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一场疫情,让我们大多数时间被困在家里。有的人在闲暇之际立flag、做计划,一股气列出十来个目标,比如今年要读50本书,要减肥20斤…目标多寡且另说,但就完成度而言,按以往的经验看,估计还是只能用“不忍直视”来形容。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大多数人都在经历这样的轨迹:年初时踌躇满志,斗志昂扬,全年都在混吃等死;间歇性努力一把,到了年末便悔不当初。原因出在什么地方呢?这其实不难总结,很多人之所以总是打自己脸,最大的原因就是自律性不够。但我今天想和各位分享犯罪心理学上的一个理论:破窗效应。这个理论与自律,与我们的成长,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以说,对于我们的人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01、你混的不好,可能源于“破窗效应”。先来看看什么是“破窗效应”。在196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菲利普
很多人总以为,拥有的越多,就会越幸福,于是什么都想要。可事实上,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我们想要的东西太多,才让自己失去了很多快乐,甚至还会因此产生嫉妒、不满等情绪,从而阻碍我们的前行。其实,好的人生,是给自己做减法。01、给物质做减法越王勾践能复国成功,除了自身的奋发图强之外,范蠡功莫大焉。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复国后,勾践封范蠡为上将军,仅于勾践一人之下,百官之上。然而,范蠡却在自己位极人臣时急流勇退,向勾践辞官,然后归隐而去。辞官归隐之后的范蠡,终于不再有伴君如伴虎的忐忑,感觉一身轻松。然后,范蠡携家人来到齐国,从此隐姓埋名,开始经商。范蠡生意越做越大,短短几年时间,就家财万贯,成为了齐国首富。这时候,要是换做其他人,一般都会选择继续赚更多的钱,毕竟,钱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多多益善。而范蠡却并没有怎
网上曾流传这样一段话: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事艰辛,业艰辛,事业多艰辛;爱难得,恨难得,爱恨都难得;学艰难,习艰难,学习亦艰难……生活中,烦恼貌似随处可见。但其实,都经不起仔细推敲。心大事就小,心小事就大,心态,往往能解决人生80%的烦恼。- 01 -万物皆由心生苏轼与和尚佛印有一段经典的对话。一天,两人同游,苏东坡对佛印说:“以大师慧眼看来,吾乃何物?”佛印说:“贫僧眼中,施主乃我佛如来金身。”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然以吾观之,大师乃牛粪一堆。”佛印不自觉吃了哑巴亏,但并不见怒色。苏轼回家就向苏小妹炫耀这件事。谁知苏小妹却一语道破天机:“佛印心中有佛,所见万物皆是佛;你心中有粪,所见皆化为牛屎。你明明是落了下乘啊!”看完不禁莞尔一笑,大才子苏轼竟也会跳进自己挖的坑里。老话说得好:
在越来越大的社会压力下,很多人看多了励志故事,误以为熬夜就是奋斗。殊不知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从来都不是晚睡,而是早起。1、成功人士,都有早起的习惯真正厉害的人,他们从不熬夜通宵拼命,而是用早起的方式打开新的一天。苹果CEO蒂姆•库克每天早上3点45分起床,一直工作到深夜。每天第一个到达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一份首富王健林的行程在微博曝光,广大网友惊呆了,凌晨4点起床!果然小目标不是说说而已。人家那么有钱,是有原因的。三星董事长李健熙的上班时间,比员工早半个小时,每天早上6点钟就到了办公室。李嘉诚,一直保持早起的习惯,无论每天多晚睡,第二天早晨6点一定会准时起床。听新闻,打一个半小时高尔夫,8点前到办公室工作。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早上4点起床,百度李彦宏每天早上5点多“被机会叫醒”,新东方创始人
最近因为疫情,很多人都宅在家。不串门,不聚会,不逛街,云办公,云上课……有句话说,无聊可以激发人类的创造力,这一点在疫情期间得到了证明。翻开朋友圈,你会发现,大家纷纷变身厨师、画家、艺术家......真是宅出了各路人才呀!宅,不仅是一种状态,而且是一门学问。如何宅得更高级?在诗词里,古人早就告诉了我们答案。1、读书把书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美好的习惯。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唐)刘昚虚《阙题》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宋)李清照《摊破浣溪沙》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明)于谦《观书》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元)翁森《四时读书乐•春》 2、赏月把生活的脚步放
有人说:心软是一种不公平的善良,成全了别人,委屈了自己,却被别人当成了任人宰割的傻子。在生活中,我们面对别人的要求,总是会不自觉地心软。“你英文这么好,既然帮了我两次,那以后我的论文就都劳烦你哦,你肯定不会见死不救吧?”“你手头这么宽裕,几千块钱还天天催?你再借我一点,下次我一定还你。”……一两次没觉得什么,但次数多了,往往就会让人进退两难。于是你会发现,当你多次因心软而妥协,并且无下限地容忍,你的生活就会渐渐走进死胡同。因为,你容忍别人的同时,也在消耗自己的人生。1、没有节制的容忍不是善良,而是卑微知乎上有个话题:有没有那么一瞬间,你觉得容忍毫无作用。刚参加工作的网友小贝,开始疯狂吐槽她的舍友。小贝说,舍友婷婷,是她见过的最得寸进尺蹬鼻子上脸的人。婷婷习惯早起早睡,每天醒了以后就开始外放音
近几年,“讨好型人格”这个词非常流行,用来描述那些总是忍不住刻意去讨好别人,最终丧失自我的人。《人间失格》中的主人公大庭叶藏就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他一生为讨好别人而活着,却最终葬送了自己的人生。“对讨厌的事说不出讨厌,对喜欢的事也总是偷偷摸摸,总是品着极为苦涩的滋味,因难以名状的恐惧痛苦挣扎。”叶藏的自白道出了无数活在“讨好”之苦中的人的心声。其实,在这世间,你没有必要去讨好任何人。为自己而活,懂得成全自己,爱自己,才是终生幸福与浪漫的开始。1、讨好别人,只会委屈自己小时候,父亲是家中的权威,叶藏便是处处为讨好父亲而活着的。有一次,父亲去东京出差的前夜,照例把家中的孩子都叫到大厅来,询问他们想要什么礼物,一一记在记事本上。问到叶藏时,父亲说:“这次还是要书吗?浅草的商店街有卖过年舞狮一样的那
一场疫情,百态尽显。有的人在积极应对,反思自省;有的人却不以为然,傲慢无知。巴尔扎克说:“苦难是人生的老师。”谁也不愿经历苦难,然而身在其中,就应勇敢面对。即使我们无法从苦难中学到什么,若能在困境面前,坚守住这些人生底线,也是一种积德行善。人生在世,这三样东西最不能丢。01 、不丢失良知在钟南山院士确认新冠病毒可以人传人之后,为做好防控,医疗防护用品就成了紧缺货。特别是口罩,用量大,消耗快,各地的药店迅速就卖断了货。国内的厂家,紧急复工,加班加点生产口罩;国外的同胞,立即行动,全力以赴搜寻口罩。尽管做出了很多努力,却仍然供不应求。然而,一部分人却在朋友圈里卖起了口罩。这个时候,医院里尚且缺少口罩供应,那些平时从未接触过医疗用品的人,口罩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事实证明,很多人卖的口罩,来源不明,资
被人讨厌,是一件听起来就非常不愉快的事。在生活之中,人们常常会对一些事小心翼翼,就为了不招来他人的反感。然而很多时候,当确实存在问题与分歧时,想方设法不被人讨厌只是在拖延冲突,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正如《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阿德勒心理学所阐述的:“被讨厌的勇气意味着,如果这是我生命想要绽放出的最美光彩,那么,即使有被讨厌的可能,我都要用自己的双手双脚朝那里走去。”拥有被讨厌的勇气,才能抓住不讨厌的人生,活出自己,活出自己应该有的模样。1、摆脱过去的束缚,活在当下也许在过去的日子里,你有着许多的痛苦经历。许多人会觉得,过去的经历塑造了现在的自己,这是已经发生、不可避免的。然而,正因为我们永不可能使时光倒流,更不应该成为原因论的信徒。被过去束缚的人,会永远被阴影缠绕,以至于错过现在的幸福啊。《被讨厌
幸福是什么?济群法师说:“幸福是由内心产生的。”内心安在,幸福自来。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才能获得幸福?《过好日子的190个基本》这本书会告诉我们。这是一本不鸡汤、不说教的幸福生活小指南,特别适合烦恼、迷惘、纠结的时候翻阅,总能给读者带来小智慧和好心情。本书作者小池龙之介,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教养学系,现任东京“月读寺”住持、“正现寺”副住持,除了自我修行之外,也推广“训练心灵”的方法,同时著有《平常心》、《消除烦恼的练习册》等畅销书。作者在书中说:“不管你手中所拥有的是多么微不足道,只要你能从中发现幸福,你就会因知足而充实,你的心就会变得纯净清澈。而纯净清澈的心灵,就是一个人的魅力。”美好的生活,从翻开这本书开始。1、莫攀比生活中,我们总是会不自觉地产生与人比较的念头。作者认为,攀比源于心灵的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