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来源 | 醒读书摘作者 | 醒读君胸怀,是委屈撑大的。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会经历各种挑战和委屈,而一个人的格局往往是在这些委屈中逐渐形成和壮大的。正如有句话所说:“世间之大,无奇不有,人生之路,无坦途可行。”下面将分三个观点来阐述这一命题。01挫折是成长的催化剂人生中的挫折和委屈往往是成长的催化剂,塑造了一个人的格局。比如,历史上许多伟人如林肯、爱迪生等都经历过种种挫折和失败,但正是这些经历让他们变得更加坚强和睿智。爱迪生曾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只有在挫折中磨炼,一个人才能逐渐形成宽广的格局,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和坚强。02委屈培养了宽容和包容在面对委屈时,一个人往往会学会宽容和包容,这也是格局不断壮大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一个人可能会遭受他人的
作者 :儒风君 · 小西古人云:“常存空杯心,不为所知障。”心空,才能纳百物;人空,则能习千知。房子也是一样。不论房子大小,有三个地方留空,才能聚财兴旺,看看你家房子是不是这样?1垃圾桶要有空,财方进门 曾国藩家族留有祖训曰“治家八字要诀”:早、扫、考、宝、书、蔬、鱼、猪。其中,扫,便是打扫。曾国藩会带着孩子们清晨打扫房间,待到干净清爽后再开始读书学习。一来让孩子们勤劳,二来让读书成为一个习惯。在这样的家风使然下,曾国藩的儿子们也不负众望,在各自的领域有所成就。干净,是一个家聚财的信号。哈佛商学院研究表明,房子干净的家庭,往往幸福感更强;反之,则会把生活过得一团糟。可以说,家的环境,随时随地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状态和质量。小说《海边的房间》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叔父住在一个逼仄的弄堂里,小小的
编者按:“清代碑学书法四家”论坛自2022年5月开始,向“清四家”碑学书法研究专家和学者约稿,同时面向社会征稿。自2022年11月开始,《中华书画家》杂志连续四期推出邓石如、何绍基、赵之谦、吴昌硕“清四家”碑学书法研究专题。本刊公众号也将陆续节录推发,以飨读者! 2022年11月碑学建构中的师法取向及相关问题——以邓石如、何绍基、赵之谦、吴昌硕为例□陆明君碑学是相对于帖学而产生的一个概念,本指北朝碑版之学,亦即楷书,这在清人的碑学著述中已有所论。对“碑学”内涵的理解,目前学界尚存在一些分歧,主要是多将篆隶也纳入到碑学的范畴,将清代前期的篆隶复古与实践也视为碑学的开启;另有因风尚所及,而将行、草书中援入方笔拙势,习惯上也视为碑学之列。就目前书法界多数人的理解或社会认知生成的观念,“碑学”
古意挽可回 俗书期一荡——何绍基书学的意义□吴高歌何绍基重视北派而贬抑南派既是一个地域视角的观察,又有笔意上“篆分”之意的考量,其结论足以表明在清代书学中的碑派倾向和定位。如果进一步从何氏对“古意”的呼吁与对“俗书”的针砭考察,同样会发现何氏所谓的“古意”实则是指含有篆分笔意或八分意矩的碑版,而“俗书”则很明显是指南派的姿媚、缺乏骨力的刻帖或书作。何氏对古意与俗书的褒贬直击碑帖的精神气质层面,较之从地域、笔法角度的分别、褒贬更深入,更透彻,其审美取向也表露无遗。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何氏碑派的定位也更清晰、分明。早在道光己亥年(1839),何绍基典福建乡试副考官之暇,游览鼓山、乌石山,观摩唐代李阳冰篆书,颇发感慨,以诗记之云:“昨登波若台(在乌石山),快睹少温迹。力争崖气高,势若仙掌擘。更有王
清代书风●何绍基书学渊源及对现代书法创作的启示何绍基是中国近代书法史上一面伟大的旗帜,作为著名的书法大家,“先生于学无所不窥,尤精小学,旁及金石碑版文字,书法具体平原,上溯周秦两汉古籀,下逮六朝南北碑碣,搜至千余种,皆心模手追,卓然自成一家,草书尤为一代之冠。……是编考订金石,精审翔确,即一字一画之微,亦必剖析无遗,折衷至当。乾嘉以还,藏金大家首推文达相国,于《积古斋》犹然多所举正。同时吴平斋、僧达受诸名辈有所考论,辄与往还商略,其擘精独到处,要必加人一等。在湘沅学派中,若先生者,可谓嗜古采奇,别开蹊往者矣。”(吴隐《东洲草堂金石跋语》)。 一、何绍基生平及书学概述 何绍基(1799~1873),湖南道州(今道县)人,字子贞,号东洲居士,晚号暖叟,一作猿臂翁,因其执笔县肘,若开劲弩,故取
来源 | 诗词世界作者 | 聂隐娘最近刀郎的《罗刹海市》火了。网上讨论火热,直接将《罗刹海市》带上热搜,播放量超25亿。网友一边听歌,一边在争论《罗刹海市》究竟有没有骂人。现代人骂人流行阴阳怪气,可曹雪芹骂人就直接多了。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就写下一首骂人最狠的诗,不带一个脏字,却骂得相当过瘾。迎春判词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这是《红楼梦》中贾迎春的判词,也是她的结局。在《红楼梦》中,贾迎春是个懦弱的小姐,奶妈将自己的金凤首饰偷偷拿去当了,她都不敢说出去。宁肯自己吃亏,一味只管息事宁人,不惹事端。命运无常,厄运偏找弱势人。生母早亡,父亲贾赦一味贪财好色。迎春大了,贾赦将迎春许给了孙绍祖。哪知孙绍祖是个泼皮无赖。一味好色,家里所有的媳妇、丫头都被他祸害遍了。喝酒、赌博样
来源 | 百草园书店作者 | 彩云追月人这一辈子,的确不算长,所以,最最应该讲究的,就是活得舒畅;人这一辈子,谁都不容易,所以,最最需要做到的,就是好好珍惜。我们的人生必须要美好,我们的生活必须要快乐。美,是无数人天天的祈盼,毕生的追求;笑,人人所想,个个皆愿。其实,最美的,就是你那颗美好的心灵,就是你那种阳光的心态。最乐观的,还是你那颗阳光的心灵和快乐的心情。心里若有美,处处皆美景;心里若有笑,身边皆笑声。美,她有着人性之美,社会之美,家庭之美,亲情之美,爱情之美,友情之美…… 这所有的美,一直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性之美在于善。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她就像一颗种子,世世代代播种在人们的心田;她就像和煦的春风,时时刻刻轻拂着人们的脸面;她就像冬天里的
来源 |日行一善共修平台作者 | 云谷师经事长志,历事成人。《广韵》中有言:“耐,忍也。”有所承受,事才能有成;有所忍耐,德行才能有全。一个人最后能走多远,就看能否做到一个“耐”字。01耐得住寂寞,沉淀自己古人云:“独来独往,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人生,总会走过一段“潜水艇”似的生活。短暂隐形、找寻目标、默默忍受、积蓄能量,最终才能浮出水面。施耐庵原叫施子安,起初他创作《水浒传》时,总是耐不住一个人寂寞的日子,常常写着写着就不愿再写。直到有一次,他写头陀敲木鱼这一段,便想起来东林庵中珍藏的木鱼木槌,就问住在庵内的好友:“你这庵内木鱼木槌,怎么一直不见拿出?”好友说:“这庵内原住着一个老和尚,他三十多年如一日独自一个人枯坐在庵内敲木鱼,居然把木鱼敲出了一个坑,我为了纪念,所以便把这木
来源 |日行一善共修平台作者 | 云谷师 心存善意、推己及人鲁迅先生有言:“合伙租船船会漏,两家喂驴驴会瘦。”有人的地方,就常有私心杂念,明争暗斗。却不知,生活里搬起石头最容易砸到的,反而是自己的脚。与人相处,互相为难,彼此刁难,永远是人性里最大的愚蠢。01为难别人,也是为难自己袁术和袁绍袁术同出生于四世三公的袁家。董卓乱政后,家主分别将其派往占据南北要冲之地,两人遥相呼应,连董卓都深深掩忌惮。但是,两兄弟却因一庶出,一嫡传关系,一直互看不惯,相互为难。尤其是在十八苦诸侯讨董时期二人更是明争暗斗,互相拆台。袁术与袁绍死对头公孙瓒来往密切,袁绍更是与袁术强敌刘表互通有无,同时不停地彼此刁难,拖对方后腿,使得讨董失败,被其跑到了长安。直到袁术称帝后,被四方围攻,袁绍则作壁上观,导
作者 :儒风君佛家有一个概念,叫“业力”,意思是:你的思想、言行都会带来不可抗拒的善恶果报。换句话说,人一辈子的命运其实早有轨迹。你这一生,享的福,吃的苦,都是注定。1穷通夭寿,皆有宿因古语云:“祸福穷通,皆有定数。”一个人的贫穷与富贵、长寿与夭折,都是有其因果的。袁了凡先生曾经偶遇相术奇人,此人断言了凡一生的功名富贵及儿女缘分,竟与了凡后来的经历分毫不差。可见,人的命运,不论好坏都是老天的安排。有些人天生条件优越,家境富裕,顺风顺水;有些人却命运多舛,经历种种磨难。这就叫:“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所以,真正的智者往往都懂得惜福。弘一大师曾将一把伞用破后,请人缝补。这把破伞缝缝补补多次,跟着弘一大师数年。就连衣物,也是五六年都不曾更换。有人不解,他却解释说,自己福薄,好东西没有胆量受用。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