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萧祥剑简介 - 第2页

08月20日

《中庸》:专注当下,才是修学中庸之道的关键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77次
《中庸》:专注当下,才是修学中庸之道的关键

《中庸》:专注当下,才是修学中庸之道的关键萧祥剑 讲述   谦德君整理(编者按:本公众号自即日起将陆续连载萧祥剑老师讲解《中庸》的讲解文字。欢迎各位读者持续关注。)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也。”道不行,就是指中庸之道不能够行于天下,很多人不能够照着这样去做,我知之矣。我知道是什么原因。夫子是圣人,他看得很明白。下面就讲“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知在这里当智慧的智来讲,有智慧的人过之,他对于中庸之道,行中庸之道,一行就超过了,愚者,就智慧不够的人。他对于中庸之道,在行的时候就赶不上,所以这两者这是两端,一个是过了,一个是赶不上。这个是讲到道之不行,为什么知者过之,愚者转移?我们拿行道来讲,根据郑康成的

08月20日

《中庸》:中庸之道至矣!为什么学起来却不容易?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71次
《中庸》:中庸之道至矣!为什么学起来却不容易?

《中庸》:中庸之道至矣!为什么学起来却不容易萧祥剑 讲述   谦德君整理(编者按:本公众号自即日起将陆续连载萧祥剑老师讲解《中庸》的讲解文字。欢迎各位读者持续关注。)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这里又引出孔子的话,中庸其至矣乎。这个中庸就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就是要我们明了这个中,明了中道,修中道就能够直接开发我们的本性。所以中庸之道可以说是好到不能再好了,没有比它更好的,叫至矣。这就是《大学》里面讲的止于至善。这是赞叹中庸之道。下面一句就讲“民鲜能久矣”,“鲜”郑康成的注解是罕的意思,少,罕见。这个意思是什么呢?民字,是当一般人讲。一般人很少能够长久地行中庸之道。这是郑康成的解释。后面还有一种宋儒的解释,朱子的解释,他认为中庸好得不能再好了,民鲜能久矣,一般人做不到,不能够这样实行已

08月18日

《中庸》:君子和小人有什么不同?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32次
《中庸》:君子和小人有什么不同?

《中庸》:君子和小人有什么不同?萧祥剑 讲述   谦德君整理(编者按:本公众号自即日起将陆续连载萧祥剑老师讲解《中庸》的讲解文字。欢迎各位读者持续关注。)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仲尼是孔子的字,仲尼曰,就是孔子说。孔子说什么呢?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中庸,“庸”是什么呢?根据郑康成的解释,“庸”是当“常”字来讲,用中为常道,君子它能够行中道。我们看《论语》里面讲君子的地方很多,总结起来,君子他能够什么呢?能够用本性来办事情。我们讲五常,仁义礼智信,这个是性德,这是君子行事的标准,“小人反中庸”,就是小人做事,他违背性德,完全是什么呢?用自己的欲望来做事情,用我自己的看法、想法,用妄心来做事,完全是和中庸之道相违背。所以俗话

08月17日

《中庸》:如何才能身心和谐,人际和谐,万物和谐?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525次
《中庸》:如何才能身心和谐,人际和谐,万物和谐?

《中庸》:如何才能身心和谐,人际和谐,万物和谐萧祥剑 讲述   谦德君整理(编者按:本公众号自即日起将陆续连载萧祥剑老师讲解《中庸》的讲解文字。欢迎各位读者持续关注。)“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个“致”字,根据郑康成的解释,致就是行之至也。就是来实行,把事情做到中和的境界,能够做到中和。《大学》里面讲,你能够把你的明德开发出来,完全来用明德做事情,你就能把《中庸》之道做到极致。这个时候就是天地位焉,天地位就是中和,《周易》里面讲阴阳二气,万物都是阴阳所感,阴阳二气如果是正常的话,万物就是和谐的,所以人本身其实就是一个小天地,是一个小宇宙,我们小宇宙和谐了,整个大宇宙也是和谐的,这个叫境随心转。后面又讲,万物育焉。育根据郑康成的注释,当生字讲,育就是生长,能够长养万物。和能够长养万物,

08月16日

《中庸》:如何处理好与一切人事物的关系?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54次
《中庸》:如何处理好与一切人事物的关系?

《中庸》:如何处理好与一切人事物的关系萧祥剑 讲述   谦德君整理(编者按:本公众号自即日起将陆续连载萧祥剑老师讲解《中庸》的讲解文字。欢迎各位读者持续关注。)“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什么是中呢?后面告诉我们,中是天下的大本,大本就是根本,大纲大本,这个大纲大本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性德。我们讲的“唯心所变,唯识所现,”这个心是我们的真心,不是我们现在的肉团心。所以古人讲“方寸之内,必有天地。”宋朝陆九渊讲,“宇宙即我心”。我们把自己的烦恼破除之后,根本就现前。古来的这些大圣大贤都是如此,就是让自己的真心本性来起作用。我们凡夫都是用的妄情。“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是讲我们的性德,和是讲我们怎么样来修德。怎么样能做到《中庸》之道呢?要从和开始做起。达道,就是实现《中庸》之道。我们应开发自己

08月16日

《中庸》:君子慎独,该从哪里做起呢?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74次
《中庸》:君子慎独,该从哪里做起呢?

《中庸》:君子慎独,该从哪里做起呢萧祥剑 讲述   谦德君整理(编者按:本公众号自即日起将陆续连载萧祥剑老师讲解《中庸》的讲解文字。欢迎各位读者持续关注。)夫子在《周易·系辞传》里面特别赞叹颜回,“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颜氏之子就是颜回。他差不多庶几,几就是动机一起,几一动他就知道,这是圣人的境界。庶几是差不多起来的时候,圣人是知几,颜回是庶几,圣人知几,只要这个念头一动,他就知道,要动没动他都知道动机不好,他在要动未动的时候就让它不要动,圣人有这个功夫。贤人的庶几,几一动起来的时候,他也知道有不善的东西,他知道这是不善就不再起了,这是颜回的功夫。他距离圣人孔子还有一段距离,孔子是知几,知几是知道什么是善的,什么是不善的,圣人已经到了纯善的地步,他可以不起一

08月14日

《中庸》:如何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33次
《中庸》:如何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中庸》:如何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萧祥剑 讲述   谦德君整理(编者按:本公众号自即日起将陆续连载萧祥剑老师讲解《中庸》的讲解文字。欢迎各位读者持续关注。)“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喜怒哀乐,这是我们的情。《礼记》里面讲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实际上我们的情很多,归纳起来中国的圣贤古人把它归纳为七种,《中庸》这里讲到四种,这四种展开来讲也是七种,也包含我们所有的情绪。《中庸》开篇跟我们讲“天命之谓性”,所以我们讲性和情,性和情是什么关系呢?古人给我们打过一个比喻,就拿水来比喻,比如说我们讲水,湖面的水是平等的。水没有风浪的时候,风平浪静,但是一旦起了波涛,你看海水,它一旦起了波涛,就不平等了。这

08月14日

修身最重要的功夫是什么?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77次
修身最重要的功夫是什么?

修身最重要的功夫是什么萧祥剑 讲述   谦德君整理(编者按:本公众号自即日起将陆续连载萧祥剑老师讲解《中庸》的讲解文字。欢迎各位读者持续关注。)“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见字,这里读音是读现,就是出现,后面是一个显字,两个字合起来意思是一样的,显现出来。莫见乎隐,莫显乎微。隐,最隐秘的地方,但是最隐秘的地方往往也是最容易让人看见的,最容易显现的。你认为是最隐秘的,但是也最容易为人所发现。莫见乎隐,往往隐藏的地方也容易来发现。莫显乎微,微是微细,微细到什么程度呢?好比一粒微尘的那种程度,实际说起来那也是最显明的地方,最明显。所以说,故君子慎其独也。你了解最隐秘的地方,最容易发现最微细的地方,往往也是最容易明显的地方。所以君子要慎其独也。一般我们讲自己单独的这个时候,这个叫慎独。这

08月14日

为什么做人要戒慎恐惧?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333次
为什么做人要戒慎恐惧?

为什么做人要戒慎恐惧萧祥剑 讲述   谦德君整理(编者按:本公众号自即日起将陆续连载萧祥剑老师讲解《中庸》的讲解文字。欢迎各位读者持续关注。)“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是故,就是指上面讲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然后又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我们明白这个经文的意思之后,那么一个真正学习《中庸》之道的人应该怎么样学呢?这里面跟我们讲到,首先要戒慎,戒是谨戒自己,慎是谨慎,要谨戒,要谨慎。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在不睹。不睹就是看不见,别人看不见的这种状况下。一般我们人心里想做什么事,说什么话,身体有什么行为,当很多人看着我们的时候,我们自己总是有所约束,不敢随便。要是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我们就往往用意放纵自己的行为,因为人家看不到。这个是我们一般

08月11日

恢复本性,从哪里开始做起?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357次
恢复本性,从哪里开始做起?

恢复本性,从哪里开始做起萧祥剑 讲述   谦德君整理(编者按:本公众号自即日起将陆续连载萧祥剑老师讲解《中庸》的讲解文字。欢迎各位读者持续关注。)如果我们认为道还可离的话,这就是我们对这个道理还没有明白,还谈不上是在修道,我们认为这个道还可以离,说明我们对于道还没有明白,继续搞贪嗔痴。所以学习圣贤的经典,真正在生活当中落实是非常不容易,因为你不可以片刻离开,怎么样才能够真正不能够片刻离开,你就能够真信,你能够做到,做到大用就显现出来。大用怎么显现呢?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跟人交往,无论是在公在私,每天遇见的事情太多了,这些问题用两个字来概括,一个就是利,一个是害,利害的问题。利害的问题,你自己不能够从理性上用本性的智慧去解决的话,你就会出现问题。所以为什么修道?就是让我们自己的本性起作用,你用本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心理咨询|真爱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