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第20页

06月17日

郑板桥竹子为何画得那么好,原来他是这么学的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583次
郑板桥竹子为何画得那么好,原来他是这么学的

他,一生爱竹画竹,画出了竹的精神,画出了一个竹的世界,传之后人,可谓流芳百世,启迪来者。郑燮画竹因喜欢竹之气节,有题画竹句“屈大夫之清风,卫武公之懿德”。他画竹的三个阶段“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用笔畅达遒劲,构图布局可谓“乱而不乱”,“疏密相间”,用墨“浓淡相宜”、“干湿并举”。他的特异之处还在于他作画全然体现了“书画同源”理念,可谓“一笔书,一笔画”。至于画面题跋的独特书体,则于隶书间极为随意地融入了篆、隶、行、楷笔姿笔意,由此他自己将他的书体称为“六分半书”,可谓一代高人,也是一代狂人。观赏郑板桥绘制的《竹石图轴》,如坐春风《郑板桥集·题画》中云:“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

06月17日

郑板桥兰、竹、石三幅画,道出人生三境界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825次
郑板桥兰、竹、石三幅画,道出人生三境界

提起郑板桥,很多人脑海中会冒出那句广为流传的妙语:难得糊涂,吃亏是福。其实,比起上面这句话来,他还有一句更妙的名言:“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四美也。”也正因如此,郑板桥的一生只画兰、竹、石三种画。看懂了这三幅画,也就活出了精彩人生。-01-幽雅如兰,内心宁静王安石在《太湖恬亭》中写到:“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尘世喧嚣迷乱,极易遮蔽人心。与其为了名利奔波劳碌,倒不如尝试于纷乱之中寻一静处,让你的心灵在宁静中重获新生。郑板桥笔下的兰花,便是如此。幽兰喜静,生于空谷。因此,在晚年时,郑板桥所画的兰花,大都“种”在宁静一隅。也许人生便是如此,只有在经历过喧闹纷扰之后,才能格外体会到清静的可贵。曾经有一位虔诚的信徒,每日都会从家中挑选几朵鲜花,然后带去寺庙

06月16日

郑板桥最经典的20幅兰竹石图,充分体现了书画同源的理念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5645次
郑板桥最经典的20幅兰竹石图,充分体现了书画同源的理念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绘画深受沈周、陈淳、徐渭、石涛、朱耷等人的影响,注重个性发挥,善于运用水墨写意技法写出物象的形神,抒发情感,把传统的写意花鸟画发展到新的高度。郑燮画竹因喜欢竹之气节,有题画竹句“屈大夫之清风,卫武公之懿德”。他画竹的三个阶段“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用笔畅达遒劲,构图布局可谓“乱而不乱”,“疏密相间”,用墨“浓淡相宜”、“干湿并举”。他的特异之处还在于他作画全然体现了“书画同源”理念,可谓“一笔书,一笔画”。至于画面题跋的独特书体,则于隶书间极为随意地融入了篆、隶、行、楷笔姿笔意,由此他自己将他的书体称为“六分半书”,可谓一代高人,也是一代狂人。观赏郑板桥绘制的《竹石图轴》,如坐春风《郑板桥集·题

06月15日

严克勤:从明清文人的生活态度中品鉴其审美情趣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404次
严克勤:从明清文人的生活态度中品鉴其审美情趣

所谓江南,在地理意义上多半是指上海、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北部、江西东北部,而在文化意象上,江南则更多地是指苏南和浙北。汉代称江南为吴越,永嘉南渡,随着大批北方世子迁徙至此,特别是南宋延承北宋法统,迁都临安后,江南成为一个美丽富庶,人才辈出的地区。江南山川秀美,千百年来,无数灵秀聪慧、知书善艺的江南才子在这里释放灵性、挥洒才情,从魏晋文人,到后世的汤显祖、張岱、文震亨、屠隆、李漁,到陈曼生等“西泠八家”以及“云门十子”,数不尽的江南文人,说不尽的江南文化雅事。中和、婉约的江南文化及其独特的美学思想带给历代社会和生活的影响极大。江南,是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家园,江南文化在音乐、建筑、雕塑、诗歌、书画、戏剧、园林、家具以及紫砂壶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也为历代文人墨客所痴迷。我们不妨从明清文人的生活

06月15日

从唐伯虎、文征明、齐白石的茶画作品中提取元素符号,了解明清文人茶事绘画的生活艺术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511次
从唐伯虎、文征明、齐白石的茶画作品中提取元素符号,了解明清文人茶事绘画的生活艺术

自古以来,中国茶文化中就蕴含着丰富内涵。饮茶既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又是文人雅士爱好的生活艺术。在中国古代绘画中, 有一些作品是以茶事活动为创作主题的,另一些虽表现其他主题,但局部出现有关茶事的内容,这两类都属于「茶事绘画」范围, 又被称为「茶画」。因此,茶不仅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艺术形式,更能为画家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卢仝煮茶图》·元代·钱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清:茶事纷繁发达到了明清,我国的茶事到了最发达的时期,越来越多的文人沉迷于茶香,也乐于将茶事与绘画相结合。其中最具代表性、产量最高的就是「吴中四才子」中的唐寅和文徵明。唐寅的《事茗图》最享盛誉,该画描绘的是文人雅士夏日相邀,在林间品茶的场景。画中的主体茅屋在青山环抱中,林木苍翠,远处群山叠翠,瀑布飞流。茅屋里一文士正聚精会神倚案读书

06月15日

刘孟浩:书画家如何起字号?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986次
刘孟浩:书画家如何起字号?

在姓名之外还有字号,这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传统,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书画领域。古代文人,大多有字有号,如宋代的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元代的倪瓒(字元镇,号云林),明代的沈周(字启南,号石田),清代的画僧八大(朱耷,别号雪个)等等,这一传统直至近现代,乃至当代仍被书画家所继承。书画家在作品上签署名款时,有的把姓名字号均署在作品上,有的则往往仅以别号为署,因此在鉴看书画作品时,对作者的名字、别号的了解和掌握,是十分有必要的。那么,书画家如何起字号呢?字一般有一言字、两言字,最多的是两言字。字要和自己的名字有关,或为并列、或为延展、或为辅助、或为矛盾、或为反义。号与名、字无联系,几言字也无规定。特征有:时代印记(唐宋时期,佛教在中国盛行,多以居士为号);抒情色彩(如辛弃疾,重视农业,做官时提倡力田,

06月13日

刘孟浩:郑板桥为何弃石涛而选择八大山人?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3200次
刘孟浩:郑板桥为何弃石涛而选择八大山人?

在郑板桥33岁那一年,他离开了北京驻足扬州,那时扬州已经聚集了大批成名的书画家,而此时的郑板桥还是个无多大名气的人,尽管他很有文采,能写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但人们似乎并不看好他。面对现实,郑板桥对自己进行了重新审视。他画竹来自日光月影,来自大自然给他的启发,与后来的艺术成就相比,甚至谈不上入室,算是初学吧。郑板桥兰竹图在今天看来,郑板桥当初选择石涛作为师法对象是极其正确的。他学习石涛也是从竭力模仿入手,后来发现只能得其形,而不能得其神。由此,他提出了一个“学七抛三”的学习法则。就是不“学七”就不能继承传统,不“抛三”就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由此感悟后,他选择了八大山人。为什么?郑板桥分析,石涛精于绘画,题材涉猎很多,兰竹不是主要绘画对象。石涛有好几个别号,如苦瓜和尚、大涤子等等,而八大只有八大

06月12日

林语堂:中国书法是中国美学艺术的基础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501次
林语堂:中国书法是中国美学艺术的基础

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貌妍容有颦,璧美何妨椭。 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苏轼《和子由论书》一切艺术的问题都是韵律问题。所以,要弄懂中国的艺术,我们必须从中国人的韵律和艺术灵感的来源谈起。书法,中国美学的源头我们承认韵律是普遍存在的,并非中国人的专利,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探索一个不同的侧重点。西方艺术总是到女性人体那里,寻求最理想、最完美的韵律,把女性当作灵感的来源。而中国的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则通常满足于高兴地赏玩一只蜻蜓、一只青蛙或一块嶙峋的怪石。由此看来,西方艺术的精神较为耽于声色,较为热情,较为充满艺术家的自我;而中国艺术的精神则较为高雅,较为含蓄,较为和谐于自然。很奇怪,这种对韵律理想的崇拜,首先是在中国书法艺术中发展起来的。一幅寥寥几笔画出的顽石图,

06月12日

郑板桥:完美的人生,应该是一半清醒一半糊涂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498次
郑板桥:完美的人生,应该是一半清醒一半糊涂

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郑板桥郑變  仿文同竹石图  故宫博物院藏清朝年间,扬州冒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他们被称为“扬州八怪”。这些人才华横溢,作风清高,各有各的怪癖。作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怪在传奇。郑板桥在民间有种种传说,这些赞颂他人品的传说不一定都是真的,但是人们之所以要把这些传说安在郑板桥身上,是因为他鲜明的个性:他的狂、他的傲、他的正直、他的厚道。郑變  墨兰  故宫博物院藏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真好汉康熙三十二年,郑板桥出生在鱼米之乡江苏兴化。父亲是一名教书先生,老实本分,好读古书。从《尚书》中“燮友克友”一句获得灵感,为儿取名,单字燮,字克友,希望他今后做个随和平顺的人。从后来的人生履历看,人如其名的说法,在郑板桥这儿

06月07日

应酬,有多少书画家,死在了这两个字上!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289次
应酬,有多少书画家,死在了这两个字上!

当今的时代,无处不在的“裙带关系”、“圈子关系”、“派别关系”、“江湖关系”、“利益关系”等,以及混乱的艺术生态,让书画家不得不碍于情面,参加各种各样的应酬。应酬,有多少书画家,就死在了这两个字上!应酬,让人浮躁,静不下来。忙于某些饭局,和某些名人合影,或者达到某些目的,让书画家不得不操醉心于权术、人脉,去一些自己不情愿去的地方,做一些自己不情愿做的事情,说一些自己不情愿说的话,见一些自己不情愿见的人。如此折腾,书画家身心俱疲,哪能静得下心来创作精品?忙于应酬,让人浮躁,浮躁损耗人的静气。而静气,应是书画家的一种常态生活。人无静气,书画无品。有人说,大写意、狂草都是要气血奔涌才能创作得出来。非也!任何大写意、狂草都需要长时间静气的滋养。应酬,荒废时光,没有时间进取。很多书画家成名后,就再也不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酒店vi设计|拉卡拉pos机申请|心理咨询|南昌首大医院看男科|JJ租号金币回收|帮美记|传奇|中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