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做一个寡言却心有一片海的人。我素来喜欢这样的一种人生状态。寡言,并非无知,或是不合群,懂得适时沉默的人,内心往往蕴藏着日月乾坤的明朗,谈吐如兰,却优雅如书,沉默是金,更是一种睿智。一直以来想要去看海,感受大海的波澜壮阔,体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宏远包容。其实,喜欢大海,不仅仅是为欣赏一种风景,而是内心住着海一般的情怀,喜欢有如大海胸怀的人。倘若心中住着一片海,那人必定是深邃且稳重,透着成熟自信的光芒,不过分亲昵,也不刻意疏离,一言一行皆自在,总能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如海风习习,温润清雅。心有一片海的人,一定是温和的。无需多余的热情熟络,也不会将悲喜挂在脸上,不是为了掩饰或伪装,而是内心活得更加通透,懂得人与人之间最好的相处,就是让人感到舒服,而令彼此都得体,就是最高雅的方式。心有一片海的
人性是固执的,做到低头也是困难的。如果不懂得在现实面前适时的低头,人生也就不会有太大的成就,懂得适时的低头,是一种巧妙的智慧,沉稳的成熟。谷子成熟了,就低下了头,向日葵成熟了,也低下了头,昂头是为了吸收正面的能量,低头是为了避让危险的冲撞。若不低头,就不会成熟,风会将之吹折,雨会将之腐朽,鸟儿也会将果实作为食物而果腹充饥,只有空空如也的秕子,才会昂着头招摇在风中。人生也如此,至刚易折,至柔则无损,上善若水,是最好的选择,便利万物,而又能高能低,能屈能伸,方能顺利长远。所谓低头,是适时的选择,识时务者为俊杰;所谓成熟,也是辩证兼得,不能一味的追求一成不变的态度。生活中,如果一味的昂着头生活,那就会给人一种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感觉,让人敬而远之,久而久之,人们就会觉得这是一种傲慢无礼、目中无人的
一个人有梦想的人,不会去嘲笑另一个人的梦想。01、努力是一种能力。我在知乎曾看到一个故事,感动了很久。有一个妹子因为梦想,去了德国,即使当时的她一无所有。为了省钱,她租住的小阁楼,得猫着腰走,一米六的朋友去看她,都站不直。什么便宜吃什么,一天预算是一欧。衣服更别提了,逛的是跳蚤市场,一欧一件毛衣,二欧一件大衣,三欧一双皮鞋......很多同学都嘲笑她,那么穷还出国,过得这么苦逼,还真是爱慕虚荣。然而,她就是有这么一种能力,能把这些声音都过滤掉,任凭周围人嘲笑,依旧我素我行,不是在学校,就是在图书馆。有人问,你见过早晨四点的太阳吗?这个妹子起床的时候,还没有太阳。就这么死磕了三年,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毕业,毕竟这个头衔,在全校只有7个名额。顺利签约工作,一年到手几百万。原来内心强大的人,根
01外婆去世的时候,她16岁,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伤心,伤心欲绝。她一出生,外婆便和母亲一起照顾她,记忆中,那么多年,似乎是外婆的照顾更多一些。不是母亲不够爱她,而是外婆硬生生地要去分担——搂着她睡,半夜起来照顾她,一步步搀扶她学走路,甚至去了幼儿园,也是外婆早晚接送。她爱外婆,也爱母亲,很难分清爱谁更多一些。所以,外婆走了,她那般难过,哭到歇斯底里,哭到失去力气,不睡觉,不吃饭,守着已经离去的外婆,不允许任何人靠近和带走。外婆终究被带走的时候,她发疯般地和人撕扯起来。父亲和母亲一人一边拉着她,她挣扎,太用力,衣服的袖子都被撕开,张大嘴巴却喊不出来——已经哭到了失声。外婆走后,母亲没日没夜地守着她,为她担心,和她一样的吃不下睡不着。可是母亲却不知道,那些天,她正在暗暗生母亲的气:母亲的母亲走了
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句话:“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动,不是看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实际上是怎样一个人。” 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折射出其教养与素质,无论你的外表经过了怎样的包装,但发自内心的东西,依然会暴露于言行。01、出言有尺 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语言的表达,也是一门艺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和骄傲,不要拿自己的个性去挑战别人的脾气。学会尊重,让别人舒服,才是一个人最高级的素养。 “关系好”不等于“什么都可以说”,“生气”不等于“开不起玩笑”,“我不是故意的”不等于“你没错”,“我没有恶意”不等于“没造成伤害”。 说话的时候,多换位思考,多设身处地。有时候,可能一句轻描淡写的指责,就会成为压垮情绪的最后那根稻草,一个看似玩笑的评论可能就是轻轻一推的多米诺骨牌。你
最近的疫情看上去平稳了许多,我的心情也平和了不少。不仅仅是因为疫情有了好转,而是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刷过朋友圈了,主要还是不想被太多的信息和情绪干扰。过去一个月里,几乎所有人都陷入了焦虑之中,各种难辨真假的新闻和消息疯转。我沉浸其中,每天都会刷上五六个小时,肾上腺素激增,心里跌宕起伏,恐慌,愤怒,自豪,无奈,各种情绪快速轮动。刷到最后,我只觉得疲惫。世界没有因为我关注哪些信息而变得更好,也没有因为我错过哪些信息而变得更差,反而是我自己,生活失去了重心。我决定不看朋友圈,不刷微博,把自己从信息海洋中彻底抽离出来。放下手机,我把家里好好打扫了两遍,读了一本买了许久却一直在书架上积灰的书,还跟着孩子一起跳绳,做平板支撑。当我做着这些具体的事情,解决着具体的问题时,我的内心逐渐平静,感到无比的充实。01
人生的很多烦恼,都是因为心里装的事情太多。要想活得快乐,就要能够抵御物质的诱惑和内心情绪的影响。因为人生所有的拥有和失去,都只是暂时而已。正如《庄子》里有句话这样写:“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它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八个字:物来顺应,物去不留。做人,不因任何身外之物而自寻烦恼,比什么都强。1、物来顺应古语云:“水无常形,兵无常势。”人生亦是如此,未来总是迷茫不可知。物来顺应,就是我们面对未知生活时应该有的态度。无论未来有什么事情降临于自己生命中,都坦然的接受。无论惊与喜,都不会过度的排斥,用一颗豁达的心去面对。春去秋来,夏冬往复,鸿雁南飞,弦月摇树……万物兴歇皆是自然规律。万事万物正是因为顺应了自然的规律,顺遂了自己的天性,才有令人驻足的美丽。人生一世,不因外界喧嚣
01 你努力了,成绩没有多大改观。这并不能证明你没用,而是代表你在赎罪,毕竟你总得为过去的懒散付出代价。这时候你应该更加努力,欠的账总会还完的,日子总会阳光明媚的。总会的。 02 善良和爱都是免费的,但不是廉价的。你的善良,需要带点锋芒,你的爱,需要带些理智,带眼识人,毕竟不是所有人都配拥有它们。 03 你从80楼往下看,全是美景,但你从2楼往下看,全是垃圾。人若没有高度,看到的全是问题,人若没有格局,看到的全是鸡毛蒜皮。 04 有时候,不是对方不在乎你,而是你把对方看得太重。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05 你做得再好,也还是有人指指点点;你即便一塌糊涂,也还是有人唱赞歌。所以不必掉进他人的眼神,你需要讨好的,仅仅是你自己。 06 过来人常说的经验的确重要,更重要的是自己
01我出生于农村 ,从小到大,父亲就告诉我:要努力学习,将来跳出我们这个小圈子。小时候的我不懂父亲这句话的意思,直到成年后,我才明白这么努力的意义是什么。当我看到从小一起长大的一些小伙伴们因为没有坚持读书,留在我们那个小镇里,不是抱怨自己男人是个怂货,就是抱怨自己命不好,总是一副怨天尤人的样子。我就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那绝不是我想要的圈子。父亲一向独善其身,很少参与左邻右舍的八卦吐槽,大部分人都相互攀比、为了蝇头小利斤斤计较,却从不想着去改变现状。所以父亲一直很努力地工作,为我提供坚强的经济后盾,让我读了大学。不是说读大学有什么了不起,至少我们比其他人拥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当初没有读大学的表姐经常跟我说:“我很羡慕你读了大学,跳出了第一步。我现在很讨厌自己身处的圈子,凡事都靠关系。一想到一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写道:“一个人,只要满足了基本生活所需,不再汲汲于声名,不再汲汲于富贵,便可以更从容,更充实地享受人生。”曾经觉得,得到的东西越多,才会越幸福。后来才发现,生活的越简单,反而更轻松。人生下半场,要学会给生活做减法。01、拒绝囤积,是高级的智慧。康德说:“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我身边的人,好几个有“强迫性囤积症”,具体表现为:不管需要不需要都往回买,不管需要的不需要的,都舍不得丢。买了很久的书,一直没有翻开过,当时只是被书的封面所吸引,一时心动。看上一件衣服,想都没想,立刻买下。可买回来之后,穿都没穿就放到了衣柜的一角。发现一个非常精致的摆设,买回家摆了没几天,就搁置在了角落里,布满灰尘。......最后,看着囤积成堆的没有价值的东西,一筹莫展。扔掉,太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