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中庸》:什么样的人才有大智慧
萧祥剑 讲述 谦德君整理
(编者按:本公众号自即日起将陆续连载萧祥剑老师讲解《中庸》的讲解文字。欢迎各位读者持续关注。)
我们再来看下面一章,第七章,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攫陷阱之中,而莫之知避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这里还是引用孔子的话,举出一般人不知道行中庸之道,不能够行中庸之道。用孔子的话讲,“人皆曰予知”,一般人都说予知,予是自称,人人都称自己是有智慧。
下面就讲:“驱而纳诸罟攫陷阱之中,而莫之知避也。”人家把它驱赶到哪里呢?纳诸当肉质讲,把它驱入到罟攫陷阱当中;罟是什么?罟是过去网捕,网捕鸟兽、鱼的;攫就是在陆地上,捕野兽就用攫;还有陷阱,陷阱是在地上挖一个坑,挖好之后在坑的旁边用野兽喜欢吃的食物引诱它们来吃这个东西,野兽来吃,一不小心就掉到陷阱里面去了。
这个是拿野兽比喻什么呢?比喻人,人遇到什么呢?遇到这些诱惑就不知道逃避。一般人比如说自己很有智慧,但是遇到这些世间的诱惑之后,往往就没有智慧了,堕入了这个陷阱里面。我们不用看别人,自己都是如此。下面又讲了“人皆曰予知”,一般人都说,我有智慧啊,你有智慧吗?孔子就讲到一个事实证明我们都没有智慧。确实如此,我们对照自己,确实是一个没有智慧的人。“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择是选择,选择中庸之道。
我有智慧,我知道中庸之道的道理,我也能按照这个道理去行,这是他选择的,选择了能有几分,有时候碰到了,行为确实也合乎中庸之道了,但是不能期月守也。
期月在这里当一个月讲,期有好几种讲法,也有当一年讲,也有当一月讲,就是说连一个月都做不到,这是我们一般人。
但是真正的圣贤,像颜回,《论语》上讲“其心三月不违仁”,他的仁心能够怎么样?能够连续三个月不违背仁道,这是颜回能够做到的,一般人办不到,一般人择乎中庸,一个月都不行,不仅是一天或者几天而已,甚至于一天都做不到几个小时。
这就证明了什么呢?证明我们没有智慧,真正像大舜这样的圣贤,他能有智慧,如果我们能够像舜那样好问而好察迩言,能够隐恶扬善,能够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才能够称得上是有大智慧人。
普通人,孔子不跟他讲理论,不跟他辩论,拿比喻、拿事实来讲,证明你什么呢?证明你没有智慧。尽管你说嘴上说自己有智慧,但实际上没有智慧,为什么呢?就跟那些鸟兽一样被人家引诱,就堕入这个陷阱里,都不能够逃避。我们人也是如此,鸟兽被食物所诱惑,我们仍被世间的财、色、名、食、睡这些被五欲所诱惑,六尘所诱惑,明知道有危险而不能够质疑。这是我们讲的第七章。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guoxue/9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