第一是喜欢读书,第二是懂得读书的方法,第三是劝人读书。曾国藩在咸丰二年以前,在北京做京官的时候,便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他在翰林院几年,所做的可说完全是一种“研究工作”。因为职务比较清闲,所以他有较多的工夫自己读书。他所交的一般朋友,都是很讲究读书的,所以那时京师的读书风气很浓厚。这时候曾国藩有这样一段读书的故事:他因为屡试不售,在京师住得气闷,便应朋友之招,到江南去游玩。在路上因为路费缺乏,向睢宁的朋友易作梅借了“百金”,在路过南京时,他把这笔钱完全买了书。不够,又把衣服

03月14日

《心经》到底有多厉害?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214次
《心经》到底有多厉害?

《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大乘佛教中空和般若思想的经典,也是一部文字最短少,却诠理最深奥微妙的经典,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影响极大。弘一法师评价说:“《心经》虽仅二百余字,但摄全部佛法。”那么,《心经》到底有多厉害?又厉害在哪里呢?一、《心经》不一定是玄奘所译公众普遍认为,现在流通最广的《心经》通行译本,是玄奘法师翻译的。其实不然。根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法师在四川时,曾于路上看到一个病人,满身生疮,污臭难闻,衣服也穿得非常破烂,玄奘法师心生怜悯,就把他带到寺里,给他请医生治病,又给衣服和饮食,对病人多方照顾。这个病人深感法师救护之恩,就传授他一卷《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玄奘法师得到《心经》后,心里感到十分欢喜,就发心修持这卷经书。同样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当玄奘法师抵

03月13日

王阳明:聪明人,三不问,四不争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408次
王阳明:聪明人,三不问,四不争

人字有两笔 : 一笔写执着,一笔写放下。1、不问过往王阳明:“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已经过去的事,放不下又有什么意义呢?像这样胡思乱想,只能白白丢失清明的本心。人只能活在今时今日,也只需做好眼前此刻的事情。对过往念念不忘的人,多是现实境况不顺心的人。2、不问结果王阳明:“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凡事想太多,往往是因为做得不够多。事情总要踏实做完,才能看到最后的结果。人这一生,生是头、死是尾,中间全都是过程。尽力过好这一生,只看过程、不问结果。华丽地跌倒,总好过无谓地徘徊。泰戈尔曾说:“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而我已飞过。”江水奔腾,不因一去不返而抗拒东流。有这样一种自信、一份坦然,就已经足够。3、不问人心王阳明:“人心,则杂于人而危矣,伪之端矣。”俗话说得好:人心隔肚皮。猜

03月12日

我被西医治得死去活来,只好61岁学中医自救!——李宁先教授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2人 | 浏览 : 1092次
我被西医治得死去活来,只好61岁学中医自救!——李宁先教授

李宁先:化学家、计算机专家、中医学者。196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曾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武汉大学化学系和应用技术研究所、深圳市爱华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工作。我堂堂一个教授,被人家治得死去活来,人家小学毕业,去看中医书,把自己女婿的绝症治得这么好,我看书还不如人家吗?于是我进一步向他打听,他岳父看什么中医书。他夫人第二天给我捎来一个字条,上面写了四个字“医宗金鉴”,于是我便叫我女儿到深圳书城买回来《医宗金鉴》这本书,并毅然决定出院,开始了自学中医,自己救自己的艰难之路。1、开启自己救自己的艰难之路李宁先于196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曾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武汉大学化学系和应用技术研究所、深圳市爱华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工作。他是一名上个世纪90年代到深圳特区创业的高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心理咨询|真爱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