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传统文化 - 第19页

01月29日

浅谈中国兰文化,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_竹文化知识_兰文化大观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655次
浅谈中国兰文化,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近三十年来,兰人们不得不承认一个现象,那就是“兰文化”这个词在中国兰花届出现的频率很高,几乎到了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地步。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潮流。这个潮流好就好在兰文化的普及与国家近年来反复强调的“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文化产业”“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论断高度吻合,有力推动了兰花走进千家万户,有力推动了兰花产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将重点讨论什么是中国兰文化传承与与发展遇到的一些问题,如传统与现代的碰撞,碰撞之缘由及碰撞的结果,并讨论传统兰文化与现代兰文化的区别和特点,兰花奢侈品市场和兰花大众消费市场的特点等新问题。一、中国兰文化及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国兰文化是中国人

01月29日

王阳明:在心里种花,人生才不会荒芜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487次
王阳明:在心里种花,人生才不会荒芜

美丽的大自然,如果失去花朵点缀,一定会黯然失色。心灵的原野如果没有花的充实,也会颜色顿失,生机枯竭。无论面对怎样的人生,在心里种花,人生才不会荒芜。王阳明一生历经坎坷,廷杖,大狱,刺客、被贬,被诬,他的一生有太多不如意。但是他却立地成圣,成为五百年第一人,着实令人叹服。1. 善良之花善良不难,但是历经人心鬼蜮,依然相信善良,很难。王阳明因为仗义执言,被刘瑾视为眼中钉。被贬流放不说,还被派人暗杀。还好王阳明机警,遁水假死才逃得一命。因为怕父亲被牵连,他带着仆人跋山涉水来到龙场。又被当地人恶意攻击,濒临绝境。但是王阳明却不恼怒,反而教给他们耕种、读书、建房。长久相处下来,乡民觉得他和其他官吏不一样,开始信任他,帮助他。在一个未开化的毒瘴之地,他们彼此扶持。后来王阳明讲学,这些人都是最真诚的信徒。

01月29日

齐白石:画画要画人家看过的东西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504次
齐白石:画画要画人家看过的东西

《题借山图》齐白石吟声不断出帘栊斯世犹能有此翁画里贫居足夸耀屋前犹有旧邻松如果说哪位大师梅花画得好,大家会想到吴昌硕;哪位大师马画得传神,大家会想到徐悲鸿;但如果说哪位大师花鸟鱼虫画得惟妙惟肖,肯定会首先想到齐白石。在齐白石的笔下,几乎无不能入画者。耙子、算盘、瓜果蔬菜、花鸟鱼虫等等,都可以在其作品中看到。如此生活化、接地气的东西经过齐白石的妙手丹青,都被赋予让人心动的意义。“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 这既是齐白石的造型观,也是齐白石在整个艺术格调上,欲求沟通世俗和文人的审美意趣。既不流于媚俗,也不狂怪欺世。白石老人用自己的笔描述自己的一生,以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的文人画风相融合的方式,生动地表达着对身边事物的爱,浓墨重彩之间更是叙写了他传奇的一生。虾 镜心 纸本齐

01月29日

谈中国书房文化进家庭的重要意义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文房四宝_文房四宝是什么_书房家具_书房灯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030次
谈中国书房文化进家庭的重要意义

世间有千百种教人谋生的技巧,却未曾教会我们如何优雅从容地度过一生。高雅文化,需要时间涵养,更需要认真学习,书房文化,是中国高雅文化别致的存在。      中国书房,又名“书斋”。“斋”在《说文》释为“斋,戒洁也。”《广韵·皆韵》“斋,庄也,敬也”,以此为名,是希望居于其中之人,内心诚敬,修齐治平,不存苟且。中国书房是一个以藏书、文房四宝、陈设家具等构成的建筑空间,是文化的集中展示和进学之地,也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小型生态环境。藏书是中国书房的灵魂。古代的中国,书籍珍贵,拥有数量众多、保存完好的善本,往往是每个读书人的梦想。宁波“天一阁”以“经、史、子、集”列柜藏书,气派非凡;宋善本最为可贵,而清末陆心源的藏书楼,收藏超过两百本宋版书,因此命名为“皕宋楼”。书房是缩小版的私人图书馆,拥有古籍善

01月28日

评论:中国当代书法还差什么?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0812次
评论:中国当代书法还差什么?

当代书法如何走出一条新路,这是时代对当代书家的要求与挑战。书法传统积淀深厚,书法学习离开对经典的效法与汲取,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传统固然强大,唯善学者能入能出,“笔墨当随时代”,不盲从跟风方为书学者正道。汲古开新求变的意识是书法经典再造的前提与可能,应当成为每一个有抱负的当代书家的艺术自觉与理想情怀。一、字外功夫从技术层面来看,当代书法家的传统笔法把握与实际书写能力,整体有了较大的发展与提升。然而我们也要看到,传统文化、古典文学涵养缺失仍是包括许多名家在内的书家们难言的短板。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文学是书法艺术创作的内容与题材,迄今留存的古代书法经典大多为书写者自作诗文,书法与文章相得益彰,融为一体。反视当前书法创作,书家的书写仍然较多的是抄录古典诗文,真正能自撰诗文而作书法

01月28日

李可染:中国画的三个基本功,需要一辈子学习锻炼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3372次
李可染:中国画的三个基本功,需要一辈子学习锻炼

李可染(1907年-1989年),江苏徐州人。13岁师从乡贤钱食芝学习传统山水画,16岁入上海私立美专师范科学习。1929年以优异的成绩入杭州西湖国立艺术院,破格录取为研究生,师从林风眠、法国名画家克罗多两位教授,研习西画。1943年应聘为重庆国立艺专讲师,从事中国画教学、创作。1946年应徐悲鸿之聘,为国立北平艺专中国画教授,同时师从齐白石、黄宾虹,潜心于民族传统绘画的研究与创作。新中国成立后,他进一步致力于中国画艺术的革新。以“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为座右铭,使古老的山水画艺术获得了新的生命。可染先生的山水深厚凝重,博大沉雄,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促进了民族传统绘画的嬗变与升华。可染先生自成体系的教育思想,形成了活跃于画坛的“李可染学派”。

01月28日

《三国演义》揭示的6个人生大忌,说透世道人心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经典语录_语录大全_语录励志_励志短句_励志名言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3470次
《三国演义》揭示的6个人生大忌,说透世道人心

金庸曾经说过:“《三国演义》的社会影响,远远超过了它的文学价值。”一部《三国演义》放眼望去都是家国大事,但是归根结底说的还是世道人心。其中蕴藏的6个人生大忌,更是值得后人引以为戒。01、言而无信,反复无常。俗话说,马中赤兔,人中吕布。相信每一个少年人在读三国的时候,都觉得吕布非常厉害。然而,在群雄角逐之中,吕布不仅没有成就大业,反而江河日下,日暮途穷,身死白门楼。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道:“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一语道破吕布功败垂成的残酷真相。纵使勇冠三军、天下无敌,吕布却丢失了人生最大的一张底牌:诚信。为利他先杀义父丁原,为色又杀义父董卓,后又转投袁术、张扬、袁绍、曹操,复投复叛。一生六次易主,被称三姓家奴。吕布被曹操处死前,曾因刘备

01月28日

我没有靠山,自己就是山!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1414次
我没有靠山,自己就是山!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人这一辈子,只有自己,才是最大的依靠和保障。人活一辈子,能够从生到死一直陪伴你的,只有自己。如果一味靠别人,最后可能会无路可走。越努力越轻松,越坚强越幸运。当我们真的能够靠自己,独当一面,内心就不会再有畏惧。靠自己虽然会有心酸,也会很不容易,但这也是一种能力,是谁也夺不走的底气。靠自己的人,命最好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很忙碌,没有人能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生活中,有太多艰辛,靠自己的人,命最好。柴陵郁禅师曾作了一首禅偈: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意思是,每个人身上都有一颗明珠,若是能够坚持修行,磨去俗世杂念,那么不但自己能见诸法宝相,草木山河也会因此而蒙受光明。可是人们大多不能发现这颗明珠,遇事不会反求诸己,丧失自我。当发现这颗明珠后,便会

01月27日

诗意人生丨心若清净,风奈我何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4159次
诗意人生丨心若清净,风奈我何

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障碍。俗语云:“万物皆空无,一切唯心造”。以一颗纯粹清澈的内心生活,便多了一分淡泊,少了一些纷扰;多了一分清闲,少了一分争斗。心若清净,风奈我何,不染尘埃,清风自来。心静是一种境界。《六祖示法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生活好比一杯水,烦恼便如同掉入杯中的灰尘。清浊与否,取决于你的内心。给自己创造一个安静的空间,思自己所思,做自己所做,或者干脆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心静是一种淡然。《神照本如开悟诗》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白落梅说过:人生一局棋,关于输赢,我们总是无能为力。许多生活的美好,都来自与内心的宁静。慢慢接受生活的困境,给自己一点时间,

01月27日

古代文人的九大雅事,一举一动皆风雅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自我教育_成人教育_素质教育_家庭教育_继续教育_爱的教育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949次
古代文人的九大雅事,一举一动皆风雅

在古代,文人墨客都注重修身养性,焚香作画、吹箫抚琴、观景吟诗、登高远游、对酒当歌就成了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真正洒脱自在的生活,应该是清雅、幽逸、散淡、简单、闲适的,这才是人们生活的原本状态,毋须任何豪华艳冶、繁缛复杂来铺垫。古人九大雅事:焚香、品茗、听雨、赏雪、候月、酌酒、莳花、寻幽、抚琴,在现代社会中似乎已经离我们渐渐远去,殊不知,这才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亲近最适合的生活方式。一、焚香香,既能悠然于书斋琴房,又可缥缈于庙宇神坛;既能在静室闭观默照,又能于席间怡情助兴;既能空里安神开窍,又可于实处为患者化病疗疾。既是一种文人墨客为之陶醉的高雅文化,又是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香,出身本无固定之标签,唯灵秀造化源于自然。在现代喧闹的都市生活中也需要这种动中求静的意境。在客厅里摆上一个香炉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心理咨询|真爱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