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命运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东西,有些缘分在冥冥中似乎早已注定。“我给自己算了次命,我的命就在敦煌”,樊锦诗如此说道。中学时,樊锦诗读到了一篇写莫高窟的课文,从此,她对敦煌充满了遐想。高中毕业后,樊锦诗考上了北大考古专业,这让她有更多机会了解那个魂牵梦绕的地方。毕业实习,樊锦诗第一次踏上敦煌,真正与莫高窟结缘。在成家立业后,樊锦诗与丈夫长期两地分居,动了离开的念头,但世事难料,她最终还是没有离开这片一直坚守着的土地。几十年过去了,樊锦诗依然是莫高窟最忠实的陪伴者,她也被众人亲切地唤为“敦煌的女儿”。《我心归处是敦煌》这本书,就讲述了樊锦诗与莫高窟之间牵扯一生的羁绊。本书由樊锦诗口述,顾春芳撰写。顾春芳女士,是北大艺术学院的教授,亦是与樊锦诗一见如故的好友。二人悉心竭力,共同完成了这本书。接下来,就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长时间接近好人,我们会变好;长时间接近品行不端的人,我们也会变坏。人际交往中,有些人值得我们深交,但是有些人刚交往便要就此打住,敬而远之。正如曾国藩所说:“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多结交能力优秀、人品好的高质量朋友,远离损友害友,人生才会福多祸少。《菜根谭》中有两句箴言告诫大家:有以下两个特征的人,尽量少交往,最好敬而远之。我们应该牢记老祖宗的忠告。01、遇沉沉不语之士,且莫输心。释义:遇到表情阴沉、沉默寡言的人,千万不要对他推心置腹、表露内心。老话说得好,相由心生,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如何,写在脸上。正如《礼记》中所说:“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特别是一个人身上散发的气质,是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已经用无声的言语向众人
了无牵挂,才能走的风雨无阻。《金刚经》有云:“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佛说众生本无相,一切皆是虚妄。人的內心却常执着于外物,而迷失了自我。心中牵挂越多,心事越重,就像背负着沉重的行囊,行走的每一天,都是苦旅。把心里的垃圾,倒一倒吧,把不愉快的人和事,从记忆中擦去,才能留下储存快乐的空间。要知道,心若阳光,人生才能无恙。01、人,别把什么都憋在心里。《庄子》有云:用心若镜,物来则应,过去不留。将人的心当做一面镜子的话,就会知道这面镜子,是留不下过去了的事物的。曲终人散场,事过难挽回,还执着地藏在心里,也毫无意义。一位高僧朝圣回来,众弟子听闻途中艰辛,都纷纷问道:“师父,您一路太苦了,为什么你还是这么快乐呢?”高僧听完,从怀中取出一只苦瓜,说:“这是我一路携带着的
俗话说,死要面子活受罪。然而,为了面子活,为了面子死,为了面子毁一生,却是无数人的真实写照。01“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面子是太多国人绕不开的一个问题。面子会变成人心里的包袱,你越在意,它越沉重。有位网友说,小时候家境贫寒,他的父母不识字,每天耕田劳作很辛苦,上学时看见身边的同学都穿得不错,怕自己的衣着被嘲笑,便省吃俭用买下山寨名牌。他羞于提及自己的家庭和父母的职业,即使在聊天时朋友问到,也是默默转移话题,实在不行,就说他们在外地做生意,很担心某天会被人发现这个秘密。活得太累,往往就是放不下面子。想起身边有个小姑娘,月薪3000,花钱如流水。她喜欢用最新款的苹果手机在朋友圈上秀各种好看的自拍,包包换个不停只为跟上潮流。宁愿天天吃泡面,她也要凑钱买上万的名牌包,为了能和白富美多出门逛街,不
婆媳相处,自古就是难题。两个毫无关系的女人,因为一个男人,成为世间最亲近的两个人。朝夕相处容易怨怼,相距遥远难免生疏。究竟如何相处才合适?《红楼梦》里的贾母和王夫人给了我们答案。01、想教导,于细微处润物无声。贾、史、王家的先祖虽然都是开国武将,然而太平年间武不如文,贾家和史家早早转型做了风雅贵族。贾敏可以与探花郎林如海诗词相和,神仙眷侣;探春、湘云各个知书达理,文采飞扬。唯独王家,还坚持武人粗疏之风。王家的女儿,从王夫人到王熙凤,都不识字。凤姐伶俐,还会说笑取乐。王夫人却生性木讷,生活习惯偏于俭朴,与贾府的富贵温柔乡格格不入。幸好,她遇到了贾母这个高情商的婆婆。不但没有嘲讽她没见识,反而于细微处不时提点,言传身教,润物无声。潇湘馆里众人闲聊,贾母看见窗纱旧了,随口教导王夫人,外面竹子翠绿,
听过一个故事。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非常善于演说,有不少年轻人慕名来向他求教。一天,有位青年前来求教,那位青年自我介绍时,为了表现自己,便高谈阔论,在苏格拉底面前大谈演说如何重要。苏格拉底等他说完后,向他索取了两倍的学费。青年不解,询问原因。苏格拉底答道:“因为我除了要教你讲话以外,还要教你如何闭嘴。”诚然,人人都有一张嘴,能说话,不代表会说话;说得多,不代表说的对;很多时候,口沫横飞,比不上适时的沉默。正如海明威说的那样:“人用两年时间学会说话,却要用一辈子学会闭嘴。”会说话,是一种本事;懂得适时沉默,守口如瓶,是一种修养,也是人一生中最难的修行。01、事过,不追问。很多人喜欢上看《朗读者》,是因为董卿。节目中曾有这样一个片段,让人记忆深刻:徐静蕾给人的印象一直是冷静优雅的,但在《朗读者》上
一场疫情,让我们大多数时间被困在家里。有的人在闲暇之际立flag、做计划,一股气列出十来个目标,比如今年要读50本书,要减肥20斤…目标多寡且另说,但就完成度而言,按以往的经验看,估计还是只能用“不忍直视”来形容。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大多数人都在经历这样的轨迹:年初时踌躇满志,斗志昂扬,全年都在混吃等死;间歇性努力一把,到了年末便悔不当初。原因出在什么地方呢?这其实不难总结,很多人之所以总是打自己脸,最大的原因就是自律性不够。但我今天想和各位分享犯罪心理学上的一个理论:破窗效应。这个理论与自律,与我们的成长,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以说,对于我们的人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01、你混的不好,可能源于“破窗效应”。先来看看什么是“破窗效应”。在196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菲利普
两个人相处,总有争执不下的瞬间,也有吵闹不停的时候,有时会因为一些误会,彼此埋怨很久。这些都不可怕,因为过后就忘了,脾气抒发出来就没事了,但我们怕的是,那些毫不在意的神情,久不回复的信息。就像一拳打到棉花上,内心无力,充满失望。有一种伤害,叫“不回复”。你的信息石沉大海,你的关心熟视无睹,你的好意当成空气。01有没有这种时候?我们微信发出去,没有一丁点的回音,甚至我们自己都觉得,是不是网络出了问题。有没有这种时候?我们兴致勃勃的和人聊天,结果对方不是去洗澡、就是去接电话,然后再不出现。有没有这种时候?我们和一个人诉说自己的委屈,想要的不过是零星几句的安慰而已。可对方却敷衍两句,然后消失不见。我们承受着这种冷漠,内心说不出来的孤寂。你发现你越是在乎对方,心越疼,你越是紧张对方,越失望。记得电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秉性,但并不意味着你可以随时随地乱发脾气。脾气的好坏,不仅会影响你的生活质量,更会影响你的运势好坏。就像辛尼加说的:“好脾气宛如晴天,到处流放着光亮,让你自带光芒。”脾气越好,才能为你带来更大的福气。1、脾气越小,能力越大“人一切的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这三十年来,我一直在修炼自己,让自己不带一点儿怒气作战,所以我才能常胜不败。脾气,是一个人能力和修为的体现。在生活中,有很多不顺心的事,不仅发脾气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让问题变得更糟。杜月笙说过一段话:“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三等人,没本事,没脾气;末等人,没本事,有脾气。”真正有能力的人,遇事更加平和沉稳。他们懂得控制脾气,不会让脾气左右自己的人生。2、脾气,藏着一个人的修养“暴躁的
在《偷影子的人》的扉页上,莎士比亚说:“有些人只拥吻影子,于是只拥有幸福的幻影。”在这次疫情期间,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对幸福有了另一层理解。在此之前,我们或许只是失去了感受幸福、追逐幸福的能力。唯有那些真正拥抱自我的人,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真正的幸福。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正是马克·李维的小说:《偷影子的人》。这是一部令整个法国为之动容的温情疗愈小说。也是一部关于成长、选择、梦想与爱的人生之书。故事讲述了一个老是受班上同学欺负的瘦小男孩,他能“偷别人的影子”,因而能“看见他人的心事”,于是他开始帮助别人,点亮他们生命的光芒,找到人生的方向。1、父母,是我们人生最后的堡垒有人说,这世间所有的爱都指向团聚,唯有父母的爱指向别离。对于偷影子的小男孩来说,爸爸在他童年时就离开了家,这成了男孩心中最大的忧伤。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