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锦诗:衣带渐宽终不悔,我心归处是敦煌

1137 人参与  2020年03月01日 13:56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评论

命运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东西,有些缘分在冥冥中似乎早已注定。

“我给自己算了次命,我的命就在敦煌”,樊锦诗如此说道。

中学时,樊锦诗读到了一篇写莫高窟的课文,从此,她对敦煌充满了遐想。高中毕业后,樊锦诗考上了北大考古专业,这让她有更多机会了解那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毕业实习,樊锦诗第一次踏上敦煌,真正与莫高窟结缘。在成家立业后,樊锦诗与丈夫长期两地分居,动了离开的念头,但世事难料,她最终还是没有离开这片一直坚守着的土地。

几十年过去了,樊锦诗依然是莫高窟最忠实的陪伴者,她也被众人亲切地唤为“敦煌的女儿”。

《我心归处是敦煌》这本书,就讲述了樊锦诗与莫高窟之间牵扯一生的羁绊。本书由樊锦诗口述,顾春芳撰写。顾春芳女士,是北大艺术学院的教授,亦是与樊锦诗一见如故的好友。二人悉心竭力,共同完成了这本书。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睹敦煌女儿的一生吧。

1、童年:苦中带点甜

1938年,樊锦诗出生在北平协和医院。她在母胎中仅仅呆了六个月,就早早来到这个世界。

因为严重不足月,樊锦诗从小就多病多灾,常因低血糖的缘故而晕倒,还曾患上小儿麻痹症。

所幸,她的童年并非只有苦难。樊锦诗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在家人的爱护下长大,即使在动乱的年代里,依然接受了很好的教育。

她的父亲是一名知识分子,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这让樊锦诗在八岁时,得以进入学堂正式学习。

因为父亲爱去博物馆的缘故,樊锦诗对文物特别感兴趣,又因为文物的出土与考古息息相关,她对考古专业有了美好的憧憬。

在中学时,樊锦诗读到了一篇课文,她得知在祖国的西北部,有一颗明珠——莫高窟。

樊锦诗被那些精美绝伦的彩塑、壁画深深吸引。自此,敦煌,成了她少年时期的一个梦。

高中毕业,樊锦诗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录取。在当时,考古专业还是历史学系的分支。

在去北大的前夕,父亲对樊锦诗说:“你考上了北大,未来的人生将会是另外的一个天地,你将会有更加广阔的视野。”

2、大学:给予她一生受用的精神力量

入学后,樊锦诗深刻感受到了北大这个学术圣地的学习氛围。

在图书馆开馆之前,门口早已排起长队,到了开馆时间,人群便蜂拥而至。

50年代的北大,有各国名人前来讲演,除了知名作家、学者外,还有电影大师、演员、相声大师等艺术家。

这种兼容并包的学术风气,不仅为北大学子带来了更宽阔的视野,还赋予了他们特有的朝气。

樊锦诗曾和三五好友相约去剧院看《雷雨》,结果一行人错过了末班车,于是,他们就高高兴兴地唱着歌,从剧院徒步回到校园,到校时已经凌晨四点。

而这群热情的年轻人,沉浸在艺术的熏陶中,不知疲倦。

在正式授课后,樊锦诗曾多次参加田野考古。因为考古专业的师生经常一同外出考察,师生感情十分深厚,多位前辈大师都对樊锦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樊锦诗的授业老师宿白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当时,宿白先生根据三座宋墓的发掘,撰写出了《白沙宋墓》一书。此书颠覆了学界对考古报告的认识,一经出版,就在考古界引起了巨大反响,至今地位不减。

可即便是取得了如此成就,宿白先生却只评了个副教授的头衔。不过,先生不曾感慨不公,他常说:“大浪淘沙,你不要看现在。一二十年之后,谁能沉得下心,谁才能够做出大的学问。一个社会一定要有人潜心做学问。”

宿白先生的这番态度,让樊锦诗深受鼓舞。多年以后,当她坚守在莫高窟时,也未曾忘记先生的教诲。

她静心完成莫高窟的考古报告,力求让这份报告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樊锦诗从北大精神中,汲取了宝贵的精神养分,但她并非单方面的接收者,她还是一名优秀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她身担胸怀天下的使命感,最终,将自己的一辈子倾注在莫高窟的文物上,不负前辈尊长的教诲之恩。

3、实习:与莫高窟真正结缘 

1962年,是樊锦诗大学生涯的最后一年。根据北大惯例,考古专业的学生可以到敦煌、洛阳等地实习。有不少人都希望前往敦煌实习,樊锦诗也不例外。

幸运的是,校方最终选择了樊锦诗和另外三个同学去敦煌,这让樊锦诗激动不已。

她本以为这次敦煌之行将是一次美好的体验, 等她来到当地时,却彻底傻眼了。

除了石窟内辉煌的壁画和彩塑外,其他方面都不如人意。当地的生活条件很落后,而且,昼夜温差极大,气候又十分干燥。

樊锦诗体质不佳,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最后,只能提早离开敦煌。

1963年,樊锦诗大学毕业,她没有想到自己会再次踏上敦煌,直到她看到了自己的分配方向。

因为那段水土不服的实习经历,樊锦诗并不太想去敦煌。再者,此时的樊锦诗,已有爱人彭金章。

若前往敦煌,则意味着两人将分别数年。

为了落实分配方案,校方曾找樊锦诗谈过话,应允她工作三四年后,会派新人去替换。

最终,樊锦诗决定服从分配,前往敦煌,而老彭则被分配去了武汉大学,二人从此开始了两地分居的日子。

在临行前,樊锦诗回家探望亲人。父亲得知樊锦诗的决定后,对她说了一句话:“既然是自己的选择,那就好好干。”

这一句,让樊锦诗彻底长大了,她明白一旦做出了选择,就必须无怨无悔。

4、正式工作:纵使岁月艰难,仍要扛起重担

1963年,樊锦诗正式前往敦煌。

敦煌当年的居住环境极差,房子是马厩改的土房,家具也一律是用土做的。最要命的是,当地的医疗条件非常落后。樊锦诗差点因为青霉素过敏,而不省人事。

在莫高窟,日子过得很艰难,这让樊锦诗更加想念远方的爱人。

1967年,樊锦诗去武汉找老彭。二人就在武大的宿舍里,简单地操办了婚礼。

几年后,两个孩子相继出生,但樊锦诗忙于工作,只能将孩子送去亲戚家寄养。

1978年,樊锦诗决定,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调离敦煌,一家团聚。

有人给她出主意,只要半年不上班,就算自动离职。于是,樊锦诗就在武汉,和父子三人一起住了半年。只是,在这半年里,她经常挂念着敦煌。

也许是命运使然,也许是割舍不下心中的热爱,樊锦诗在半年后再次回到了敦煌,夫妻二人又开始了分居生活。

最后,老彭放弃了他在武汉一手创建的事业,来到敦煌,一家四口才得以团聚。

在往后的日子里,夫妻二人于莫高窟并肩作战,日复一日地在黑暗的洞窟中调查、考古。

1984年,《敦煌的女儿》一文,让樊锦诗在一夜之间出现在了大众视野。如此美名,让樊锦诗倍感不安,她唯有倾注更多的精力在莫高窟上。

1998年,届时已六十岁樊锦诗,接任敦煌研究院院长一职。花甲之年,对他人而言,是退休享福的年纪,但对樊锦诗来说,却要继续身担重担。

这个担子,一接就是半个世纪,从青春少艾,到垂暮之年,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留在了这片大漠戈壁,与莫高窟一同抵挡岁月的侵蚀。

她不是没有想过离开敦煌,但因为命运的驱使、心中的热爱和丈夫的理解,她最终还是将一辈子投入到这份没有尽头的事业上。

古往今来,有很多像樊锦诗女士这样的守护者,他们放弃了优渥的物质生活,忍受与亲人、爱人分离的痛苦,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着莫高窟。

日子很苦,但只要心中有热爱,生活便有了慰籍。

有人曾问樊锦诗,人生的幸福在哪里。

她答道:“我觉得就在人的本性要求他所做的事情里。一个人找到了自己活着的理由,有意义地活着的理由,以及促成他所有爱好行为来源的那个根本性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可以让他面对所有困难,让他最终可以坦然地面对时间,面对生活,面对死亡。”

若你希望这一生无悔,不妨暂停无意义的生活,勇敢地去探寻自己所热爱的事情。

即使我们最终不得不生活在现实的阴沟中,但你所热爱的事情,将永远是你可以抬头仰望的星空。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热爱可抵眼前苟且。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haowen/920.html

本文标签:读书心得  人物  励志  生活  人生  感悟人生  生活感悟  活法  理想  

ID:liu_menghao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相关文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拉卡拉pos机申请|心理咨询|南昌首大医院看男科|帮美记|中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