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588页

04月15日

庄子:明白道的本质,懂得顺应自然,才有“安之若命”的豁达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411次
庄子:明白道的本质,懂得顺应自然,才有“安之若命”的豁达

庄子:明白道的本质,懂得顺应自然,才有“安之若命”的豁达。很多人在生活中,都面临着这样一种状态,总有一种事与愿违的感觉。当自己努力的为了一件事情拼搏奋斗的时候,最后却总是达不到自己所期望的目标。有的时候认为是自己的努力不够,但是殊不知,事物本身都存在的一个规律,正所谓说“富贵皆是命,半点不由人”。有的时候个人主观的努力,并不能改变客观的本质,当面对着这一切的时候,我们只有顺应自然,才是最好的状态。在《庄子》“大宗师”这一篇章之中,借由庄子对道的一个阐述,说明了大道有为无形的一个道理,阐述的是道的一个本质,说明了事物本质客观的一个存在。通过这些故事人物的对话,以及心境的描写,描述了庄子思想的内涵特征。这一篇章的思想是庄子思想的一个核心,也说明了富贵皆是命的一个本质道理。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04月15日

句子迷:庄子中十句最美且有哲理的句子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369次
句子迷:庄子中十句最美且有哲理的句子

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庄子“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

04月14日

都写《圣教序》,它到底好在哪?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630次
都写《圣教序》,它到底好在哪?

王羲之不但精笔法,且于结字处理也是鲜人能及。后来也不少有用笔一流的大家,但细品其单字,尤其是在纵横取势、对比变化、奇肆古风等方面比起王羲之来,手段总归有限。王羲之写字,遵法守律而合于自然。《圣教序》则完美地收录王羲之行书精华,单字最多,变化最为丰富,历来学者,无不奉为圭皋,可谓高峰。下面,为大家分析《圣教序》究竟好在哪?一、字法无常,尽得其势在《圣教序》中,王羲之结字表现淋漓尽致。该方的方,该圆的也一定圆,长的长短的短,字形特征被强调,字体动感十分明显,字和字之间字形区别变化无常,如下图,方圆尽得其势。二、外定内变,大开大合外形既定,内部的点画就可以尽可能多的寻求分割变化,以增大同类外形字的细部区别,使通篇变化更加丰富。如下图“载”字的几个横画,“来”字的两个横画和两组左右连带点的开合对比;

04月14日

行书经典《圣教序》,为啥总是写不好?恕我直言,你方法不对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450次
行书经典《圣教序》,为啥总是写不好?恕我直言,你方法不对

不知道有多少朋友写过王羲之的《圣教序》,写过的朋友肯定有感触,是不是感觉很难写出原帖的味道?注意,这是说的是写,而不是又描又画的临。那么,我们就要思考了,为什么写不好呢?其实,主要是方法不对。作为传世的行书经典,《圣教序》历来是书法爱好者重要的取法对象,可以说是学习行书道路上躲不开的一座大山。有时候在网上看到一些临摹《圣教序》的视频,发现有些朋友为了追求原帖的形似,可以说是想尽了各种招式,看他们在那里满头大汗的描画,确实非常的辛苦。不过,小编在这里要说的是,如果采取那种临摹方式,最后的收获可能只是微乎其微。那么到底该怎么写呢?个人有以下三点建议供参考。一、临摹的目的是什么?临摹法帖只是为了追求形似吗?如果你还报有这种想法,还在那别扭的又描又画,那你的提升道路将会非常的坎坷。为什么这么说呢?因

04月14日

临圣教序是临原大还是放大?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0203次
临圣教序是临原大还是放大?

我是宇航,根据我的经验,临圣教序,应该用原碑大小的字帖(单字大概二三厘米),稍放大临(本人临大概五厘米左右),精熟之后向原帖大小看齐,也可以意临成十多厘米大字。这些都是可以的,而且各有优劣。下面我说说原因。圣教序,难在法度和变化,结构奇正相生,布白精妙。选帖千万不要选放大版,因为圣教序字一旦放大,就很单薄。尤其是那种黑白翻墨版的字帖,千万不要买。定价死贵,还没什么用,大多出版社是坑钱的。选帖就选原大的或者稍放大一号的帖,某宝上几块钱一本。圣教临的好不好,关键在会不会读帖,而不是在买什么样的字帖。临圣教如果临的太大,则笔法失真。如果临的太小,用笔能力还不到。小字的用笔是最精到的,古人很少写大字。但是从小都写小字。小字只要精熟,用其笔法,可写大字。但是先写大字,再写小字可就不一样了。小字因为小,

04月14日

如何临写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689次
如何临写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

1. 纸的使用上选择质地细腻不粗糙又有吸水性的毛边纸或竹纸,力求接近晋人的用纸。王羲之用的毛笔是鼠毫,今天很难选到它,但我们可以用性能与它相似的狼毫或兼毫。纸和笔如果选用现代人喜欢的生宣和长峰羊毫,由于生宣的吸水性能强,长峰羊毫又难于控制,在临摹时就无法顾及其笔法,而把主要精力放到工具的使用上了。这对初学者是极为不利的。2. 在临习时,字的大小要接近原帖的大小。明代丰坊在《童学书程》中明确告诉我们学行书是先小后大。如果我们仔细研读古人书迹就不难发现褚遂良、赵孟頫、董其昌等临摹王羲之的作品都是与原帖样大的。书法在古代主要是供文人案几上雅玩的。因此,他们写的字都比较小,丰富的笔法是通过手腕的几个微妙动作来完成,到了明清书法作品开始悬挂于厅堂,字被写大了,原来丰富的笔法变成为几个简单的明显的动作。

04月14日

如何临习王羲之《圣教序》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332次
如何临习王羲之《圣教序》

对于书法学习来说,临摹是一个痛苦但必不可少的过程,临摹是在为更好的创作打下基础。对《圣教序》这种笔法威严、构造完满、变化无常、刻工精良的碑帖,临习时必需心平气和,细致周到。无论从气势、章法,还是从用笔、结体,都须留意察看,细细体验。《圣教序》为弘福寺沙门怀仁集晋右将军王羲之书,字迹大小多为一寸之内,作为初学者不应该把字写得和原贴一样大,由于是唐人所集,《圣教序》中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唐楷的风格,点画劲挺,笔力凝聚。既欹侧险峻,又严谨工整。欹侧中保持稳健,紧凑中不失疏朗。初学者可以像临习楷书一样一笔一划的来临习《圣教序》不必操之过急追求行书的行云流水之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书写工具的选择尤为重要。在选择纸张的时候,不宜选用杂质过多,颗粒过多的纸张,最好选用质地细腻,吸水量少的纸张。熟生报纸

04月13日

南怀瑾老师:六字大明咒的奇特故事(观世音菩萨圣诞日)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562次
南怀瑾老师:六字大明咒的奇特故事(观世音菩萨圣诞日)

关于观世音菩萨的法门,大家应该都很清楚,尤其观音菩萨的慈悲威德,只要是中国人,或者韩国、日本、南洋等等国家地区,乃至隔山越海的西方世界,都或闻或颂,少有不知其圣号者。我说西方世界的人类也知有观世音菩萨,或许大家会有奇怪之感。譬如,以前有位委内瑞拉来此留学的同学,懂得许多他们民族祖先所传下来的咒语,我们教他念四臂观音的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咪吽”,他听后一念,大为吃惊,自言自语道:“唷!这个是我们老祖宗几千年前所教所传的嘛!”他说:“我们那个民族素来就念这个咒子。”我问他:“那么你们祖宗讲这个咒子怎么来的?”他说:“在最早最古老的时候,一个了不起的圣人传的,我们这个民族的子子孙孙,代代都知道。”由此可证明我们中国人所信仰的观世音菩萨,确是久远劫来,尽虚空,遍法界,以千百亿化身在各个世界广度众生

04月13日

南怀瑾:你常说的话,就是你命运的预言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472次
南怀瑾:你常说的话,就是你命运的预言

《南怀瑾:你常说的话,就是你命运的预言》古人云:命由己造,福自我求。人的命运怎样,和心态有很大的关系。一个内心狭窄,经常爱生气的人,由于气度小,经常会因为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开心,吐出长气。叹气是最不好的习惯,老人常说“一叹穷三年”,经常叹气的人,会赶走自己的好运气,吸引来各种不顺和倒霉事。01人,千万不要唉声叹气有些人经常无意识地叹气,连自己都无法察觉。经常叹气的人,心中有怨气,周遭都是不好的气场。叹气会呼出人体的元气,每叹一口气,就会少一分自信。没有斗志和信念的人,怎么会幸福呢?所以,千万不要乱叹气,否则一叹穷三年。越是在境遇不好的时候,越要让自己开心,给自己信念。“爱笑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越积极的人,运气就越好。生活里的好运气,大多都来自好的心态。悲观的越少,运气就会越好。古希腊有这样

04月13日

​南怀瑾:比得意忘形更可怕的,是失意忘形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595次
​南怀瑾:比得意忘形更可怕的,是失意忘形

南怀瑾先生说:我们常听说“得意忘形”,但是,据我个人几十年的人生经验,还要再加上一句话——“失意忘形”。有人本来蛮好的,当他发财、得意的时候,事情都处理得很得当,见人也彬彬有礼;但是一旦失意之后,就连人也不愿见,一副讨厌相,自卑感,种种的烦恼都来了,人完全变了,这就是失意忘形。先生说:小的时候老辈子人就告诉我们,年轻人出门,像大学毕业后两三年找不到工作,那个倒霉相,皮鞋也破了,西装牛仔裤已经发白了,头发留得长长的,然后履历表到处送,一看到就晓得是个倒霉的青年。碰到这样倒霉时,怎么办啊?勤理发,理得干干净净的;勤洗衣服,哪怕只有一件,晚上烫得笔挺,早晨出来还神气,把裤带可以缩紧一点,神气十足,工作才容易找到。是呀,南怀瑾先生是传达给我们,倒霉的时候,不要失意忘形,才能实现人生的逆转。失意忘形的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心理咨询|真爱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