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亲情是人生最重要的主修课亲情是最能触动我们内心的缘分,也是最能触动我们内在关系的。这是当然的,因为它本来就在内在,它跟内在的关联是最紧密的。这句话说出来只是让大家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亲情这种内在的能量关系。首先,在家人面前,我们是最没有伪装的展现出内在的境界。你内在境界是什么样,在家里展现出来也是最淋漓尽致的。如果在家里还在装的话,那就很累,这辈子还会折寿。当你不装的时候,内在的真实境界就会呈现的非常清晰。呈现很清晰的时候,就有很多机会面对自己的功课,特别是面对自己的短板。第二,家人的喜怒哀乐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世界,这个东西逃不掉。因为你出生在这个家庭里面,这个家庭的兴衰荣辱,喜怒哀乐跟你这一辈子都脱不开关系。即便有些人宣布跟家庭脱离关系等等,实际上家族血缘关系这个课题,在这辈子你是逃不掉的。即
双减政策应该是国家7月份正式提出来的,当我看到它的时候,我感觉这也是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也就是未来学校教育的走向。说到未来走向,终究还是要回归到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那里面有对教育全方位的一种认知,也就是教育实际在唤醒内在本自具足的智慧。在这个前提之下,中华的教育特别是从少年儿童开始的教育,它是幼年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关于人生十年文章点击进入),这是教育的逻辑基础。孩子们带着与生俱来的高维智慧,我们的教育是否能从第一时间就已经懂得了这一部分,懂得怎么呵护好它们与生俱来的高维智慧,同时又知道怎么在他现实的生命过程中,在他进入这个时空的初始阶段,持续给他创造唤醒内在智慧的空间条件。这是我们真正教育的本质,也是东方智慧对教育理念的认知。但是随着我们近代对西方教育,也就是知识型教育和技术
今天,我们讲讲人生的不同阶段。在东方智慧里面,对人生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系统描述。大家比较熟悉的是“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解读这个逻辑的表达有很多种,我们在这里把生命的经历理解为是在一个升级的考场上,当然,前提是我们对生命的意义有个确认,即生命的意义在于持续提升我们意识能量的维度。幼儿养性带着与生俱来的高维智慧幼儿养性,是指出生的时候,就带着我们与生俱来的高维智慧,也带着我们的认知,由于这种内在能量的结构中存在某些所谓缺陷或者是偏性的能量属性,即不圆满,所以让我们通过投入到这个人生考场上来去圆满。因为来自高维比现实的境界要高,所以幼儿养性是让我们能够保持从高维进入这个时空的能量属性。蒙童养正正心、正意、正念童蒙养正,是指来自高维空间所有能量系统的
关于正信你信不信自己就是佛几乎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经历,体会到一些神奇,或者听说一些神奇而得到启发。大家可以在自己的经历,读过的书里面去找到这样的神奇,生活里多少有一些心想事成的事情发生。我们在理论逻辑上告诉你,这些东西不是偶然的,你是可以驾驭和设计出来,信心很重要。你相信自己智慧具足,这是正信,是最重要的。真正的信不是信佛,而是你信不信你自己就是佛,你信不信你就是N维宇宙智慧具足的,由此作为基础,其他一切才有了基础。充分信心的表现是可以驾驭每一个当下。我们的心灵在全然开放状态时,会体会到心灵能量的神奇。顿法与渐修顿悟内在的圆满自性我记得《六祖坛经》里面,六祖大师专门说过,他说他讲的法是给上上根器的人讲。确实是这样,因为在现实中我们人被不同层次的认知所障碍,我们执着在不同层次的认知系统上,
前世今生是什么信息是全息的问:怎么理解一些人有前世记忆?刘丰老师:实际上,每个人内在这些信息都有,都是完整的。而且不光是跟他相关的信息,是所有人的信息他都有。只是对于自己相关的信息,比较容易捕捉,当进入第四维的时候,他是超时空的。他可以看到任何一个投影投出来的像,他曾经在这个投影像里面扮演了这个角色,在那个投影像里面扮演了那个角色,在现在这个投影像是这个角色,还能在投影的像里面找到它们之间的关联。就像你刚才说的,我在今生今世这个时间,我看到了某一个投影里面,我们还有另外一层关系。而那个关系的发生,跟我们这个时空在另外一个层面是重叠的。所以,描述的时候,你在那个时空里边,就找到那个投影的像,聚合像的空间在那儿,这就是所谓的「前世」。在所有这些前世今生的事情里边,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你能不能从当
刘宏毅:孔子认为,中国所谓的教育,应该关乎生命的质量和生命的全部,应该是生命的教育。整个人生的教育,应该是生命全过程的教育,最后应该提升你自己生命的境界。关于教育与生命,在儒家这方面是怎么反应出来的呢?我想听听刘丰老师的想法。刘丰:在我的意识中,我没把它们分开。我想来想去,这么多年来我发现它们说的都是一回事,只是用了不同的语境。在不同语境里,你说世界上英文和中文谁更有理?谁更好?其实它们都是平等的,在我这儿确实是比较平等,而且我能在佛学里看到儒学,在儒学里看到佛学,在道学里看到基督,它们是贯通的。当我们全都能够看到它们原来是归同的时候,所有东西都变成助缘,助缘是在每个当下呈现的。也许在这个当下,这个智慧就给了我一个启迪,就让我突然觉得,这个时候它让我超越了自己的一个认知障碍;在另外一个时候可
问:既然四维乃至N-1维也都是更高一维的投影,那为什么我们不好好把"相对实在"的三维世界建设好,而去追求提升到"四维"来改变这个三维世界呢?刘丰老师:这个问题问得好,确实是只有当下是可以通达高维的,因为刚才、一会儿、过去、未来全是三维认知。当我们在三维认知里面的时候,突破不了三维认知给我们的障碍,但是,只有当下,是可以突破三维认知障碍达到N维的。至于我们是否要用这个来改变三维世界,这只是一个说法,其实我们谁也改变不了什么,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认知,当我们的认知不再受三维认知左右和局限的时候,我们变得很通达自由,我们在三维空间来去自由,可以驾驭自己在三维空间的任何一种状态,这是本质。三维空间的现实得到什么样的改善,得到什么样的结果,那只是一些过程、一些印证而已,它并不重要,也不是我们所执着的
把自己变成一个通道修行需要伙伴吗问:老师好!我们如何做到坚定正确的信念?因为特别容易动摇,这个该如何克服?谢谢刘丰老师!刘丰老师:在现实中不断持续抱有正确信念确实不容易。我自己的体会是要随时觉察,以前我说过,我们一个人在现实中修行的时候像是在赶夜路,一个人掉坑里很长时间出不来,所以以前我不管到哪里,都要找修行的团队,不管他们在修什么,他们只要起到一个作用就行——我们在修炼,我们的生命需要提升。一个小分队一起赶夜路,我掉队的时候,需要伙伴提醒我继续赶路。那到现在,就不需要了。因为每件事情都在提醒我。我用的方法就是不断地讲,很多人以为我在给别人讲,其实我是在跟我自己讲,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讲的结果就是让我自己越来越相信本自具足这件事情。当年郭林得了癌症,他通过练气功把癌症治好了,他发明了郭林
对“天命”的理解天命就是“得道”对“天命”的理解,与对生命的意义的理解,是紧密相关的。在整个中华文化系统里面,我们实际是能找到一个完整的天命系统。最早期“有型的传统文化”在伏羲的时候,是大家公认的非常重要的关键点,伏羲的八卦、易经、河图洛书,实际上这个时候,当时的整个中华文化是研究天地人关系的,是纵向的研究,以提升生命灵魂的维度、灵魂的高度,为生命的意义。随着人类在地球的繁衍,出现的人和人的关系、族群关系、部落关系、社会关系,这些三维的关系,障碍了我们跟高维能量之间的关联。周易时期产生的《周礼》是什么?是在他设计的“人类社会结构”里面,每一个生命都可以纵向提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为君的天命就是为君之道;为臣的天命就是为臣之道;为父有为父之道;为子有为子之道;大人有大道;小人有小道;工匠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未觉醒的生命状态在第一个执著在外相的生命里,看到的所有外相都会当真,其实是有限的格局投影出来的。然后会把这些东西变成生命追求和一生所追求的目标,这个时候就是所谓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也叫眼见为实。它是以我们三维空间的眼、耳、鼻、舌、身、意,对于五蕴能量在这个空间所投影出来的外相执着而发生的。也就是说色、受、想、行、识,这种五蕴能量结构投影在我们现实生活的各种觉受,变成追求的目标了。这个时候人的生命状态,是没有觉醒的生命状态,就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没有看到在三维空间以上被重复验证的事物,认为它是不科学的,它是不存在的,它是虚幻的,它是迷信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正在觉醒的生命状态但是,有一些人,在生命的过程中,早早突破了这种认知,这些人是正在觉醒的生命,他们看到了生命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