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提问方式从本期开始,针对魏碑学习从笔法结构章法以及风格取法等方面的学术问题,洪老师专题回答书友,敬请文后留言提问《当代碑派书法创作路径新探》(一)文:洪厚甜把书法当成艺术的人,做艺术的书法,把书法不当艺术的人,做写字的书法。我觉得任何一个学术和专业都有一楼玩的人,二楼玩的人,三楼玩的人,你不要把所有的人都弄到三楼上去,也不要把三楼的都弄到一楼来,各得其所。有写王羲之的,有写馆阁体的,我觉得这才是正常的,如果说书法都是说王羲之,我觉得就不对。写馆阁体有写黄自元的,也有写欧阳询的,有的人怎么看就是馆阁体美的不得了,有很多人怎么看王羲之都不顺眼,这个很正常。听贝多芬就睡觉的人绝对比越听越精神的人多,这个才正常,曲高和寡。但是,在座的各位不能这样,为什么呢?你们是在中国最优秀的师范大学的书法专业,你
提问方式从本期开始,针对魏碑学习从笔法结构章法以及风格取法等方面的学术问题,洪老师专题回答书友,敬请文后留言提问Q洪老师好,我们在用魏碑进行创作时,章法安排上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方面?请您指导,谢谢洪厚甜:进行魏碑书法创作的时候,还是要遵循一个比较有规律的做法,在初级阶段我觉得大家应该还是要用格子,横成列,竖成行,每一个字都尽量把它写在格子里面。只不过格子里面的字有大小伸缩,有左右挪移,我觉得初学者尽量还是写到格子里面。中段层面的作者就要注意字在格子里面的这种错落、错动和挤压,这种大小的,包括对格子的突破等都可以进行尝试,既能平整务追险绝,在字与字章法之间的这种错动感和挤压感上要强调,既要能够写规整的、空灵的,又能够写这种有挤压的,有字的伸缩的,格子里面上下左右呼应变化的这种。高级的状态就可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提问方式从本期开始,针对魏碑学习从笔法结构章法以及风格取法等方面的学术问题,洪老师专题回答书友,敬请文后留言提问Q请问洪老师,我们在临帖和创作的时候,对纸张的使用有什么要求?您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一下吗?洪厚甜:不管是临帖还是创作,在纸张的选择上是有讲究的,不能不推敲、不讲究材料和工具。什么是专业?专业就是有针对性的进行学术的研究和观照,包括对工具的选择、对材料的运用、对字帖的分析等方方面面。那么在临帖的时候我们又要分书体,分大小,分书风来选择纸张,临帖和创作是一样的,写墓志这种,我觉得两种纸张可以选择,就这种精美的东西,第一是半生半熟的,第二是熟的。熟的有什么好处呢?可以让你的技术更清晰、更肯定,对技术要求的到位度更高,它就没有什么可变的东西、外在的东西参与。为什么半生半熟呢
提问方式从本期开始,针对魏碑学习从笔法结构章法以及风格取法等方面的学术问题,洪老师专题回答书友,敬请文后留言提问Q老师好,请您解读一下康有为的书法,我们能不能把他的书法做为学碑的范本?洪厚甜:康有为的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碑学的一个重镇,首先归功于他对碑帖深入彻底的了解和研究,可以说中国书法史上关于碑的、旗帜鲜明的、系统的,站在学术的角度对中国的碑进行思考和审美定位的,他是重要的一位大师。康有为的学问和人的品质都应该说是大师级的,所以他倡导的对碑的学习,最后落实到他的笔下,他都化出来了,没有停留在一个碑、一个帖,尽管我们现在说他是从《石门铭》、《千秋亭记》这些来的,实际上仅仅是相而已,他是从来都不着相的,可能在笔势、笔姿上面有一些东西,实际上康有为是对帖学有深入研究和了解的,他的信札手札,笔墨之
提问方式从本期开始,针对魏碑学习从笔法结构章法以及风格取法等方面的学术问题,洪老师专题回答书友,敬请文后留言提问《当代碑派书法创作路径新探》(五)文:洪厚甜我觉得我们现在的目标跟我们要实现的目标这个距离太大,很多人的目标远远不是一个书法人应该有的目标,所以我们下午为什么这么讲。我不去说你们学《张玄墓志》是一条路,你们弄褚遂良加《张玄墓志》又是一条路,你们把《张猛龙碑》怎么改造下又是一条路,完蛋了,这种老师今后你们遇见就把他轰出去。我觉得,讲的大家没有路,我们今天这个讲座就比较成功了。我们在座的各位千万不要觉得没有入选一个展览就很失落,你做正确了,就算入不了也是正确的,我希望同学们站在一个更高的学术立场上来思考我们的学习。我们今天讲的比较散,把它收回来,我们要求做碑有两个概念,第一是秦汉,离开
提问方式从本期开始,针对魏碑学习从笔法结构章法以及风格取法等方面的学术问题,洪老师专题回答书友,敬请文后留言提问Q1请问洪老师,怎样看待现在讨论争议最多的丑书问题和现代书法。洪厚甜:关于丑书,应该说是我们现在社会上对很多在形式表现上有所突破,在结构上有所突破,在表现书法的语言节奏形式上有所突破的,可以说是突破了大家惯常的神美惯性的这一批作品的总称。应该这样看,现在我们概念里面这部分丑书,一部分是包括确实写得差,没有基础,又在形式上想突破,又想打破传统的很多框框来做的一些探索性质的这些创作,这些创作本来的作品质量也不高,应该说这种作品确实是丑书,它就是丑,它没有美感,不能给我们大家带来美感。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还有一种是有个性追求,比如说对民间书风的学习,对于我们一些惯常的写字书法的突破,它的
提问方式从本期开始,针对魏碑学习从笔法结构章法以及风格取法等方面的学术问题,洪老师专题回答书友,敬请文后留言提问Q老师您好,魏碑的结构学习可否借鉴隶书的结构和势态?如何深刻理解古人在书写魏碑时的奇拙古朴的结构特点,并应用于临习和创作中。洪厚甜:隶书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板块,整个的北魏书法都是在隶书的基础上生发、演变、发展过来的,也就是说隶书的结构和魏碑的结构是一体的。实际上楷书的结构就是沿用隶书的基本结构,楷书实际上把隶书宽博的放射开张的结构更强调字内的聚散关系、倚侧关系、依附关系,局部与局部之间的依附关系、倚侧关系、呼应关系在隶书里面是很淡的。我们要知道结构上,隶书和北魏楷书,还有后代楷书的这种相同之处和区别之处,当然,我们当代的楷书创作更多的是直接的把隶书的结构学拿过来,增加
提问方式从本期开始,针对魏碑学习从笔法结构章法以及风格取法等方面的学术问题,洪老师专题回答书友,敬请文后留言提问Q洪老师您好,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学赵之谦,也临了很多帖,怎么来转换到创作上面,这个有没有什么捷径,请您分享一下经验。洪厚甜:人之所学往往都有很深的印记,我们什么东西越认真,印记越深。你在研究赵之谦的时候,赵之谦已经是一个深深的烙印在你的脑海里面了,这个时候你要做的只有是忘掉。离他越远,你对篆隶书越进入,你就看得到真正的赵之谦,不是表象的赵之谦了。我今天实际上已经给大家说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捷径,就是我们学一个东西,解决两个体系的东西。赵之谦的弱是弱在哪里?就是对楷书的理解和对篆书理解的不到位,赵之谦的楷书跟他的篆书的格调都不高,但是赵之谦的行草书高。就是说离开了他那个固有的体系之后,他获
提问方式从本期开始,针对魏碑学习从笔法结构章法以及风格取法等方面的学术问题,洪老师专题回答书友,敬请文后留言提问Q1请问洪老师,张迁碑和礼器碑的线质用篆书怎样表述,可不可以理解为它们是篆书线条两极分化的体现,它们在用篆书线质表述时应注意些什么?又有哪些内在的联系?洪厚甜:在隶书里面,张迁和礼器是分属两种典型不同的风格,礼器是东汉隶书即八分书的典型代表,也是隶书标准的那一种形体状态,张迁碑是以方正为主的这种从隶书向楷书发展的已有端倪的,这样一个弱化横向取势到方正挺阔朴厚的这样一种风格定位,所以说它们在线质的运用上就截然不一样。这种不一样表现在张迁是朴、厚、凝、重,礼器是精、紧,它是质、厚,但是精紧精丽的这种线型,礼器的整体风神是具有庙堂之气,端庄、正气格局,应该说是具有庙堂之气,张迁呢?朴厚、
提问方式从本期开始,针对魏碑学习从笔法结构章法以及风格取法等方面的学术问题,洪老师专题回答书友,敬请文后留言提问Q请问老师赵孟頫的帖可以学吗?谢谢。洪厚甜:赵孟頫的书法应该说是中国书法史上真正的一个大师的作品,非常优秀,他的优秀表现在:第一,他能够科学地消化二王、理解二王并用二王的体系来塑造自己的学术面貌和整体的艺术形象;第二,他也是后人进入二王体系的一个重要桥梁,我们说赵孟頫的书法不是可不可以学的问题,是一定要学,而且要认真地去学,认真地思考,认真地消化和积累。Q请教洪老师一下,弘一法师的楷书算敦煌写经体的一类吗?洪厚甜:弘一法师的书法,他是一个出世者的心态和心境,也是一个真正升华了的灵魂的写照,这个写照里面他更多的是一种境界,只有弘一法师的书法是超越了技法而存在的。当然,我们说历代写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