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如何一边住着窝棚,一边建大厦?作者:苗兆光,华夏基石高级合伙人、首席专家,华夏基石大师塾训战导师来源:华夏基石管理评论 guanlizhisheng2015站在企业的角度,构建组织能力时我认为要关注几个现实问题。01第一个问题:如果说组织是一座大厦,这个大厦怎么盖起来?企业建组织能力时,令人头疼的常见问题有两种:第一种是在没有什么管理基础的情况下怎么建大厦;第二种是家里有一个窝棚,人还得在里面住着,如果把窝棚拆了,下雨的话立马就会被淋着,不拆的话好像还没法建大厦。就是原来有一些东西,也在发挥着作用,怎么在这个基础上建起组织大厦,这个过程应该怎么一步一步地走过来。又不能拆窝棚,又要建大厦,这个过程就是企业特别头疼的地方。大多数企业是第二种情况:家里已经有一个窝棚了,或者有一个小危楼,怎么一边继
导语:疫情之下,远程办公成为常态,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本文与大家探讨。因为疫情影响,孩子们都在家上网课。我和朋友们聊天,发现孩子在家学习都会经历两个阶段。最开始,她是很开心的。为什么?因为不用上学了,不去学校,好似是非常自由的。但过一两个月后,就完全逆转了,孩子会越来越焦躁,甚至爱发脾气。曾经享受的“自由”,成为了负担。其实成年人也是如此,最近疫情反弹,很多企业也不得不开启远程办公模式,疫情持续了很长时间,导致我们有些习惯也回不过去了,所以未来远程办公是常态。最初的一段时间,在家办公,无拘无束,可以暂时选择躺平。但时间一长,就会特别难受,甚至焦虑,因为工作效率变差了,失去了掌控感。所以最近也有很多人私信问我,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管理者很关心如何提高团队工作的效率,员工个人也想知道如何提高自己的工
痛苦不在于事实,在于我的感知中 01全然经验痛苦,痛苦将转化为喜悦成为觉醒的并不意味着你不再面对挑战和困难的情绪,如恐惧、伤痛等。这些都是头脑一部分的经验,头脑就是这样开始的。所有灵性过程的目标就是将我们带进这样不抗拒的意识状态,我们就可以毫不费力地经验与感受自由。自由意味着你能去经验,你可以迅速地将注意力放在它上面,将伤痛的经验转化为喜悦。我们无法阻止这些感觉流动,当我们全然经验时,我们就可以看到伤痛转化为喜悦,情绪就不再控制你了。我们如何定义喜悦的经验?内在的宁静,意识的定静,以及觉知。就是没有能量的损耗,能量被保存了下来,那份能量就是你所经验到的喜悦。当你因为缺乏内在的定静而丧失能量时,就会经验到内在的冲突和痛苦。当你经历这些经验时,你感觉自己很低落。当你移动到喜悦与感激的经验时,你感
数字化时代,企业面临着什么样的发展环境?面向未来,企业的发展逻辑有何转变?北大国发院与腾讯财经合作推出《全球经济十一问》系列节目,林毅夫、张维迎、姚洋、黄益平、陈春花、刘国恩、余淼杰、宫玉振、雷晓燕、卢锋、杨壮等11位北大国发院顶级教授重磅解读影响全球经济的11个关键之问。本文为节目中陈春花教授这一期的内容精编,她就企业的数字化进程、企业的管理与共生等话题分享了多年研究与看法。来源:腾讯财经与以往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不同,新冠肺炎疫情给企业带来的冲击和考验是前所未有的。这场危机中有的企业就此倒下,而有的企业则凭借数字化能力逆势而上。同时,现在的社会环境对企业的绩效影响日趋复杂,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已经不仅仅是内部,外部因素产生的影响更大。在此背景下,企业该如何实现自己的数字化转型,企业的管理又
导语:中国大多数企业,只有在顺境中经营的经验,缺少逆境经营的经验。4月份,很多企业家比较崩溃,因此我借用周日读书会时间,推出4场直播栏目,和大家分享企业如何打赢非常规战役,本文整理自上周日的直播,希望对你有些帮助。这是管理百年读书会的第31篇文章最近,很多民营企业的老板,都在感慨:现在太难了。因为他们背后是成百上千的员工,而每个员工背后是一个家庭。作为老板,觉得撑不下去了,就算不创业,其实生活也过得去。但是,一想到背后的员工,就感觉必须坚持。我很理解这种感受,因为我和俞头有不下10次想关掉公司。目前企业家们的中坚力量,大多出生在60年代,70年代。大家经历着中国经济巨变,也刚好赶上人口红利期,创造很多经济奇迹,大家几乎一路在顺境中快速扩张,缺少在逆境中经营企业的经验。那么,面对逆境,在困难模
为什么同样的人和资源,交给不同的管理者,产出的绩效却完全不同?组织绩效最重要、关联度最高的是管理者。如果管理者胜任,就可以让下属产生绩效,这就是管理最大的魅力。在管理中常有这样一些现象:很多管理者很在意下属的能力。下属的能力可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下属的直接上司能不能让他产生绩效。很多时候管理者看到人员流动会非常紧张。其实流动是正常的现象,几乎没有人愿意固定在一个岗位上,人不流动也许是因为安于现状不求发展。努力了很久都不产生绩效,很多人会觉得是运气不好。绩效的产生在更大程度上是源于工作、岗位,以及上司的支持。只有将你的努力和上司的支持加以组合,才可以取得绩效。组织的绩效最重要、关联度最高的是管理者。如果管理者胜任,就可以让下属获得绩效,这恰恰是管理最大的魅力。如果在管理理论上不清楚,可能
有老板跟我说:“Cherry,因为疫情,公司业务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有一部分员工,还是没有紧迫感,对工作很敷衍,我苦口婆心地告诉他们,要认真一点,但他们还是不听。我想把这几个人裁掉,可以吗?”我认为这不算裁员,从基数来看,只能算是正常调整。在没有疫情的情况下,在环境很好的时候,也是需要淘汰人的。为什么?因为企业里的人才不流动,企业就会变得没有活力。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坚定的执行271的原因。要不断清理掉不合适的人,同时引进和培养更优秀的人,让高成长、高潜力的年轻人有希望有机会,从而提高组织整体的人才密度。组织的活力怎么来的?就是要流动,这样组织才是处于健康状态。01疫情之下,会加速淘汰“巨婴员工”那么应该淘汰什么样的人?疫情之下,会加速淘汰巨婴员工。“巨婴”指的是:虽然已经成年,但心智仍然停留
文 / 杨杜,华夏基石大师塾首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管理学家,《华为基本法》起草人之一来源:华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根据杨杜教授华夏基石大师塾2021级3班(第三期)内部授课节选我们说,管理一个家庭,并不比管理一个组织更容易。但如果做领导的,把员工当成孩子,或者把下属当成战士,就不是一个概念。前者是家庭思维,后者是组织思维。从组织思维升维到大的国家思维,中间又要跨越好几个台阶。01思想传承是企业最大财富企业家有四个孩子:产品、技术、公司、思想。技术支撑了多种多样的产品。多样的产品可以组成多元化的公司,或者形成分、子公司。但是最终,企业家要有思想,用思想来管理这自己庞大的公司、技术和产品,并且带领这四个孩子一级一级地往上走。按照这种思路,我们看看,中国
数字化时代,协同共生已成为一种基本生存状态。面对新的变化,如何打造更有意义协同、更有价值合作、更具任务创造的新组织形态?4月23日,在腾讯研究院主办的“寻路2022 腾研知识周”系列直播中,花老师以《数字化时代组织进化新形态》为题分享了她的组织研究成果。01协同共生论的提出源于数字化带来的两个变化我用两个角度来展开关于组织进化和组织发展的话题讨论。第一个角度,数字化对企业边界和行业边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企业边界中,我们基本可以把企业分成两类,一类叫数字化转型者,一类叫数字化颠覆者。也有人称为数字原生企业和数字转型企业,无论用什么名称,我们会发现数字技术使得企业现在站在两种类型当中。各个行业边界都因为数字技术的出现被调整,包括三个不同的维度:数字化提升附加价值,很多行业的价值空间被调整;原有
前两天,有粉丝在后台留言问我:“Cherry,为什么我做了管理,却成了团队中最忙的人?”管理者忙可以理解,因为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一大堆事情都需要去做,你怎么可能不忙?可是,如果团队里就你一个人忙,其他人都很闲,那就说明你的管理出了问题。出了什么问题?你成了下属的“替身”,做了本来应该对方做的事情,让下属的猴子,跳到了自己的背上。我想告诉你,做管理,千万别让猴子跳到你的背上。01别让猴子跳到你身上什么是猴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其实是威廉·翁肯提出的一个有趣的管理理论。他所谓的“猴子”,指的是工作和责任。我举个简单的例子:你给下属布置了任务,让他写一个项目运营方案。过了一会儿,下属过来找你,一脸愁苦:“领导,这个事情,我该怎么做?”你告诉他,“你让我先我想一想,一会儿再告诉你!”过了半小时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