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作者:洞见·青衣《后汉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孟敏的人,背着瓦罐去集市上卖,走在路上,一不小心,把瓦罐摔倒地上,全部摔得粉碎。孟敏头也不回,径直朝前走去。路人纷纷围拢过来,对他的行为感到奇怪。有人不解,追着他问:“你为什么不回头看一看?”孟敏说:“我看又有何用?前面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遇到同样的事,我们往往很难如此头也不回,洒脱地放下。比如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无上风光的荣誉,甚至只是过于沉溺于自我完善。或消沉,或懊恼,或迷恋,或自责,都是因为放不下。能拿得起,是一种能力;能放得下,更是一种大智慧。01、放下错付的感情。看过一个TED演讲,一个女孩讲述了她的一段亲身经历。她跟恋人相处了11年,她从一个青葱少女,一直等到年过三十。一直渴望能跟恋人结婚,建立一个小家庭,过上安稳的生活。然而
生活不会一帆风顺,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面对同样的事情,有的人能用较好的心态去面对,遇事平静淡然,在困境中善于调整自己,也有的人会因为一些小事而严重影响心情和状态,导致生活和工作效率低下。每个人都想有一个好的状态,但生活中总会发生一些不如意的事情,让我们陷入负面情绪,长时间影响我们的状态。那么,有没有一种好的方法帮助你快速调整状态,在遇到心灵困境时快速走出来呢,《生活中的心理学》这本书或许可以给你答案。这是一本日用心理百科,包含了从情绪管理到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与他人相处,从如何经营长久的爱情和婚姻,到如何教育不同成长时期的孩子,如何面对人生不同年龄段的各种考验和心理困境等等。本书的作者克里斯托夫·安德烈是法国著名心理学家、精神科医师,也是法国认知行为疗法的领军人物。他著有多本心理学畅销书,
道尔顿的父母由于收入微薄又要养活子女6人,经济相当拮据。但当道尔顿6岁时,父母还是想方设法让他上了当地教友会办的农村小学。道尔顿的学习成绩并不突出,但他好学深思,有股韧劲,解不出难题决不甘休。对此,他的启蒙老师弗莱彻称赞说:“在教友会的孩子中间,就思想的成熟而论,谁也比不上约翰。”后来由于交不起学费,道尔顿被迫中途辍学。从12岁起小小年纪的他就在一所民办小学开始教书;农忙时还受雇干农活,过早地挑起了生活重担。虽身处逆境,但他仍坚持自学,毫不松懈。当地一位有学问的教友会绅士鲁滨孙是个自然科学爱好者,他十分欣赏这个宁静、谦逊、勤奋的孩子,宁愿放弃休息,在晚上给道尔顿讲授数学和物理等知识。鲁滨孙还爱好观测气象,自制了各种精巧仪器。在他的热心指导下,道尔顿开始进行气象观测。作为一项业余爱好,他兴趣盎
“在一面镜子前活着和死去。”波德莱尔说。大家对后面的“和死去”都不太在意。活着,大家争先恐后。但主宰自己的死亡,这才是困难所在。“我们40岁时死于一颗我们在20岁那年射进自己心里的子弹。”微不足道的人生尽头是微不足道的死。只有伟大的心灵能死得其所。我们一生中真正活着的时候也不过数小时而已。我们被训练成向着他人而活。但人却只会为自我而死。一个人如果学会——而不是纸上谈兵而已——孤独地去面对自己最深的痛苦,克服那想要逃避的欲望以及有人能与他“共苦”的幻觉,那他还需要学习的就所剩无几了。孤单不是悲剧,无法孤单才是。有时候为了不要再和人的世界有任何关联,我愿意放弃一切。但这样的世界我也有一份,而最大的勇气是能够同时接受这点及其悲剧。将我们从最恶劣的痛苦中解放出来的,是这种觉得自己无助而孤单的感受,然
1、小孩子吵架了总会说”我再也不和你做朋友了“,成年人绝交不用说出来,默默不联系,慢慢远离就可以了。2、如果朋友圈有人给你留言了,一定要回复,哪怕只是一个表情。3、请求别人帮忙,如果对方没有马上答应,大多数是拒绝,就不要强求了。4、份子钱一定要记得。大多数中国人特别在意份子钱,经常以份子钱来衡量彼此的感情。宁可多给,也不要少给。5、巧诈不如拙诚。6、努力做一个好人,但是不用浪费时间去证明自己。7、人的直觉很准,如果你感觉两个人的关系出了问题,那一定有问题。8、不要随便评价别人,尤其是在人后。百分之八十的概率你说的话会被传回当事人的耳朵里,而且很有可能被歪曲。9、不能把没教养当成直率,也别把刻薄当成真性情。10、不要跟别人争对错,很难的。每个人的生活状态不一样,立场不一样,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对
有人说:在成功的路上,最大的敌人其实并不是缺少机会,或是资历浅薄,成功的最大敌人是缺乏对自己情绪的控制。愤怒时,不能制怒,使周围的合作者望而却步,消沉时,放纵自己的萎靡,把许多稍纵即逝的机会白白浪费。的确,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往往就体现在如何管理情绪上。面对消极情绪,我们是放任其自流,还是用理性的方法管理好它们,决定了我们拥有怎样的人际关系,过怎样的一生。日本作家有川真由美所著的《整理情绪的力量》一书,就列举了愤怒、焦躁、孤独、疲惫、怨恨、悲伤、后悔等现代人生活中常见的消极情绪,用最直白的语言分析这些情绪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具体而可操作的应对方法。有川真由美是日本作家、摄影师,她从事过化妆品公司职员、补习班讲师、《南日本新闻》编辑等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的职业,也长期活跃于书籍、杂志等传媒领域。
胸中藏有大志的人,往往是一个很自律的人。重庆谈判中,蒋介石曾对秘书陈布雷说:“毛泽东不可轻视。他嗜烟如命,但他知道我不吸烟后,在同我谈话期间,竟绝不抽一支。对他的决心和精神,不可小视!”自律的人,既可怕,又可敬。如果是伙伴,你要跟他学会律己;如果是对手,你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以前总觉得,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人不风流枉少年。直到后来,我渐渐发现:每一个不自律的行为,都会给你带来更大的痛苦。不要做欲望的奴隶,自律可以令我们活得更高级。自由的本质不是放纵自己,不是无所不为,而是自律之后的舒畅,是有所为,有所不为!01、人为什么要自律?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了别人优秀的样子,却往往忽略了他们为此付出了近乎自虐般的努力。一个自律到骨子里的人,看上去大多是无趣的。在别人出去玩乐的时候,
孤独的价值01交往和独处原是人在世上生活的两种方式,对于每个人来说,这两种方式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是比例很不相同罢了。由于性格的差异,有的人更爱交往,有的人更喜独处。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反过来说,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唯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事实上,无论活得多么热闹,每个人都必定有最低限度的独处时间
天和地,无规矩不成方圆,人和人的关系也一样。哪怕关系再近,也要把握分寸。两个人之间最好的关系是:熟不逾矩。什么叫熟不逾矩?就是两个人相处,远近有度,保持距离,不过分干涉,不总是纠缠。相处的时候,舒舒服服;离别的时候,偶有思念。人与人相处,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再亲近的关系,也需要自己的空间;再亲密的感情,也不能受对方掌控。保持距离,是尊重也是珍惜;恰到好处,是智慧也是体谅!啥叫最好的相处?在你需要的时候,我陪着你;在你忙碌的时候,我远离你。该出场的时候,我绝不缺席;该避开的时候,我绝不强求!从不仗着关系近,就强势干涉对方!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强求的感情不美,爱得太满会累!人与人之间需要距离,情与情之间需要分寸。不要仗着对方把我们在乎,就肆无忌惮。太过压迫的感情,会适得其反!脚下的路,没人替你走
有人说,按照平均寿命计算,人的一生大概活两万多天。岁月亲吻脸庞,留下痕迹。不知不觉中,人生已经过半。弹指一挥间,我们又在生命中多画下了一道年轮。不论何时何境,我们必须拥有这五样“护身符”。人生,越是混的好,越离不开这五样“护身符”,只有拥有了它们,才能幸免老景苦楚。你全都拥有了吗?第一道护身符:健康的身体有这么一句名言说道:人生就像一串数字,健康是1,金钱、地位、事业、爱情、家庭…是后面的0,如果没有了这个1,后面有再多0也都没有意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拥有一切,它是人生路上的第一道护身符。有这样一则小故事,听来感慨。一个穷人家的妻子发现家门外有三个看上去十分饥饿的老人家,于是想邀请他们进家里吃点东西填填肚子。老人问:“可是你的丈夫同意吗?”丈夫爽快回应道:“当然可以!我们家里不是很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