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人生于世,心态很重要!心态的好坏,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的人生。拥有良好的心态,可以活得轻松、行得自如,办事顺风顺水,人越来越有能量;而没有良好的心态,不仅活得疲惫、走得坎坷,工作交往四处碰壁,人也有可能变得越来越阴暗。人最好的心态,来自于思想深处对人生的正确态度——对过去释怀,对未来不忧,对当下珍惜。如此,才可以在人生旅途中平平和和,轻捷前行。1、对过去释怀往事如昨,每个人都有不堪回首的过去,频频忆起,总觉得走了太多的弯路、有过太多的失去、存在数不清的遗憾。然而,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倘若一味沉溺于过去,对过往的人和事想不开,执着于曾经的伤痕,那么,就会有太多的“沉重”压在身上,不仅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还会错过更多未来的美好。泰戈尔有一句话:“如果你因为错过
这世界上的贼人太多了,多如牛毛,而我们心中的贼更多,多如恒河沙数。对于精通儒道佛的全能大儒王阳明来说,除了治心是世界上第一难事之外,其他的一切,不过是天上的浮云而已。这世界上充满了贼人。有窃国的大盗,有穿墙过壁的小毛贼,有呼啸山林的山贼,这些其实不足为惧。因为他们是外显的,是现实的,用武力就能解决。而存在于我们心中的贼,却很少有人能战胜它。因为,人毕竟是欲望的动物。按照中国儒家的观点,既能克己,又能成人的人,就是圣人了。而按照道家的观点,能做到扫除心中的种种杂念绮念,做到无己无名无功,这同样是圣人神人和至人了,这就达到了逍遥的境界。这是中国人的理想人格。而所谓理想,从来都是立于最远的地方,不容易达到的彼岸。明朝正德十三年。王阳明率兵剿匪,而匪患已经蔓延了数十年。王阳明仅仅用了几个月,就完成了
说起贾府中最有权势的女人,那自然非贾母莫属了。这个被众人看作福星的老太太,表面上似乎只是个和蔼可亲、退居二线享清福的老人,实际上却对贾府上下的大小事物了如指掌。细看之下便会发现,贾母才是隐居幕后的操盘者,同时也是洞察一切的真正智者。01、不摆架子,雅俗共赏。贾母出身名门,对艺术有着极高的修养和品味。她喝的是老君梅,泡茶用梅花雪水,听戏也别出心裁,让戏子们在藕香榭的亭子中表演,一阵风吹来,乐声恍如仙曲。文化方面,连黛玉都曾出过错的行酒令,贾母却能对答如流、纤毫不错。有一次,她将珍藏的皮衣送给薛宝琴,多年前的样式却毫不落伍,而且宝琴穿起来极为合身,引得众人都说宝琴像画中人。湘云更是称赞说:“这一件衣裳也只配她穿,别人穿了,实在不配。”这不仅是因为宝琴风姿绰约,也可看出贾母对穿衣打扮造诣颇深。游赏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创立了伟大的“心学”体系,是中国历史上位居第一阵列的大哲。他的思想一出世,便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几百年来,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了海内外无数人,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康有为等都从中受益。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断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日本英雄西乡隆盛曾说:“修心炼胆,全从阳明学而来。”纵观王阳明的一生,历经坎坷,遭遇的磨难是常人所难以想象的。他的成长经历,也为我们指出了人类心灵的无限可能性,甚至包括身体健康和改变命运。01、修好自己这颗心,可以百病不侵在虔州时,陈九川病倒了。王阳明说:“关于病这个东西,格也很困难,你感觉如何?”陈九川说:“功夫的确很难。”王阳明说:“经常保持快乐、乐观的心情,即为功夫。”可能大家在现实生活中看到过很多这样的例子:两个得相同疾病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导弹之父”1911-2009,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1957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被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和全国政协副主席。曾被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从人体科学的观点,中医有许多比西方医学高明的地方,但将来的医学一定是集中医、西医各民族医学于一炉的新医学。医学的前途是中医现代化,而不在什么其他途径。人体科学的方向是中医,不是西医,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 01 中医包含着科学真理 1、我们知道中医包含着科学真理,非常宝贵的科学真理,但人们“以貌取人”,怀疑中医有没有真理,或进而认为中医是封建糟粕。(1984年5月16日致李印生——《钱学森
《周易·系辞下》中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小胜靠智,大胜靠德。一个人的德行里,藏着他的人生起落。若是一个人名不副实,只会压垮自己。1、德薄而财厚,财必移其位古人云:“无德无行而取厚利,必有奇祸;善行善德而受磨难,多有后福。”一个人得到了和自己品德不相符的财富,只会让这些财富压垮自己。因为没有品德的人,在过多或者来得容易的财富面前,会迷失自己的心智,让欲望吞噬自己。一夜暴富,是很多人的梦想,小何因为一张彩票实现了这个梦想,可是因为德行浅薄,这突如其来的财富并没有给他带来幸福。有了钱的他沉不住气,出门大手大脚,迅速引来了一群狐朋狗友,也引来了一些贪慕钱财的女人。听着身边人的恭维,他格外厌烦妻子的唠叨,最终在纸醉金迷里迷失了自己,执意要和妻子离婚。甚至
这个国家从来不缺磨难,这个国家从来不怕磨难。这是一位久经磨难唯一不死,永远也不会被打垮的伟大英雄!他的名字,叫做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惟一文明从未中断过的民族。中国曾经被打败,但中国文明从未被摧毁!屹立东方5000年的中华文明史,为什么绵延不断?每一位国人都应好好读读这篇文章。此刻,我枯坐在静静的清华园里写下此篇文章,就是担心当今和未来的人们在历史书上往往看不到一些很关键的东西。我们有些历史书总在讲着哪个皇帝和他的弟弟搞什么阴谋,和哪个妃子谈恋爱,永远讲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重大的事情却都没有讲。文化成熟的标准是什么?第一,必须有文字。第二,必须有城市式的居住方式。城市可以小一点,但必须有居住的方式。第三,必须有青铜器。所谓有青铜器就是必须有金属冶炼,青铜的冶炼熔点很低,人类最早能冶炼青铜
篆刻,又称金石之术,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之一。它的由来,可追溯到远古。篆刻一词,虽是在元代以后才有的,但刻字的技艺在我国已非常悠久,它几乎与文字的产生同时存在。在距今六千年的西安半坡村遗址的陶器上就有了类似文字的刻画。到三千七百年前的商代,刻字技术已经很高超了,并已有专人从事这种技艺。主要是在兽骨龟甲上刻文记事,留下了大量的实物和所形成的文字体系。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有瘦硬挺拔的细笔,有浑厚雄壮的粗笔,高古典雅,刚劲有力,形义兼备,变化多端,已具有相当的艺术水平。随着刻字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社会活动的需求,印章也就应运而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我国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的殷墟获得了三方商玺,经辨认,一方为“亚秦氏”,一方为“瞿甲氏”,另一方文奇难识,这是至今我国发现最早的印章。可知篆刻在我国源远流长
韩天衡 ,1940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苏州。号豆庐、近墨者、味闲,别署百乐斋、味闲草堂、三百芙蓉斋。擅书法、国画、篆刻、美术理论及书画印鉴赏。昨天,著名篆刻家韩天衡在朋友圈晒出照片,他在眼底出血的情况下,一定要操刀治印,并要将这方印送给它的主人:钟南山!韩天衡对新民晚报记者说,他从不主动刻章,但是近日被钟南山院士刷屏,他从新闻上了解到钟南山院士所言所行,为他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所以破例刻一枚,赠予钟南山院士。韩天衡的边款是这样刻的:“重任在肩,担当于心,时代楷模,世人崇敬。制赠战斗在武汉疫情一线的南山院士。庚子孟春八十一叟韩天衡。”刻好这方名章,韩天衡先生不仅小心翼翼地盖到印谱上,还把整章、边款及印面拓印下来——对于这方印的印面,新民晚报是这样解读的:印面正气浩然,左右呈对称结构,
金鉴才,知名书法家,义乌市大陈镇红峰人,先世本姓刘,后改金姓,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任西泠印社副秘书长兼国画研究室主任,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杭州吴山书画院院长。现为西泠印社出版社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中国花鸟画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工行书及篆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书展。编著有《梅》、《竹》、《兰》、《菊》技法画谱和《金鉴才作品集》等。一般来讲,诗书画印包含的是四个不同的专业领域,但我今天要讲的“诗书画印”,则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是每一位篆刻家、书法家、国画家、古诗文家都应该具备的综合修养。这些修养的养成和概念的形成,是我们民族文化艺术几千年发展进程中逐渐融合积累起来的。作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