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文学艺术家。幼孤,性警敏,天才超逸,九岁能文,二十岁为生员,但以后屡试不中。坎坷多难的生活,铸就了他文学艺术上全方位的大成就。他诗、书、文、画无不精绝。徐渭自渭"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他的诗,出语自然,但含蕴耐味,立意很深。袁宏道称他"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眼空千古,独立一时",为"有明一人"。他的画,涉笔潇洒,独得天趣。尤其是花鸟画,用笔纵横,不拘绳墨,淋漓尽致,气势奔放,开创了明代中期水墨画写意花鸟画的新格调。清代画家郑板桥自称是"青藤门下一走狗"。徐渭作了很多兰诗,首先,对"越王勾践种兰渚山"作了描述。在《兰谷歌》中写道:勾践种兰必择地,只今兰渚乃其处。千年却有永和事,右军墨藻流修祺……吾越兰谱本如此……
林语堂说:提到苏轼,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苏轼一生屡遭贬谪,几十年都在被放逐的路上。可他却依旧泰然处之。把别人眼中的苟且,活成了自己的潇洒人生。这份豁达和修养,让我们这些后来人,不由得一赞三叹。01、最超脱的一首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写这首词的时候,苏轼已经被贬谪黄州第二年。这一年,他已经47岁,华发已生,早已不是年轻模样。游览赤壁古战场,追忆当年在这里立下不世之功的周公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何等英雄。当年的一切都已经烟消云散,再多的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寻求内心的真正平静又何必在乎身在何处呢?内心焦躁不已,到哪里都一样的。不从本心着手,求取于外人、外物的安抚又有什么用呢?陶渊明写过“心远地自偏”,心若不远、不安、不静,想要“悠然见南山”,又怎么可能呢?好花半开,美酒微醉。曾国藩很喜欢“花未全开、月未圆”七个字,认为是惜福之道。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让人仍然有所期待,有所憧憬。 人要有节制、有收敛,就像酒喝微醉的状态最好,大醉的话既伤身,也可能会惹祸。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不俗”的意思不是清高绝俗,而是不离世间,却又能不为世间所困扰。 佛不是让我们冷漠无情、不食人间烟火,而是让我们对世间万物、花鸟草虫都含情。所以,多情最是佛心。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忙。唐代诗人
万物之理,古人称之为“道”。“道”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丰富的表达之一。老子讲天道,孔子讲人道,庄子也说盗亦有道……那么到底我们应该遵循什么样的道呢?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天道酬勤”,那么地道酬什么?人道酬什么?1、天道酬勤天道,简单地说就是天体运行变化之道。天道酬勤取典于《周易》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道酬勤的意思是:上天会按照每个人付出的勤奋,给予相应的酬劳。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获,只要你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将来也一定会得到相应的收获。何为勤?珍惜时间,辛劳认真为勤。何为奋?奋发有为,自力创造为奋。勤奋的人大多都是有着辛劳奋力的思想,所以勤奋的人能努力的对待所有的事,因此勤奋的人在自身发展上也更加的得力。天道酬勤、自强不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刑天舞干戚
郑思肖(1241—1318),字忆翁,号所南,自称三外野人,连江(今属福建)人。曾以太学上舍应博学鸿词试,授和靖书院山长。宋亡前,他一心想"为朝廷理乱丝"。 宋灭亡后,他誓不做元朝的官,隐居吴下(今江苏苏州),他自称"德祐遗臣","痛恨莫能生报国",乃执意"不信山河属别人",立志"此身不死胡儿手,留与君主取太平"。更名思肖,有寓"思赵"之意。他一生反对元朝,言论激烈,态度坚决。平时坐必南向,岁时伏腊必向南野哭,抒发自己亡国之恨的情怀。郑思肖善诗歌,擅水墨兰竹,信手数笔便成意境。他所画的兰花是离土裸露着根部的兰花。书云"时写兰,疏花简叶,根不著土。人问之,曰:'土为蕃人夺,忍著耶?'"尤其是在《心史》一诗中更寄托了他不愿当亡国奴和思宋之情:纵遇圣明过尧舜,毕竟不是亲父母,千语万语只一语,还我大
《金刚经》是佛教史上最伟大的一部经典之一,包含了大乘佛教的最高智慧,被奉为“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是最能代表大乘般若思想的经典。《金刚经》的全称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名含义就是以金刚般无坚不摧的大智慧斩断人生的种种烦恼,到达清净的彼岸。真正读懂其中的精华十句话,就可以给你化解痛苦的源头,让你断一切苦。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译文:一切诸相都是虚妄不实的,不要执著于任何形象和境界,一切都会随顺而变。如果能够照见各种现象的空性,便是真正的悟到了佛性。世间所有成形成体的,都是以心执相、都是虚妄的。从大千世界到微尘,从国家到家庭,从感情世界到物质世界……无一例外,皆是因缘所生,并随条件之变化而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你若知道见诸相是虚幻相,就见到了一切事物的本来面目,即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黔安居士,八桂老人,江西修水县人。北宋诗人、书法家。元丰三年(1080),黄庭坚入京为官,被任为吉州太和县(今江西省太和县)知县。元丰八年三月,被召入汴京任秘书郎,因司马光的推荐,参加了《资治通监》的校定工作。十月,被任为神宗实录院检讨官,集贤校理,主持编写《神宗实录》,被任为国史编修官。后因卷入王安石与司马光革新和保守的斗争的旋涡,以"诬毁先帝""修实录不实"加罪,于绍圣元年(1094年)十二月,黄庭坚被贬为涪州(今四川省涪陵县)别驾、黔州(今四川省彭水县)安置。在黔州四年,寓居开元寺摩围阁诵书、写字、艺兰,沉醉于艺术世界之中。绍圣四年十二月,朝迁以"回避亲嫌"为由,下诏庭坚移到戎州(今四川省宾市东北),住在州南的一个僧寺里。为了避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山东琅琊人,西晋末年随晋室南迁,永和元年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后,定居会稽。王羲之十分重视书法理论。父亲王旷从小就悉心指导他钻研《笔论》,他善于将笔论中的理论体味于自己的书法实践中。而且转益多师,精研诸体。经过多年的磨练,终于创造了流畅的行体。王羲之创造行书、草书与他的爱好有很大关系。王羲之一爱兰、二爱鹅。山阴昙酿村有一位道士养了十余只鹅,王羲之一早就乘小船前去,见鹅后,非常喜欢,想买,道士不肯。再三求售,老道说:"我想请人写《老子》, 缣书早备,无人能为我写。若你能为我写二章《道德经》,就全部奉送。"王羲之很高兴,就提笔写了半天,而后"笼鹅而归"。王羲之居地盛产兰花,王羲之常欣赏庭院、厅堂、书房中的兰花。(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时年51岁,约孙统、孙绰、
春秋时期,位于长江下游的吴国(今江苏苏州)越国(今浙江绍兴)战事不断,世代不和。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死,勾践(前520—前465)即位,吴王阖闾趁越丧乱之际兴兵伐越,勾践起兵抵抗,大战于模李(今浙江加兴)。吴军战败,阖闾负箭伤死于回国途中。其子夫差即位,时时不忘杀父之仇,日夜练兵,以图复仇。勾践闻吴王日夜练兵,不听范蠡劝阻,于公元前494年率军攻吴,两军大战于夫椒(今江苏吴江),越军大败。勾践带着败兵5000人逃回会稽山(浙江绍兴南部山区),被吴军包围, 勾践无奈,让大夫文种贿赂吴太宰伯豁,向夫差请求称臣纳贡。夫差不听相国伍子胥的忠告,答应了勾践的请求,将勾践夫妇掳到吴国为他服役。勾践将国内事情托付给文仲大臣,带着夫人和范蠡去吴国为奴。见国君为保国复仇甘受屈辱,越国的大臣、百姓哭着为他送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305首诗歌,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对于《诗经》,评价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不学诗,无以言”,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司马迁说“《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译: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成河滩。美丽贤德的好姑娘,正是我的好伴侣。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