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一、概念溯源苏轼在画跋首先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观士人画如阅千里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汉杰,真士人画也。”这是文人画与画工画在创作意图和表现形式上的不同。苏轼《潇湘竹石图》(局部) 中国美术馆藏“文人画”概念首先提出者是董其昌:“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其董源、巨然、李成、范宽为嫡子。李龙眠、王晋卿、米南宫及虎儿皆从董、巨得来。直至元四大家黄子久、王叔明、倪元镇、吴仲圭皆其正传。吾朝文、沈,则又远借衣钵。若马、夏及李唐、刘松年又是大李将军之派,非吾曹当学也。”还给文人画排了谱系。这个颇费心机的概念及谱系影响极大,让中国画改弦易辙四百年!疏林远岫图董其昌 天津博物馆藏二、文人画特点文人画与匠人画的根本区
林散之(1898年11月20日—1989年12月6日),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生于江苏南京市江浦县(今南京市浦口区),祖籍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七颗松村庄,诗人、书画家,尤擅草书。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也正因为其出大名很晚,数十年寒灯苦学,滋养了其书之气、韵、意、趣,使之能上达超凡的极高境界,对现代中国书法艺术事业的贡献,真可谓“功莫大焉”。伏案惊心六十秋,未能名世竞残休拧巴六十个年头,是需要才华来支撑的,这个倔强的老头,用诗的厚重,用画的意韵,用书的空灵硬生生砌了一堵墙。然天忌英才,铸一个“半残老人”用“左耳”闭关了世间一切不着调的音署名“半残老人”“散耳”“聋叟”。“左耳”。曾患中耳炎,致左耳微聋,遗疾终身。严重烫伤,右手五指粘并,拇指、食指和中指,尚可执笔
齐白石莫羡牡丹称富贵,却输梨橘有余甘。——齐白石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齐白石所作的牡丹,笔墨纵逸,别有一种自由、天真
本人将2019年里创作的拙诗若干首汇集于此,算是对这一年的总结。走过四季,走进诗意,有特意咏赞,有遇景抒情,有人生感叹,有追忆流年,有心情舒畅,有悲伤无奈,有激情四射,有低迷惆怅……我想,这也许只有诗才能含蓄的表达,也只有诗能让过去、现在、未来的我们,更加热爱这个世界。往事如烟,来日方长。我想在2020年里,我们的生活应该是:一半诗意,一半洒脱。一月《二零一九》二月春风南缓行, 零点星辰框入亭。 一生醉醒皆梦幻,九万里空心自明。 ——2019.01.012019.01.16手机拍摄于泉城广场风寒日暖云偷懒, 春风登岸行缓缓。 干花枯草怨雪迟, 柳条丝丝等绿染。——2019.01.16二月2019.02.01除夕夜 手机拍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一天很短,24小时,稍纵即逝,短到来不及拥抱第一抹阳光,就要迎接落日的余晖。一年很短,365天,如白驹过隙,短到来不及细细品味春天的生气,就要面对寒冬的风霜。一生很短,短短几年,一睁一闭就过了。短到来不及用心享受美好年华,就已皱纹满面,有心无力。三毛说: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流年似锦,光阴不负,愿你在时光中盛开,一生被岁月宠爱。今天,和诗词君一同共赏12首时光诗词,于春花秋月间,淡看岁月流转;于流水禅心下,静默诗和远方,感受每一月、每一天的生活...... 壹月·迎春扫雪 一月,春寒料峭,雪花纷纷扬扬的从天上飘落下来,到处还是白茫茫的一片,大地立刻变得银装素裹,犹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顾城说,一月是一切回忆的序章。去追赶时间的
书画常用知识,终于找齐了,有这篇文章,小伙伴们从此不用再四处搜索了,建议收藏。书画式样(扇面)一、书画常用式样名称条幅:一张长宣纸全开或对开(半折),为条幅。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也称对联或对子。中堂:将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单独或挂于楹联之间为中堂。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称斗方。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寸的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为条屏。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合成册,以便翻阅,故名册页。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看后收起。书画式样(中堂)二、落款与钤印的讲究落款内容为作者姓名(包括字、号)、时间、书写内容甚至包括书写地点、环境或气候等。落款有上款、下款之
朱幼棣,男,汉族,1950年出生,浙江黄岩人,中共党员,高级记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经是新华社著名记者,专跑中央常委线,现任国务院研究室司长。无论是作为记者,还是转型成为官员,均心怀天下,长期关注城市发展、文化遗存和民生问题,著有《沉默的高原》、《中国世纪大灾变》、《后望书》等。2015年6月3日下午,朱幼棣因突发脑溢血,后抢救无效,不幸离世,享年65岁。百度书法是什么?——本来对一般的老百姓来说都无须特别的解释,现在却被一些专业人士搞得云遮雾罩、似是而非。简单地说,书法是用毛笔写汉字。如果说得严谨一些,按照一定的规矩法度,用笔墨书写汉字。当然,书写的工具还有刀、硬笔、墨、朱砂和砚等等,但主要应是各种毛笔。当下,标榜现代书法或书法创新的,首先否定的是汉字书写。什么空间、线条的分割,什
咱们为什么要对古诗词进行赏析?这个就像问一个高中生在语文考试中为什么要做阅读理解一样。赏析中的分析,其实就是阅读理解,找出文章的中心点,理解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需要达到哪种目的,理清楚作者的脑回路,然后得出结论。但是我们读诗词不只是分析,赏析中的赏是欣赏。因为经过多年沉淀,现在摆出来让大家学习的诗词必然有其独到之处,诗词就是文章,但是又不仅仅是文章,它是有节奏感的韵文,是文艺作品,也就是艺术品。我们分析完诗句之后再通过朗读欣赏它超高的写作技巧来领略作者写作时的结构布局,以及在平仄声韵上的巧妙切换是如何让这首诗词熠熠生辉。欣赏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并不是读完就忘吧,而是在赏析的过程中学习,我要学会这种表现方式,我要学会这种写作技巧,我要学会使用平仄声韵,让我们自己的诗词也可以朗朗上口,意境悠远。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