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个磁场,无论你在何处,磁场都会跟着你,而你的磁场也吸引磁场相同的人和事。话句话说,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你是谁,就会遇见谁。你有什么样的磁场,就会过什么样的人生。情绪的正负,决定一生的命数一个人身边的一切,都是由他内心的想法和特质吸引而来。一件事情发生了,首先要做的是冷静地面对,想出合理的解决办法,而不是沉湎于痛苦,更不是急着抱怨。人很容易被自己说出的话所催眠,总是挂在嘴上的话,就是你的人生。你嘴上总是挂着抱怨,总是自怨自艾,那些由负面情绪所描绘的场景,很可能就是你未来的人生。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一别三年未见,苏轼和钱四
君子慎人所以交己,审己所以交人,富贵则无暴集之客,贫贱则无弃旧之宾。——汉 蔡邕《正交论》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的志趣、品德、事业都会受到朋友的影响,有的是好的影响,有的是坏的影响。 人生如有良友,不仅可以切磋砥砺,增长见闻,也可以互相提携,成为事业的基石。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选择朋友就是选择命运。先修身,再交友《菜根谭》:用人不宜刻,刻则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滥,滥则贡谀者来。待人不能太刻薄,如果太刻薄,那么那些想要帮助你的人也会离你而去。交友要有选择,如果太过泛滥,那么那些善于逢迎献媚的人就会设法接近。《易传》: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物以类聚,人与群分。一个人交到什么样的朋友,归根结底,还要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自己的修养无可挑剔,那朋友也自然不会差到那里去。
春风唤醒花中王,水墨含情分外香。石唤翠竹竹留影,芬芳犹在惹蜂忙。古往今来,牡丹就以其独有的风韵在众香国里风华绝代独领风骚,吸引着无数的画家为其倾尽翰墨洒尽丹青。纵观中国画史,善画水墨牡丹的画家不多,我们可以追溯到明代徐渭首创的泼墨法画牡丹,之后有沈周、唐寅、陈淳等,所画水墨牡丹,独成一格。到了清代有吴昌硕、任伯年、恽寿平、高凤翰、虚谷、蒋廷锡等人,所作水墨牡丹颇有格调。尔后近代,齐白石的作品中尤以牡丹为多,再有张大千、李苦禅、谢稚柳、刘海粟、王雪涛、黄胄等都曾画很多水墨牡丹,他们各有风格,或设色清雅,或浓淡相宜,或线条圆润。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当代实力派花鸟画家李立新先生的水墨牡丹图。众所周知,创作水墨牡丹不易,雅难求,以致画史上能数得上的画家甚少。通常在画水墨牡丹的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如用水墨
在死的一刹那间,一个人的神识,忽然像脱皮一样,与自己的躯体分离了。这时,一切的痛苦都消失了,感觉无比地轻快安乐。这种轻快安乐的感受却极为短暂,就像石火电光一样,立刻就消失了,自己又进入一个死寂的境界,什么感觉又都没有了。过了不知多久,忽然又如梦初觉,从那个死寂的境界中醒了过来,一切的见、闻、觉、知,都又清清楚楚,却又像在梦中一样,可以听见哭泣呼号的声音,自己回忆起来,才知道已经死了。这时,虽然也像人一样的有声音笑貌,但是活着的人,已经看不到自己,也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了。这时的自己,就是中阴身(中有身)阶段,也就是俗语所说人死为鬼的鬼身。中有身是由意识所生,是离开人的身躯之后,尚未转入六道另外一个生命之前的中间存在身。依照佛经的说法,中阴身由死寂境界中生起的时间,约为三天半,或者四天,没有确
中阴身就是这个生命死了,还没有转变成另一个生命以前,中间存在的这一段,叫做中阴,中国人普通叫灵魂。中阴身不是鬼,鬼是鬼道的生命,已经是另外一个生命了。中阴身虽不是鬼,可是比鬼还厉害,中阴身有神通的哦!中阴身有五通,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有神仙一样的神通,他什么地方都可以到,山河墙壁,时间空间,没有阻碍。在中阴身要生起的时候,忽然,好像人醒了一样。这个时候,要醒来的时候啊,佛经上告诉我们,一个强烈的亮光就来了,非常强烈。可是你要注意,佛经那么讲,不要上当,这个光,不是太阳的光,不是月亮的光,不是电灯的光,不是一切的光,而是智慧之光。在人刚刚断气时,阿赖耶识还没有完全离开这个人的身体,所以佛经的规矩,人刚断了气,不准搬动,起码要过一两天,因为这时你碰到他的身体,他还有感觉。你们
南怀瑾:男女行淫时,有好几亿的中阴身在看(绝不能邪淫!)作者:南怀瑾开示【行淫的实况】南怀瑾老师讲述:男女做爱时,有好几亿的中阴身在看!本文摘自《南怀瑾讲述人生的起点和终点》佛讲到,在进入娘胎的时候,通常的情形,中阴身忽然一个念头是性的欲念。如果看到男女在做爱,这一对男女跟他有缘,他就一下被吸过来,变成他的父母。当中阴身靠近的时候,没有看到人,只看到两个性器官在动作。如果他喜欢女的,好像自己变成男的跟这个女的在做爱,实际上就是和妈妈,那时入胎就变成男人了。如果喜欢那个男的,好像自己跟这个男的做爱,实际上就跟爸爸做爱,就变成女的了。中阴身在就要入胎的时候,会产生一些颠倒的妄想。如果投胎为男的话,那么就对母亲产生爱欲,而讨厌父亲;相反的,如果投胎为女的话,就对父亲产生爱欲,而厌憎母亲。 由于过
前言:南老师强调,人的生命与天地宇宙相应,须透过人的身心洞察把握宇宙生命的规律;同时,风为百病之源,在人体内部各个器官表现为气的不同现状,认识清楚对于养生和修行也非常重要。同时南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读古书,五千年前的文字、用语,透过南师的解释,得以让我们精确的衔接古老的文化精髓。文字部分:南怀瑾老师讲《黄帝内经-举痛论》(二)【黄帝问曰:余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所谓明也。】南师:转篇倒转来,从头念起,这篇说的什么?黄帝问曰,我出一本书叫小言黄帝内经,先引前面这一段话,我跟你讲啊,我来给你抓重点,所以你自己在大学里看不起老师的果报来了吧,果报马上出现了,现报。黄帝问曰,下面注解不要管,注解你回去研究,中文行的不管注解,注解算不定错
满院枇杷树树金,青苔绿绿石上新。但看清风袅袅处,不想鸟语扰尘音。枇杷在国画中是极富田园美好寓意的作品,果实硕大饱满,颜色金黄,寓意着果实累累,有着丰硕的收获。所以枇杷也是画家笔下的常客,如齐白石、吴昌硕、潘天寿等都是画枇杷的高手。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当代实力派花鸟画家李立新先生的枇杷图作品。李立新先生笔下的枇杷图挥写自如,墨韵苍劲高古。枇杷数枝,枝干直挺,穿插交错而又层次分明。用逆笔、枯笔,粗细有致,给人以鲜明的节奏感。设色明丽,显出枇杷长势壮盛,个个饱满,把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吉祥富贵,精致清脆的枇杷果实在惹人喜爱。作者用藤黄调花青成草绿色,而后用笔尖少调墨色写枇杷叶,浓墨表现脉络,枇杷下垂,挂满枝头,以藤黄没骨画果实,果脐用焦墨点出,果实或聚或散,错落分布,其间穿插墨叶,饱满和谐,自然灵
01闻院长上次分享人体的脊髓空虚而造成各种不同的疾病,并且这些病都是现代医学非常难治的一些毛病。闻院长比如糖尿病、帕金森综合症、老年痴呆等等毛病,都是非常难治的,这些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骨髓空虚,人的脊髓空虚就可以造成督脉能量失养,就无法输送到脑部,最后就会造成人体脑部功能失常或受损,造成人的记忆力、反应能力和应对能力严重的衰退,甚至丧失,所以一部分痴呆的人就相当于活死人。之所以会这样,最根本的一个原因就是在年轻的时候没有珍惜人体的‘精’,人体的精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当人的精气亏损的时候,身体就会很弱,甚至百病丛生,然后寿命减短,;当人的精气很饱满的时候,寿命就会延长,身体就会很强壮,即使生病,即使治疗起来也非常容易非常简单,恢复也非常快。比如颈椎病引起的手痛、手麻、头晕、耳朵
中医认为,肾强方体健,其乃先天之本!肾虚则体弱多病,更往往是加速衰老的罪魁祸首,同时,肾之康健还主宰着人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等。可见,肾之康健是多么的至关重要1养性修身 固肾保精第一步——养性修身:《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提到,“夫精者,生之本也。”肾所藏的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它是与生俱来的,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后天之精”是指人出生以后,摄入的饮食物通过脾胃运化功能生成的水谷精气,以及脏腑生理活动中化生的精气通过代谢平衡后的剩余部分,藏之于肾。肾为封藏之本,《素问·六节藏象论》中提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当今社会越来越开放,人们面临的诱惑也越来越大。青少年常“心神失守,相火妄动”,肾精暗耗,出现手淫甚至更为严重的恶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