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一、兰文化溯源与定位兰文化源于兰花而高于兰花,始于孔子。“王者之香"这句话流传至今,足以证明兰花在中国历史文化上所占的地位。在春秋、战国时期几乎同时涌现出三位中华兰文化的伟大杰出代表——孔子、勾践和屈原,孔子赞兰、勾践种兰和屈原佩兰,正是他们在兰文化上的不朽贡献,奠定了中华兰文化的深厚的基础。中国人养兰和赏兰的历史可以追湖到公元前600-1000年。经过漫长的岁月,形成很多诗、赋、著作文献、书画及民间习俗,使兰花的欣赏超出植物形态进入了文学和艺术的殿堂且和文学、艺术、道德、情操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种兰则始于勾践。古代人们起初是以采集野生兰花为主,至于人工栽培兰花,则从宫廷开始。《越绝书》曰:句践(勾践)种兰渚山。兰渚山今位于漓渚镇漓渚村南面和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你最深刻的错误认识是什么?点赞最高的回答是:以为自由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后来才发现自律者才会有自由。当一个人缺乏自律的时候,他做的事情总是在受习惯和及时诱惑的影响,要么就是被他人的思想观念所扰,几乎永远不可能去做内心真正渴望的事。多少人羡慕着别人的身材与样貌,羡慕着别人的成功与精彩。但是当了解到其背后付出的艰辛和近乎残酷的自我管理后,又迅速打起了退堂鼓。在浑浑噩噩、随波逐流的日子里,继续毫无意义地耗费生命。而你会发现:那些自律到极致的人,都拥有了开挂的人生。1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李开复曾说:“千万不要放纵自己,给自己找借口。对自己严格一点,时间长了,自律便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你的人格和智慧也因此变得更加完美。”谷歌有位高级工程师,叫马特·卡茨。他给自
大概是西方人中的某个运动员或运动专家,因为模模糊糊地意识到,增强腹肌力量对提高运动能力的重要性,所以发明了仰卧起坐的锻炼方法,目的是为了增强腹肌的力量,随着越来越多的运动员做仰卧起坐,这种锻炼方法就风靡全世界了。中国有几亿人练过仰卧起坐,学生体育课中也规定做仰卧起坐,大概是1分钟30次左右的标准。部队训练也做仰卧起坐,特种兵还要抱原木做,至今仍然如此。为什么练仰卧起坐呢?据《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说,是为了锻炼腹肌的耐疲劳能力。这实在是荒唐的很。为什么要锻炼腹肌耐疲劳的能力呢?究竟什么劳动、什么运动,需要腹肌有耐疲劳的能力呢?西方人发明这项运动的本意,是为了增强腹肌的运动能力,他们的主观愿望是好的,但锻炼方法是错的,这倒也情有可原。而我们的运动专家竟然荒唐的认为锻炼仰卧起坐的目的,是为了锻炼腹肌
林散之(1898年11月20日—1989年12月6日),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生于江苏南京市江浦县(今南京市浦口区),祖籍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七颗松村庄,诗人、书画家,尤擅草书。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也正因为其出大名很晚,数十年寒灯苦学,滋养了其书之气、韵、意、趣,使之能上达超凡的极高境界,对现代中国书法艺术事业的贡献,真可谓“功莫大焉”。伏案惊心六十秋,未能名世竞残休拧巴六十个年头,是需要才华来支撑的,这个倔强的老头,用诗的厚重,用画的意韵,用书的空灵硬生生砌了一堵墙。然天忌英才,铸一个“半残老人”用“左耳”闭关了世间一切不着调的音署名“半残老人”“散耳”“聋叟”。“左耳”。曾患中耳炎,致左耳微聋,遗疾终身。严重烫伤,右手五指粘并,拇指、食指和中指,尚可执笔
张大千(ChangDai-Chien,1899年5月10日—1983年4月2日),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港人,斋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1899年5月10日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城郊安良里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国泼墨画家,书法家。张大千是全能型画家,其创作“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于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工笔、无所不能,无一不精。张大千人物画多采古装,借人物以抒情怀,主题包括高士、仕女、肖像、佛道人物、神话人物、戏剧人物等,表现题材极广。一生的作品有三多,除山水画外,就是仕女画与高士画,可见高士画在张大千人物画作品中的分量与意义。张大千一向喜欢“高士”题材,自称其高士的造型是“
启功(1912——2005),自称“姓启名功”,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北京市满人。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创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结构是书法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当代书法泰斗启功先生历来重视书法结构,而对于用笔和结字的重要性问题,启功先生不同于元代赵孟“用笔千古不易,而结字亦需用功”的“用笔为先”论,他提出“结构”的把握往往比用“笔更”加重要。汉字的结构有很多类型,不一而足,对于书法爱好
如果没有太多争议的话,冷军应该算是近些年超写实油画领域里面的最牛代表人物吧。不管是站在人物绘画的领域还是静物超写实的领域里面来讲,冷军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想要超过他的人太多太多。冷军为了画超写实作品,眼睛近视到900多度,超写实是绘画的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精神。但就是这样子一位传奇画家,他笔下的绘画作品也是有一些被误传出来的事情。首先误传最多的就是他的任何一张作品都是超牛的存在,都是少则几千万,普遍的都是价值过亿。市场估价与艺术品的价值性不是冷军所决定的,这是被误传的。只能说冷军的多数油画写实作品都是有这个价值性的,但不是绝对的存在。其次就是他的作品之中,网络认为系列的这些作品中,其实是一张关于《青柿子》的作品冷军就亲自指出来的,声称这一张作品只是拍摄出来的照片而已,网友们误传是油画写生作品,这
张大千画竹法有双勾、写意两种。双勾就是用细线条勾成轮廓,然后再填色,这是工笔画竹,必得要充分了解竹的生长状态和结构,一笔不得苟且,这种可以叫做画竹。写意的竹,也要分层次,近的竹在前,要用浓墨,远的竹在后,要用淡墨,这才能够分得出前后、明暗的层次,增加韵味。可是有一点要记住,每一根是用浓墨,就全部用浓墨,若是用的淡墨,就全部用淡墨,绝不要在一笔上弄巧,兼有浓淡二色,反为不美。翠竹1979年48.8x96.2cm竹有风竹、雨竹、晴竹、老竹、新竹、新篁的区别。风竹是要表现竹在风中的姿态,枝叶要随着风向,作斜横飘动的状态,最不易表现者,为竹竿要能够在风中有弹性动态的感觉。雨竹的枝叶稍下垂,有湿重的意思。老竹是竿粗叶少。新篁乃是竿细枝柔,叶叶向上。还有在竹节每节上出枝及芽的问题,往往为人忽略,
傅抱石傅抱石(1904年10月5日—1965年9月29日),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现代画家,“新山水画”代表画家 [1] 。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执教于中央大学。1949年后曾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江苏国画院院长等职。他擅画山水,中年创为“抱石皴”,笔致放逸,气势豪放,尤擅作泉瀑雨雾之景;晚年多作大幅,气魄雄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人物画多作仕女、高士,形象高古。著有《中国古代绘画之研究》《中国绘画变迁史纲》等。2017年6月5日晚,傅抱石《茅山雄姿》在北京保利上拍,现场以1.45亿元起拍,1.625亿元落槌,加佣金1.87亿元成交。谈到书画,大家都知道,其中有一门类,叫“山水画”,但实际上,画山的颇多,画水的居少,真正将水画到绝
齐白石莫羡牡丹称富贵,却输梨橘有余甘。——齐白石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齐白石所作的牡丹,笔墨纵逸,别有一种自由、天真